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只能帶著必備的東西上山(出門)時,就會發現我們真正需要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苦苓,《真好,這樣活到現在》,遠流出版社,pp234) 喜歡爬山的人都對這句話都有深刻的體認,自己的裝備要自己背上山(出門),哪就會開始思考究竟要帶哪些東西上山(出門)?

 

我爬山奉行「輕量化原則」,依爬山的天數、季節、距離、高度落差等因素儘量把需要的裝備帶上山,讓自己的行囊減到最輕,讓我可以以優雅的心情享受登山的樂趣。當然出遊我也是掌握這個原則,由每件裝備的使用頻率,秉持一物多用的原則,來選擇我要攜帶的裝備。

 

IMAG3538  

 

這趟旅程我除了在平地旅遊,還要在海拔2,450M山屋過上2個晚上,還有一個白天要爬上海拔3,015M的立山連峰,這樣的行程讓我要出門前,考慮攜帶的裝備讓我傷透腦筋。

 

如何讓我的行李輕便地在景點與景點間移動,不會造成我的負擔;另外,我要帶的禦寒衣物不會讓我在海拔2,450M山屋過夜時,冷到吱吱叫。

 

最後,我帶了3件排汗短袖、3件運動內褲、1件運動短褲、1件排汗長袖、1件內層禦寒衣、1件中層禦寒衣()1件風雨衣、1件薄風衣、2件排汗登山褲、1件壓縮褲、兩條魔術頭巾、毛帽、一對袖套及3件免洗內褲(備用)。另外,小罐盥洗用品、毛巾、相機、相機腳架、手機、Wifi、充電器、LED頭燈、小型LED手電筒、偏光鏡、護照、筆記本、給40歲嶄新開始、及2本旅遊書。還有我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耳掛式咖啡12包及200ml保溫瓶。通通裝進了一個手提袋30L及後背包35L就出門了。

 

我就只靠著上述裝備過了1110夜,結果我發現:

我多帶了:1套的短袖及內褲;中層禦寒衣()及壓縮褲根本沒用上,因為原本是應付在山屋過夜時,凌晨3~5點溫度會下降到10度以下,結果我沒想到日本山屋裡凌晨會自動啟動暖氣系統,室內溫度沒想像中的低;也因為有暖氣系統,晚上洗完澡後,把當天的髒衣服順道洗一洗,晾在乾燥室裡,暖氣啟動後,沒幾個小時,連濕衣服都烘乾了,預計無法洗衣服情況而多準備的免洗內褲也沒有派上用場,換洗衣物多帶一套。另外魔術頭巾、毛帽也沒用到,因為室堂山莊沒預期的冷。因為住在室堂山莊,室內照明清楚,我的行程安排並不需要披星戴月地在天未亮就攻頂,因此LED頭燈幾乎沒離開背包,不過原則上每一個登山客對每一個登山行程都需要準備頭燈,這不算多帶。還有我原本帶的運動用偏光鏡,是因為山頂的陽光會比平地強烈,結果201792日我踏上立山連峰縱走時,壓根把偏光鏡忘了帶出門,就放在室堂山莊裡(無言)

 

我沒帶:一對登山杖。因為在台灣登山健行,我多半會帶一隻登山杖掛在後背包上,很少拿下來用。這次因為要搭飛機,又要帶著跑好幾個地方,索性把登山杖留在家裡。沒想到,在日本的登山步道不像台灣清楚且寬敞,尤其在由劍御前小屋下到雷鳥澤時,下坡加上亂石堆讓我跌倒兩次,其中一次還把相機鏡頭的對焦功能摔壞,造成我日後幾天的行程必須用人工對焦才能拍照。還有由室堂山莊到雄山頂這段步道還有殘雪,沒有登山杖輔助,一小段路讓我走的心驚膽顫,深怕一個腳步打滑,就會摔下山谷,這都是當初沒帶登山杖的後果。

 

IMG_9454  

 

「在異地旅遊或是荒地健行,生理跟心理都不要帶上太多包袱,用最輕鬆的姿態,去體驗陌生環境的衝擊和隨之而來的美好與酸苦。....我們能夠背在身上的東西有限,如果能夠走得輕鬆自在,有何必將那麼多沉重的負擔壓在自己身上。」這是作者楊世泰在《Live Wild 山知道》對於登山裝備:背包,所寫下的文字。

 

我事後檢討,我應該可以在不影響旅行的舒適度下,我還可以將我不需要的裝備拿掉,讓我的行囊更輕,移動更迅速。

 

然而,當我只帶著一個手提袋及一個背包,回到台灣桃園機場,站在行李轉盤前等待我的手提袋出來。我看到跟我同班機由富山飛回台灣的同胞,一家3口人也到了日本北陸,不過他們是跟著旅行團,帶了2個大號行李箱加1個小行李箱及3~4個紙箱,把行李推車都擺滿了,他們推著這幾天的戰利品滿意地離開管制區;而我拎起手提袋,帶著滿滿的回憶及記憶卡,瀟灑地走出管制區。不同的旅行方式,帶給旅行者不同體驗與旅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