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tterstock_90458296  

  随著两岸经贸发展渐趋密切,展开在地图上的,不仅企业发展多了一个新天地,两岸人才的楚河汉界,开始有了一座新桥。

  后ECFA 时代来临,加上两岸服贸协议签订,两岸就业市场出现各样的工作机会, 形成两岸人力共同市场。

  台湾人前往大陆工作的人数有多少?根据上海市在 2010 年所做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光是上海市,台湾人因工作居留或已定居人口已达70万人;而在其他单位粗估调查中,更指出全中国常住台商、台干与眷属粗略估计约达 150- 200 万人,将近台湾总人口数的9%。

  这个数字,恐怕还会逐步成长。在104 人力银行的调查中,台湾30 世代的青年,竟有高达 80% 的人,对前往中国发展跃跃欲试

  当华人经济圈的浪潮袭来,台湾,已经不是年轻人就业职场的唯一考量!对年轻的台湾上班族来说,「到中国工作」的意义,也从「赚更多钱」逐步过渡到「赚更多经验」。

  只是,具备良好工作态度、专业度的台湾人才, 如何在华人经济圈中,找到能够发挥的舞台呢?

  「把自己当企业经营!」旭阳国际集团执行董事林志亮开门见山这么说。

  待过花旗银行建筑融资部与美林证券的林志亮, 在2001 年进入中国,先在上海沉潜1 年思考事业布局,2002 年选择自行创业,避开当时台商一窝蜂的上海区域,到重庆落脚,并跨行锁定正要起飞的房地产开发行业,和行李箱大王皇冠集团合作推出「皇冠自由城」一炮而红。

  接下来,他带领团队,历经重庆国贸中心、观音桥世纪金街、朗晴广场等地产开发案,从几栋楼房一路开疆辟土,到掌握量体高达33 万坪、相当于台北大安森林公园1.5 倍的「旭阳台北城」,让旭阳在成渝10 年发展下来,不仅年营收破百亿, 净利率也都保持在2 成以上。

  不仅跨领域就业,还在陌生环境由零出发,林志亮却能缴出漂亮成绩单,关键就在于他把自己当企业经营,透过企业做SWOT 的分析方式,来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资料参考:30 杂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