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我們地球的天然衛星,它是我們在夜晚中的一個折射光星體,通過太陽照射給它的光而折射到我們地球上,從而看起來好像月球也有光度一樣。但你知不知道月球當下正在逐步遠離地球,雖然速度很慢,但是隨着這樣下去,月球總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的地球。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怎麼辦呢?

“人造月球”的作用大不大?我國科學家給出答案

有科學家最早提出,我們應該建造一個“人造月亮”,而其中原理就是利用一串反射體圍繞地球進行,從而通過折射將太陽的光線傳到地球,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即使是夜晚也能有白天那麼亮。提出這個想法的是一位法國科學家,但是距離這位科學家提出這個構思的時間已經有2個世紀多,但是在當下還是進展不大。

“人造月球”的作用大不大?我國科學家給出答案

其中美俄對此嘗試多次,但都是掃興而歸,但是近來我國一家位於成都的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有限公司表示,其將於2020年就會發射一枚“人造月亮”。這個人造月亮當然和法國提出的那種項鍊式的人造月亮不同,按照計劃圖的顯示,這款人造月亮的樣子就像一個圓型球體,表面設置反射鏡,從反射鏡的功能來看,如果這種人造月亮發射成功,將可以散發出高於月球8倍的光度。

“人造月球”的作用大不大?我國科學家給出答案

這樣以來,被這個人造月亮照射的區域自然能夠享受到較亮一點的光度優勢,但是也有人表示這種會造成光污染,近幾年這種污染已經讓我們無法正常的用肉眼觀測星星,如果這種人造月亮真的出現,或許會加大這方面的影響。所以在我國看來,如果是就於星球亮度而言,人造月球的意義不大。

“人造月球”的作用大不大?我國科學家給出答案

不過人造月球這個概念並不是就沒有意義,例如這個作用可以用於別的星球,例如一些有機會生存生命,但是因爲溫度不高而被放棄的星球,例如火星和月亮,其中最大的溫度就是溫度低,如果火星能夠接受到更高的溫度,或許能夠改變其上面的環境,因此人造月球的作用其實更適合用於其餘太空探索項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