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导读:现实题材若想真正担负起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生活阴暗面的责任,还需要在真实度与深度上下功夫,尤其是编剧如何应对生活与工作经验的不足,成为了现实题材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文丨于帅

在引发全网讨论的《都挺好》收官后,同为现实题材作品的《青春斗》与《推手》在卫视接档上线。在古装剧遇冷、当代剧逐渐升温的当口,现实题材依旧是各大平台与制作方发力的重点。

而随着同类作品的扎堆出现,质量与话题度成为了现实题材剧能否“破圈”的关键因素。

《大江大河》在跨越较大年代之外,展现了三种人物的发展;《逆流而上的你》在台词娱乐化的同时,揭露了生活的真实面;《都挺好》更是展示出了“愤怒美”,屡上热搜是对作品话题度最好的证明。

苏大强成为了近期的第一流量

再加上京味儿十足的《芝麻胡同》,现实题材剧已经在精品化的同时,做到了多类型的覆盖。

然而在百花齐放的同时,国产现实题材的“旧病”与“新疾”也开始肆虐。尤其是在成功塑造人物后,剧集下半部分角色走向的“放飞自我”与强行“大团圆”的套路发展,成为了现实题材“高光下的阴影”。

所以在《都挺好》的余温中,我们对几部优质的剧目把把脉,以希望欣欣向荣的现实题材作品,能够获得更好地发展。

《都挺好》:

合家欢不一定适合所有家庭剧

“家和万事兴”作为国人的传统理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影视剧的创作,仅从近期的现实题材剧看,几乎所有人都在劝说明玉回归家庭的《都挺好》与《乡村爱情11》中宋晓峰对于“因为父亲年纪大了,所以就要原谅他”的阐述,均是这一价值观的体现。

而当这一固定的价值输出落实在剧情上,便会导致几乎所有的家庭剧最终都会以合家欢收尾。

然而,虽然合家欢可以契合大多数观众的预期,也可以避免审查时的麻烦,但区分于传统的家庭剧,揭露了原生家庭问题的《都挺好》似乎不应当陷入常规套路中。

在剧集热播期间,《人物》杂志做了一份关于#现实版“苏明玉”#的调查问卷,共819份反馈中,重男轻女、暴力、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不和睦的家庭关系等造成伤害的原因,在《都挺好》中均有体现。而这也是作品除了品质之外,能够收获如此之高热度的原因之一。

所以虽然说合家欢结局的《都挺好》烂尾,着实有些吹毛求疵,但对于“现实版的‘苏明玉’”而言,剧集的走向即是一种辜负。

倪大红老师的演技感人

但难掩角色强行洗白的突兀

尤其是类似“强行洗白”苏大强、苏明成,致使人物转变与成长速度快过现实的“操作”,更使大团圆的结局稍显突兀与“悬浮”。

参考原著,苏大强并未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苏明玉也根本没有回归家庭,但结尾明玉在大哥的要求下,还是无奈选择接苏大强过年的设定,虽然没有改编后的人情味儿重,但无疑更为真实、更可以引起社会的反响。

如此看来,《都挺好》很好,但如果可以坚持价值观输出的责任,那么作品其实可以更好。

《逆流而上的你》

现实题材需注重细节的真实

同样是家庭剧的《逆流而上的你》,因为较低的口碑,在几部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因为从剧集的一开始,大多数观众便极有可能直接弃剧。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与作品忽略细节上的真实感息息相关。

开场的婚礼中,男主非但要面临“老婆和妈妈掉入水中先救谁的”老梗,更在齐腰的水下来回扑腾,十分尴尬。之后女主在为客户的夫人选裙子时,又出现一家店里款式相同的裙子,价格相差近5倍的情况。

类似的“低级笑料”与不符合现实的细节贯穿作品始终,成为了《逆流而上的你》未能成功“破圈”的关键因素。

其实在细节之外,《逆流而上的你》还关注到了闪婚、女性家庭与职场的双重压力、丁克家庭等众多现实的问题与残酷现状。客观来说,除了牵强附会的“烂梗”外,作品称得上是合格的现实题材作品。

但正是因为剧集在细节处理上的粗糙与部分情节转折不符合现实生活,才最终导致作品没有达到预期,无疾而终。

对于反映真实生活的现实题材作品而言,能否在细节中使观众融入剧情至关重要。《大江大河》之所以收获接近9的豆瓣评分,与其在服装、道具上贴合剧情所需要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都挺好》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也让观众产生了设身处地之感。

但在之前几年,仍有众多现实题材作品没有关注与反馈到生活的细节、立足于生活本身。这类故事非但无法留住观众,更有甚者则直接脱离生活,成为了现实题材长期被古装剧压制的诱因。

虽然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与政策的管控,脱离生活的“悬浮剧”已经几乎从市场中消失。但如何在大框架下将细节进行更为严格的把控,是目前现实题材需要尽快做好的关键环节。

《芝麻胡同》

影视剧要先树立正确三观

京味当代剧《芝麻胡同》在北京卫视连续10天收视破1,也是不折不扣的热播剧目。而剧集对于北京胡同文化原汁原味的复刻,与何冰、王鸥等演员精彩的发挥,也让作品的豆瓣评分一度达到7.5以上。

但这部由金牌团队打造的作品,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因为价值观再次成为剧集口碑下降的直接原因,虽然导演刘家成表示“一妻多妾”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作品中男主因“兼祧”而不顾原配想法,强娶二房的行为,与原配为男女主角“真爱”让路的设定,还是引发了观众的反感情绪。

与之相似,去年具有超高话题度的网剧《北京女子图鉴》前期同样口碑优异,社交媒体的热议也使作品具有成为爆款的潜质。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所有的成长都依托在了男人身上,剧集从女性奋斗史也转变为了玛丽苏的套路故事。最终即使《北京女子图鉴》的节奏、服道化与本身品质均有较高水准,却也只能收获6.3的评分与社交媒体中独立女性的批评。

同期,收视夺冠的《娘道》在价值观上则更为偏颇,剧集非但将女性物化为“生育机器”,更在整部剧中大肆赞扬这一封建糟粕,作品最终在豆瓣只有2.5分,足以表明观众对影视剧价值观的看重。

虽然对于《娘道》《芝麻胡同》等年代剧而言,无法为了契合观众的需求而抛弃真实的时代背景,但同时作为现实题材的作品,年代剧也应当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放在首位,避免不正确的三观导向在剧中体现。

即使剧情中一定要出现“封建糟粕”,也应当及时的对其进行批评与反思,在不影响情节推动的同时,做到对正确价值观的输出。

结语

虽然现实题材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屡有高话题度作品出现的情况,一是证明现实题材仍处在发展与完善的阶段,二则是对现实题材在观众讨论热度上的证明。

但有利的市场环境并不能让现实题材高枕无忧,如今即将面临“最严限古令”的古装剧曾经也在卫视占据统治地位,但正是因为固步自封,导致其逐渐放飞自我,最终收到了观众与政策的“惩罚”。

如此看来,现实题材若想真正担负起反映现实生活、揭露生活阴暗面的责任,还需要在真实度与深度上下功夫,尤其是编剧如何应对生活与工作经验的不足,成为了现实题材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