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外实验教育的师资培育>个案讨论报告

关于NG-35,阿贵老师的回复:

 

谢谢安妈咪提供这个讯息, 花了一点时间去了解, 目前推测这一位小朋友, 很可能在他幼儿阶段, 我就有接触过, 那段时间我们花不少的时间在陪伴他, 后来进入国小部, 学校老师也全心全意的在照顾他, 孩子的母亲也是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当中可能因为选择的心理学典范,有些不同,因此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处理方式是很费时间在沟通。 文章中所提的现象, 经过和老师们查证后发现有许多地方是被简化了。不过,无论如何还是非常感谢您持续关心人文国中小的发展。

 

喔,原来阿贵老师认为问题出在「可能因为选择的心理学典范,有些不同」所致~~

阿贵老师的性格调育说法,可能不少人已经再熟悉不过,就不用在此多说。而这过程甚么地方被被简化了,导致NG-35的事件呢? 

NG-35中这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家长曾经问阿贵老师:你为什么认为我的孩子是X问题?阿贵老师回应:我看一眼就知道!

阿贵老师的回答让家长惊讶不已,自栩为性格调育师的阿贵老师,已经练就不需要仔细观察与了解,看一眼就知道孩子问题何在的功力了?

哇,赞叹阿贵老师!

只可惜,阿贵老师的功力对人文国中小目前的景况似乎帮不了忙。

 

安妈咪很早以前就曾呼吁过----『人文』足已给教育界当一个教育个案来探讨!人文一向说的正是「适性教育」、「引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尊重孩子学习意愿「将学习主导权还给孩子」,而人文这两年的有机体课程还非常符合「实验」和「创新」的精神,可是最近几年来陈情诉讼不断,这其中一定有许多专家学者们及立委大人意想不到的状况和实际案例。人文的成和败,若有教育界专家来追踪探讨,相信可以给教育改革者提供许多珍贵的参考资料,减少错误政策的制订,也可以让实验性学校减少不正确的实验和创新,让孩子们早日拥有他们该有的受教权 -----

可惜,又过了三四年,问题越滚越大,教育界内甚么时候才能有学者有担当出来开个讨论会呢?


在等待结果之时,关心实验教育的大家也不要闲著,就先请这位心理咨商师家长,来分析台湾教育史上最值得讨论的教育个案吧! 

 

<论体制外实验教育的师资培育>

以这次宜兰县涉及多项违约的公办民营学校-人文国中小为借镜,检视体制外实验学校难以掌握的师资培育议题。

人文国中小由创办人杨教授,主要以阿德勒学派与依附理论作为教师师资培育的主轴,学校教师的组成只有极少数的合格教师(有教师证),多半为各类科系大学毕业的有志青年或家长。

一、教师来源与养成

人文教师来源多元,只要是大学毕业经过面试,在校见习几个月就可以上场担任教师,师资培训由创办人杨教授于寒暑假进行几日师训,师资养成过程充分不足。

 

二、半调子的阿德勒(陪不理论的极端滥用)

人文推展的阿德勒学派有一个部分提到「孩子的错误行为动机」,透过检视孩子错误行为目的(寻求关注、权力斗争、报复、表现无能),为避免强化孩子错误行为目的,满足孩子正向关注,因此,希望家长、教师透过增加陪伴,以避免孩子需要使用错误行为来要关注。

这个论点,被多数的家长与老师吸收与运用,原初立意是良好的,也对多数的家长生了效果,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增加给孩子的陪伴。教育现场,老师们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处理策略也是增加陪伴,所以孩子越多行为状况,老师人力就越显不足,然后就需要更多家长进场陪伴。

陪不的理论深根在老师与家长的信念中,把陪伴当成所有问题行为的解药,也把孩子的问题行为成因窄化到家长陪不的层面。

其实,阿德勒学派远远不仅止于此,还包括「鼓励的运用」、「社会贡献」等部份,在人文教育现场,鲜少看到有几位老师能充分运用鼓励以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另外,也发现在课程设计与教学上也缺乏培养孩子社会贡献的利他精神,导致自我的孩子更加自我中心。

 

三、依附对象之误用

在某些心理治疗的论点中,将幼年时期的依附关系品质视为成长后人际关系的重要关键,而心理师在治疗历程中透过成为个案重要客体,并于治疗中透过满足与修复依附关系中的失落与创伤议题,让个案得以重建。

而在人文的教育现场,教师被教导与允许成为孩子的重要客体,让学生对于教师生超出师生间的情谊,并成为孩子重要的依附对象,孩子间为了抢老师而吃醋,而老师仍尽情地让孩子依附而未设立合适的界线。老师并非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者,在我看来是非常危险且不合乎师生伦理的事。

 

四、排毒谬论

在人文经常可以听到排毒,所谓的「毒」是指从上一所学校带来的毒,包括过去体制学校因强调考试与填鸭教育而打坏孩子学习胃口,所以要让孩子先排毒,而排毒的过程就是要让孩子可以选择要不要学习、以及要学什么。因此,只要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是在排毒,毒只要排完了,孩子自然会想要学习。

 有趣的是,排毒到底要排多久?有些孩子好多年了,还在排毒,如果孩子不想学习较艰难乏味的课程,就继续任凭孩子自由选课,就以基本的语文能力来,不认识字、不会写字要如何让孩子能进一步的摄取更多知识呢?而孩子不想静下来学习,喜欢动态的游戏,教师们便努力的设计各式有趣刺激好玩的游戏,长期下来,孩子对于需要静心下来学习的课程便更加失去学习兴趣,然后就要继续排毒。

 

我在人文的实验教育里,看到了相对于传统体制教育的极端展现,而这些充满教育热诚的老师们,错用了各式心理学派的论点,在不扎实的师资培训中,误导与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进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