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中央社

讀者投書:季節(國民黨黃復興黨部黨員、臺大政治所碩士 )

雙北1280元公共運輸定期票被議員批成效不彰,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解釋,這種票是社會福利的概念,目的是減輕經濟較弱勢買不起臺北市房子的長途運輸者的通勤費用。推動社會福利不稀奇,但從柯文哲來口中說出,就顯得相當違和。

因為313日柯文哲在臉書發文解釋為甚麼要推1280元喫到飽月票時,明明說的是為了要有效改善交通,也就是減少路上的汽機車數量,怎麼一眨眼目標又變了呢?政治人物可以因為政策沒有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時,就自動改口推翻原本的目標嗎?

此外被追問1280元定期票不是要吸引機車族改搭捷運時,柯文哲說,在整個戰略配套裡,要先有1280元定期票,之後才能調整公車路線、未來停車費的收費政策纔有辦法做調整,所以1280元先推出後,每3個月北市府都會做統計,再逐步修正。

這段發言講的模稜兩可,所以他到底選後會不會施行機車格全面收費並調漲汽車格費用?由於目前多數機車格不收費,騎機車花費甚低,騎一公里油錢加保養成本才1元,根據交通部「105年機車使用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機車族平均一天騎15.3公里,新北市機車族一天平均騎14.1公里,乘以30天,一個月才4百多元,除非捷運路網能更方便票價更低,否則不提高騎機車的成本,確實很難讓原本的機車族改搭捷運,但提高成本,無疑會有得票選民風險。

然而一個負責任的政治人物,在選前就應該把自己的主張講清楚,好讓選民比較過所有候選人之後,把票投給政策最符合自己偏好的人選。否則如果選前對於一些可能會流失選票的做法都三緘其口,只靠一些不會得罪人很吸睛的方式拉票,選後卻突然變臉推行,這不就是在騙選票嗎?

丁守中不久前才邀柯文哲與姚文智辯論,姚文智欣然同意,柯文哲卻主張政策和方法都一樣有甚麼好辯的?但至少在喫到飽月票上,三人的主張就明顯不同,丁守中主張降到每月800元,姚文智提出探討0元的可能性,那為何不能就此辯論?莫非因為柯市長有些方法,選前不能說,只能選後再推動,所以纔要一味的迴避辯論,怕影響到自己的政治前途無法連任?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Yahoo奇摩提供給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臺,本文章內容僅反映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有話想說?不吐不快!>>> 快投稿Yahoo論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