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没有抽烟还是得到肺癌?是不少罹癌患者心中最大疑惑。(示意照/翻摄自Pixabay)

汇流新闻网记者陈钧凯/台北报导

60岁的王先生刚退休准备享受人生,生活作息正常的他,从来不抽烟,每天运动,日前却因为左侧肢体无力,疑似急性中风症状赶赴急诊,住院之后详细检查,赫然发现竟是肺腺癌并脑部、肺部及骨头转移,所幸经标靶治疗配合放射线治疗见效,成功控制脑部转移。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主治医师周益圣表示,王先生因为有特殊肿瘤(上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接受脑部放射线加上口服标靶药物治疗后,目前经过1年后追踪,脑部肿瘤几乎完全消失,肺部肿瘤也缩小一半以上。

根据卫福部统计,癌症年年高居国人十大死因榜首,其中肺癌又是所有癌症死因第一位。

周益圣指出,国内每年有超过1万人新诊断为肺癌患者,但有一半以上患者没有抽烟等不良习惯,推测可能与空气污染,造成后天体细胞基因突变,变化成癌细胞有关。

有肺癌家族史或长期有抽烟习惯,包括二手烟吸入,周益圣强调,都是高危险族群,可借助低剂量电脑断层定期筛检,提早诊断。肺癌早期症状包括慢性咳嗽、痰中带血、呼吸急促;若是晚期肺癌患者则视疾病影响范围而定;一旦转移到脑部,则有晕眩、复视、肢体无力、意识嗜睡等症状。

周益圣表示,早期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晚期肺癌治疗包括标靶药物、化学药物、放射线治疗等,因为标靶药物对于东方人、未抽烟、女性、肺腺癌等状况会特别有效,若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才能得到最好治疗。

照片来源:翻摄自Pixabay

【汇流笔阵】
CNEWS欢迎各界投书,来稿请寄至[email protected],并请附上真实姓名、联络方式与职业身份简介。
CNEWS汇流新闻网:https://cnews.com.tw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