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科技水平能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高低,那麼科技論文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現。科技論文的發表直接體現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科研人員的學術能力,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實力。

那麼作為論文的門面——「語言」過關到底有多重要呢?又會怎樣響論文內容的表達?今天為大家整理了一波乾貨來供大家參考。

一、摘要得當留下好印象

投稿後,期刊編輯第一個觀看的就是論文的英文內容,因為英文作為論文撰寫的主要語言,能直接決定審稿人對論文整體內容的第一印象好壞。一個好的abstract單詞準確,語法運用得當,會給投稿人無形加分。

但也許會因為作者的母語不是英語,而他們又沒有花心思去校對,如果這時候文章的語言和語法混亂,造成讓人很難看懂其內容的局面。良好的語言基礎能讓稿件的內容看起來更完整。

所以,語言過關的第一要點就是第一段abstract要精心校對,不犯低級語法錯誤,不犯基礎拼寫錯誤,確保完美。

二、回顧準確不出邏輯錯誤

俗話說得好:「寫論文要有理有據,頭頭是道」當然,一篇好的文章,當然需要有多個論點組合起來,來證明你的觀點。這時候,如果說你研究的領域已經確保清楚闡述了論文研究屬於哪一方面,並介紹了其中的知識空缺。

還需要一些不同國家學者的專業性觀點來佐證的話,你可能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來整理這些觀點然後用自己的話來陳述,但又由於英語不是自己的母語,難免會出現一些關鍵詞,關鍵句的錯亂翻譯,造成閱讀的歧義,但是如果這個觀點不寫的話,可能又會造成論據的不充分。

同行審稿人對行業內新觀點一清二楚,常見退稿原因之一是缺少介紹研究重要性的內容,或介紹得不夠清晰。因此,語言過關的第二要點就是,在review其它作者論點時務必理解對方意圖,不要造成翻譯的邏輯錯誤以及對對方觀點的扭曲誤讀。

三、觀點鮮明要清晰

投稿論文貴在創新,提出好的創新思路之後,也需要有強大的數據與實驗結果支撐。Discussion作為一篇文章中的精華,將discussion用遞進關係分為若干段落。保證每一段討論一個主要話題,這就需要良好的語言基礎了。有利於闡述:

(1)你的研究結果說明什麼?有什麼意義?

(2)你的研究結果和別人的類似研究有什麼異同?如果不同,可以討論一些產生差異的可能原因?

(3)如果你在研究結果中出現非常新的東西,用以前別人的理論很難解釋,那麼你可以提出你的假設理論來解釋試驗中非常新的東西,一定要做到能用英文自圓其說。在Discussion的最後還需要總結一下,告訴別人你這個研究的幾個主要結果。

如果這時候,語言不過關的話,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整篇文章中最重要的部分——自己的新發現新思路說不清楚,甚至連小標題都錯,審稿人能不退稿嗎?

四、辭彙彰顯文章專業度

SCI作為代表國外科研界最高的科學期刊,審稿人都是對本領域有相當研究的知名的學者,審稿嚴格程度不言而喻。而如果我們能用專業的語言來投稿,相信不僅能讓審稿人耳目一新,而且能增強論文的專業性,促使投稿的成功。

文章內應盡量注意使用本專業的專業術語,而其來源最好是專業書籍或論文而不是網上的翻譯軟體,同時也要注意模仿本專業內慣有的表達方式和語法習慣。

語言不過關被拒?找易美編校來幫您!

關注【易美編校】微信公眾號,獲取行業最新資訊、論文寫作指導方法等乾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