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記憶中的新年,是掛滿燈籠的街道小巷,除夕之夜的鞭炮齊鳴,還是媽媽在正月初一爲你穿上的那身新衣?

  聽上海的爺叔阿姨們說,過去上海人過年有各種各樣的習俗,花頭精老多了!

  臘月裏備年貨、除夕燒年夜飯

  初一城隍廟燒頭香、初二串親戚拜年

  初五接財神、正月十五賞花燈

  ......

  熱熱鬧鬧的過年氛圍要持續一個多月

  而如今,身處鋼筋水泥的大上海,年味似乎越來越遠。與其說是期待熱鬧的春節,倒不如說更期待的是這個長假,而也是這越來越淡的年味,讓我們越發懷念那些老底子的東西。

  於是斑長整理了一份

  正統上海年味指南

  請收好~

  · 臘月備年 ·

  /臘八粥/

  “臘八臘八,凍掉下巴,粥米開花”,在臘月初八這天,上海人每家每戶都會喝上一碗熱氣騰騰,暖心暖胃的臘八粥。

  不僅如此,每年的臘八節,滬上各大寺廟會在這一天向市民免費發放臘八粥供市民品嚐。如靜安寺、玉佛寺、知也禪寺、真如寺、大圓通寺等。

  /八寶飯/

  每逢臨過年,上海的老字號,如杏花樓、王家沙、沈大成...免不了一場八寶飯巔峯之爭。今年更是出了不少新口味。

  /醃臘肉/

  每逢要過年,上海阿婆們就會早早的開始醃臘肉,雖然現在到處都有現場的賣,但是老上海人還是喜歡自己精挑細選,調料醃製風乾,掛在陽臺、房檐、弄堂裏,弄得過路行人饞了,腳步都不由得放慢。

  一直晾到除夕正月,這臘肉就用來燒醃篤鮮,鮮得來眉毛落特勒!

  /焋糕/

  蒸糕,松江話叫“焋糕”,喫焋糕的習俗比較老了,很多上海年輕人都不知道。焋糕代表了許多上海人一直以來“年味”的味道,不過現在也已經不好買了。

  爲了方便,大家都去市場買兩蒸,在莊行那邊,方糕比較有名,自己焋糕的老習俗被一直保留了下來。對上海人來說,“糕”同“高”,喫的是一份祝福,希望來年也能順順利利節節高。

  /撣檐塵/

  小辰光住石庫門的小夥伴們,應該尤其有這樣的體會,節前家家戶戶都會集體大掃除、撣檐塵。不僅全家總動員,連鄰裏間都會互相“搭把手”,可熱鬧了。

  /祭竈神/

  上海人的祭竈日是臘月二十四,爲“竈神”上天奏事之日。每家每戶或祭竈神於堂,或在貼着竈神像的廚房竈頭上貢酒、果、請包裹了“糖衣炮彈”的竈神爺嘴甜點,多說好話。

  /備年貨/

  不要小看備年貨,這可是一項腦力+力氣的活。能幹的姆媽們早早就開始貨比三家了,講究到把要買的東西清楚的列好單子,這樣才能在置辦年貨時做到有條不紊。

  年前,上海各大老字號和超市都熱鬧擁擠了起來,斑長最愛的就是置辦年貨,跟着一家一家逛,買的都是愛喫的,一直喫到春節!

  /穿新衣/

  現在的小朋友們,已經不需要等到過年纔有新衣服穿了。但很多家庭大年初一穿新衣的習俗還是沒變,全家人不說都穿新衣,從裏到外換上乾乾淨淨的衣服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貼對聯/

  老底子上海弄堂裏,家家戶戶都是手熬漿糊用來貼春聯,有些人家不喜歡買現成的,弄堂裏寫的一手好字的爺叔阿姨,還會親手寫春聯,送給大家。

  · 除夕過年 ·

  /年夜飯/

  除夕,祭祖,喫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一頓年夜飯,是上海人最看重的。喫年夜飯也有許多講究,對上海人來說,肉圓、蛋餃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雞鴨魚肉也一樣不能少,還要有“一鍋煮”,邊燒邊喫,鍋裏啥都有,寓意團團圓圓。

  /壓歲錢/

  全國各地都有長輩給孩子壓歲錢的習慣,我們上海也不例外。以前是用銅錢串紅繩,放在牀腳,以期辟邪。

  如今都收紅包了,不過現在大家已經開始直接用手機發紅包了,過年微信羣搶紅包已經成了必做的事,還有多少人和斑長一樣收到壓歲錢都乖乖上交的呢?

  /守歲/

  喫完年夜飯,照例要守歲的,寓意“平安到年底”。上海人的守歲,點燃一隻腳爐,火種不熄,燃至大年初一。

  · 新春賀年 ·

  /放高升/

  放鞭炮也稱“放高升”,小時候過年前會存各種各樣的鞭炮在家裏,等到大年初一凌晨剛過,家家戶戶都會放“開門炮”,全城在一片爆竹聲中辭舊迎新。如今上海內環已經不準燃放了,雖然清淨了,但總感覺少點年味兒。

  /燒頭香 撞頭鍾/

  除夕夜半,很多人家早就冒着寒風守在上海的各大寺廟門口了,據說如果能上到廟裏第一支香,就能得到一整年的好運。零點一過,玉佛寺、龍華寺...門口香客們人潮湧動,都希望爭個好彩頭。

  /串親戚/

  初二到初四,上海的小囡們就要開始跟着爸媽走親戚了。穿上新衣服帶上禮,喜氣洋洋的去拜年。當然了,收壓歲錢也是必不可少的,嘴巴甜點,阿叔姆媽都叫起來,說點吉利話,紅包呢就收到手軟了。

  /迎財神/

  正月初五是財神爺的誕辰,在上海大家常說迎財神比除夕夜還熱鬧。以前,初四晚上零點一過,窗外的鞭炮聲就此起彼伏,要響到凌晨兩點。如今爲了安全環保,鞭炮聲也很少聽到了。

  /喫湯圓 看花燈/

  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上海每家必喫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大吉大利,有些上海人也喫餛飩,圓子。

  除了喫,上海人還講究玩,十五晚上,城隍廟豫園更是亭臺樓閣遍飾燈綵,內外通明。全家人一同外出觀燈的尤其多,熱鬧非凡。

  春節過後,春日將至,燕子歸來,人卻總要分離。而短短一個月的年味,是多麼實在的東西,像曬在被子上的陽光,像溫度剛剛好的暖氣,褪去現世鼓吹的那些時髦的生活方式,過年時真實天然的日常生活,就顯得尤爲可貴!

  過年真正的意義是團圓

  有時候重要的並不是過年的方式

  而是一起過年喫年夜飯的那些人

  斑長在這給大家拜個早年

  祝大家豬年快樂~

  *圖片來源網絡

  斑馬畫報整理髮布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