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盧比出問題的時候,印度總理莫迪的應對方法有點簡單粗暴

來自專欄環球旅行 人文 歷史 地理83 人贊了文章

2016年的11月8號,印度總理莫迪打發祕書臨時安排了一個向全國轉播的電視會議,面對鏡頭的時候莫迪極力控制著心頭的緊張和激動,小心而果斷地宣佈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政策:政府決定明天就廢除面額為500塊和1000塊的盧比,手裡有這兩樣現金的市民可以在50天內去銀行存款或者換新版鈔票,逾期不候,過期作廢!

咱們用手機支付已經好幾年了,刷卡支付也有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印度過去一直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金交易。做生意數現金,發工資也數現金,然後現金寧可用塑料袋包好藏櫃子裏也不存銀行,這就讓印度政府的稅收工作變得低效而艱難。假如市面上出現陰陽合同或者非法交易,不走銀行轉賬而是就地清點現金的話,這幾乎查不出來。

(印度市民抗議廢鈔)

雖然廢鈔的真正目的是增加稅收和降低通脹,但是莫迪給出的說法是打擊犯罪,這幾乎是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理由。正是因為現金交易有著絕對的民間基礎,所以那些非法收入從來都不擔心錢花不出去,非法行為也就一直不會收斂。如今莫迪只給50天時間處理舊鈔,否則過期作廢,這就讓違法所得變得很尷尬,去銀行說不清來源,不去又面臨著作廢。

莫迪的廢鈔令還有一條不整死黑錢誓不罷休的附加條款,這個條款說如果你是一個有錢人的話,到銀行存款和兌換的上限是25萬盧比,超過這個上限那就自覺去有關部門接受調查,完事後領一個蓋了章的收入證明,這錢才能繼續存。莫迪和他的祕書們暗自得意,有了這波神操作黑錢既無法存銀行,也不敢去開證明,肯定要完蛋。

這個驚世駭俗的貨幣政策一出,印度有錢的小夥伴們當時就驚呆了,保險櫃裏成捆的現金處境很危險,要是不能在50天內處理完畢那就是一夜返貧的節奏。不過相比之下印度的窮人對這個政策很開心,他們的開心叫做幸災樂禍,反正自己兜裏也沒幾個錢,50天時間綽綽有餘,那些讓他們羨慕嫉妒恨的有錢人可就慘了。

(舉著新兌換的鈔票拍照)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一年就過去了。到了2017年的11月份廢鈔行動一週年的時候,印度銀行方面接受採訪說,通過莫迪的廢鈔令,市面上99%的舊鈔票全都被回收了,沒有誰的財富變成廢紙。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印度過去沒有任何黑錢存在,全都是合法的。這個結論恐怕全世界沒有人會相信,大家寧願相信所有的黑錢後來都在50天時間裡洗白了。

那麼印度的有錢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所謂羣眾的智慧是無窮的。莫迪的廢鈔令對有錢人圍追堵截,但是對窮人卻沒有任何限制,對類似寺廟或者其他社會組織也沒有限制。於是鈔票發揮了它原本就擁有的神奇作用,富人掏錢僱傭了大量窮人替自己排隊換鈔,藉助寺廟或其它社會組織幫忙換鈔。50天一到所有的現金兌換完畢,對於這些繞過政策的行為莫迪政府沒有人手去應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

原本全球各地的喫瓜羣眾們都以為莫迪這一次會徹底玩砸,但是沒想到廢鈔最終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讓富人提心弔膽的黑錢全都變成了合法收入,幸災樂禍的窮人在這次廢鈔過程中兼職排隊賺了一筆零花錢,政府也將大量的現金吸收到了銀行,多少掌握了一些財富數據,也在理論上降低了通貨膨脹的風險。

(正在做瑜伽的印度總理莫迪)

除此之外,莫迪的廢鈔令還產生了一些額外的好處,那就是銀行開戶率大大提升,市面上暗中觀察很久的非現金支付業務也趁機大肆打廣告開闢市場。因為最後的結局是富人滿意窮人也滿意,最後莫迪的支持率意外提升,給他後來的各項工作開展帶來了便利。於是他也就順水推舟地不再提打擊犯罪的事而了,最後的結局或許就是他最初的目的,打擊犯罪可能就是一個幌子。

雖然廢鈔這個神操作讓莫迪有了不少的意外外收,但是在改變流通的貨幣總量方面並沒有本質影響。如果說印度盧比過去有什麼問題的話,那麼問題現在依然存在,錢還是那麼多,只不過形式變了而已。印度貨幣過去過去確實有問題,那就是通貨膨脹和對外貶值。

