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巴格達8日電) 美國對伊朗重啟制裁之際,把兩國都看成重要盟友的伊拉克夾在中間左右為難,經濟上可能遭受隨之而來的最嚴重打擊。

美國5月宣佈退出具里程碑地位的2015年核子協議之後,華府昨天對伊朗德黑蘭政府恢復單邊制裁。

伊拉克最近才擺脫一場對聖戰組織的昂貴戰爭,如今鄰國伊朗遭到禁運,恐將衝擊伊拉克的就業市場,並且切斷廉價進口貨品的重要來源。

伊拉克2017年從伊朗進口價值66億美元(約新臺幣2037億元)商品,包括汽車、洗衣機、農產品等。

伊拉克由於經濟停滯、貪汙風氣普遍、失業率高居不下、長期停電與農業遭乾旱重創,近一個月來抗議活動頻傳。

巴格達一家電器行老闆艾吉蘭(Ali Ajlan)表示:「市場上有8成的產品都是伊朗貨,假使邊界關閉了,對我們來說會是一場災難。」

另一名進口商穆凱勒夫(Abbas Mukhaylef)說,無法想像伊朗之外有什麼替代的供應貨源。他說:「我們大部分的商品都靠伊朗。」

對伊拉克消費者來說,伊朗產品最大的優勢是:價格最便宜。

伊拉克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昨天說,將會勉為其難地遵從美國新的禁運措施。阿巴迪說:「我們不支持這些制裁,因為具有策略上的瑕疵,但我們會遵守它。大體而言,制裁並不公道。」

伊拉克本身已無法承受更多經濟和社會動盪。

7月南部省分巴斯拉(Basra)爆發多起抗議,接著往北蔓延,包括巴格達在內,至今造成至少14人死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