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朗老拳師暈倒兩次 急性肺動脈栓塞惹禍

臺中73歲王老先生自幼習拳,身體硬朗且沒有慢性病,兩個月前出現胸悶症狀,喝了自釀藥酒後,自覺血液循環變佳不以為意,不料日前起牀竟接連兩次暈倒,甚至眼睛上吊、手掌緊握,被緊急送醫,檢查發現是急性肺動脈栓塞,所幸透過「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並藉由葉克膜度過急性期,挽回一命。

(張文祿報導)

王老先生自述習拳六十多年,養成每天早上3點半起牀運動的習慣,平時不菸不酒,也沒有任何慢性病,直到上個月底早上起牀,突然無預警暈倒,家人才驚覺大事不妙。

王太太表示,先生第一次暈倒時她正在睡夢中,過了三十分鐘先生自行甦醒,決定回牀上休息一下,當時看到先生直冒冷汗,以為是房間太熱,還調降溫度,四小時後先生去上廁所時,再度昏倒,且眼睛上吊、手掌緊握抽搐。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檢查室主任張育晟表示,患者到院時血壓極低,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肺動脈栓塞造成休克,進一步安排胸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雙側「肺動脈」出現大塊血栓,因病情十分嚴重,緊急會同心臟外科置放葉克膜,並置放「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緊急溶栓,在加護病房待六天後才脫離險境。

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指出,通常病人透過肺動脈導管溶栓手術,雙側肺動脈血栓便會逐漸清除,肺動脈壓力也會隨之下降,但因患者因急性肺栓塞,已經呈現休克狀態,便需要緊急置放葉克膜,再進行溶栓手術,纔能有存活的機會。

張育晟則表示,患者雖生活習慣良好、無任何慢性病,但研判血液中凝血與溶血因子失去平衡,導致腿部深層靜脈有血塊阻塞,當血栓離開腿部,隨著血液循環跑到肺動脈,便稱為肺栓塞,當阻礙肺部動脈血液流動,就會引發胸悶、胸痛、呼吸急促、冒冷汗,甚至休克等症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