4月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的措施,進一步爲企業和羣衆減負;決定下調對進境物品徵收的行郵稅稅率,促進擴大進口和消費;配合《外商投資法》實施、適應優化營商環境需要,通過一批法律修正案草案;聽取藥品集中採購、短缺藥供應及醫療救助工作彙報,要求更多讓羣衆在用藥就醫上受益。

此次推出的系列降費舉措是繼降低社保費率後,進一步對行政事業性收費等採取的降費舉措,實施後全年將爲企業和羣衆減負3000億元以上。

減免政府性收費

爲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會議決定,從7月1日起,減免不動產登記費,擴大減繳專利申請費、年費等的範圍,降低因私普通護照等出入境證照、部分商標註冊及電力、車聯網等佔用無線電頻率收費標準,並要求必須有明顯降費。

比如車庫、車位等不動產所有權登記收費標準由每件550元降爲80元,商標續展註冊費收費標準由1000元降爲500元;將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降低一半;至2024年底對中央所屬企事業單位減半徵收文化事業建設費,並授權各省(區、市)在50%幅度內對地方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減徵此項收費。

據悉,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是爲籌集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資金而設立的一項中央政府性基金。根據財政部4月2日公佈的中央財政預算,由於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徵收標準降低25%,2019年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收入預算數爲172.5億元,比2018年執行數減少44.87億元,下降20.6%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表示,長期以來政府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爲公共服務提供了一些資金保障。但是,這些收費的定價標準會隨時間有所變化。近些年隨着規模效應提升,這些收費的固定成本被攤銷,也就是說政府等部門提供這些服務的成本是相應下降的。下調公共服務類收費,有利於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減負紅利。

降低經營服務性收費

會議明確,對產教融合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符合條件的投資,落實按投資額30%抵免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的政策。

會議還確定了降低移動網絡流量和中小企業寬帶資費全年約1800億元、降低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下浮鐵路貨物執行運價、減並港口收費、取消公民身份信息認證收費等措施。

會議決定,從4月9日起,調降對個人攜帶進境的行李和郵遞物品徵收的行郵稅稅率,其中對食品、藥品等商品,稅率由15%降至13%;紡織品、電器等由25%降爲20%。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減稅降費並不代表着完全取消“費”,依然要有效發揮“費”的作用。費在我國不僅是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也發揮着巨大的作用。

李旭紅表示,此次減負意義重大,可以減輕很多行業和個人的成本負擔,由此也將刺激消費,穩定社會預期。未來一方面需要繼續加大力度減稅降費,減輕市場主體的非稅負擔;另一方面還需均衡稅費之間的結構,使減稅降費在合理的結構優化中達到更優的激活市場活力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