在莫迪開始玩廢鈔的那個時候,1美元可以兌換68盧比,之後的兩年盧比一直處在貶值的下行狀態。如今2018年過去了9個半月,盧比的年內跌幅已經逼近13%,1美元可以兌換73盧比,而且未來的下跌勢頭還沒打算停。盧比就這樣被扣上了「2018年亞洲最差貨幣」的帽子。

一國貨幣相對美元貶值有好處也有壞處。最為大夥兒耳熟能詳的好處就是有利於出口,對於一個外貿型的國家或者出口產品特別豐富的國家,貨幣貶值的好處就很明顯。因為貶值意味著東西便宜,便宜後出貨量就大了,大量出口的背後是大量的就業和大量的外匯收入。

(兌換新版2000元新鈔)

但是印度根本就不是一個出口驅動型的國家,它家出口的產品並不豐富,也沒有多少科技附加值,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一般般,所以盧比貶值的好處它享受不了多少,但是盧比貶值帶來的壞處,卻讓莫迪更加頭疼,因為印度最近幾年一直是貿易逆差,買的多賣的少。

盧比相對美元貶值,意味著同等數量的盧比能換來的美元變少了,這個首當其衝影響到了在印度的外資企業。境外資本家提著美元進入印度投資的最終目的,就是把掙到的盧比換成美元帶回家去。如今盧比貶值能換到的美元變少了,他們為了止損只好用最快的速度把手裡的盧比換成美元然後帶著錢馬上離開,一刻也不停留,這個就是所謂的外資撤離。

換個角度再看這個問題,盧比相對美元貶值,也意味著同等數量的美元換到的盧比變多了。那麼從國外買同樣的東西,對印度人來說就更貴了,也就是說對印度的進口非常不利。前面說了印度是貿易逆差,買的多賣的少,買的最多的就是石油。印度有80%的石油要依靠進口,如今又被認定是亞洲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對石油的需求量那是與日俱增。

(印度大量進口伊朗石油)

那麼油價的每一次上漲,都意味著莫迪政府為了石油要增加越多的預算,國庫裏的美元儲備要以更快的速度變少。今天的美元比昨天的少,今天的美元就比昨天的美元值錢,今天的盧比就比昨天的盧比廉價。

所以莫迪特別害怕油價上漲。當特朗普針對委內瑞拉和伊朗實施制裁的時候,莫迪並沒有亦步亦趨地跟著特朗普的節奏表忠心,他很謹慎話也很少。因為特朗普的那些操作只會讓油價漲得更高,然後印度買油會更貴,盧比就更加貶值。到這兒我們基本可以總結出一個「石油盧比定律」了:只要油價上漲,那麼盧比一定貶值。

莫迪在兩年前通過廢除500元和1000元面額的鈔票,為自己贏得了很高的支持率,還在金融領域為印度未來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即便有如此輝煌的戰績,如今莫迪還是要面對盧比貶值的麻煩,如果不及時遏制貶值的勢頭,那麼最差的結果就是外資撤離、投資減少、逆差擴大,他的好日子也持續不了多久,為此莫迪很及時地採取了兩個辦法。

(莫迪和特朗普擁抱)

第一個是改善了投資條件,讓外國投資者覺得在印度投資有很大的好處,通過這種好處吸引外資提著美元進來投資創業。外資的錢到了印度之後得換成盧比在當地花,這麼一換的話他們那些投資款就變成了印度的外匯儲備。這外匯多了,盧比貶值的勢頭自然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莫迪採取的第二個辦法比較清奇,他下令有關部門列一個商品清單出來,所有不幸上了這個黑名單的商品,將來都要限制進口甚至是禁止進口。進口不是會花掉我們寶貴的美元擴大逆差導致盧比貶值嘛,所以現在要直接禁掉那些不重要的進口。至於原來那些用進口貨的消費者和那些做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就自認倒黴去吧。

莫迪這種限制進口的做法,其實也是貿易戰的一種。特朗普轟轟烈烈地在全世界搞貿易戰,不過是給某些商品加點稅讓它不容易進來,可是莫迪的做法是完全禁止這些東西進來,已經不是錢多錢少的事兒了。很顯然被逼急了的莫迪做起事來比特朗普還要狠,如果這些東西比較多的話,印度和進口國之間難免又是一場經濟衝突。

(印度總理莫迪發表公開講話)

江湖上管那些經濟體量比較大、未來被看好的發展中國家叫做新興市場國家。比如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印度等等,很可惜這幾個新興市場國家現在都面臨著貿易逆差、貨幣貶值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那麼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著全面的衰退,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後果。所以面對強勢的美元和強勢的美國總統,新興市場國家要做的或許是抱團與合作,共同度過眼前的危機。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