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难家》翻拍自电影2003年的电影《房间》拍摄中的历程。当时《房间》可是被视为世纪烂片的存在,导演汤米维索(Tommy Wiseau)还自掏腰包让电影上映两个礼拜,最终还是失败落幕。经过几年时间后,这部电影竟然被捧为经典靠片,很奇怪的是,房间是一部叙述方式有缺陷的电影,在当时可是被观众看笑话的,但为何最后会被捧上经典的礼赞呢?这一直都是个谜团!就连汤米维索自己也一身是谜,或许看似毛糙的成品上,背后有格高意远的深层面是我们普罗大众看不出的。
 

—詹姆斯法兰柯精湛演出—

       汤姆维索在詹姆斯法兰柯(james franco)的表演下,犹如转生一般的表达出汤姆维索举手投足之间的微妙,不管是诡异的笑声,还是戏谑的动作,都与本人神肖酷似,深深感受到那种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灵魂。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到底是鬼才还是笨蛋?—

      与其说大灾难家是还原了房间的拍摄过程,更精准的说法,应该是翻拍了汤姆维索的一段人生插曲。汤米维索在当时,因爬不上好莱坞的舞台,所以自己另辟蹊径独立拍摄电影《房间》。自己本身是标准的自我陶醉之人,完全不听从任何人意见,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很厉害的人,以为写了一个很厉害的剧本,可实际上他的作品是不受大家认同的,最后电影照样拍摄完成,可是上映后却被大家当成笑话来看,被痛批情节矛盾、叙事缺陷电影,可是汤米本身不认同自己电影是个有缺陷的电影,一再认定这是他用自己的人生呕心沥血拍出来的,应该是个完美大作,而不是个笑话。那到底是我们眼光问题? 还是汤米维索太自负?

 

        在现在社会而言,像汤米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要嘛?真的是个与众不同的鬼才,要嘛?就是个自以为是的笨蛋? 可是汤米在当时似乎是后者。说到与众不同,那就应该要有高于一般人的本事,所以才敢自己开宗立派,像莎士比亚有办法写出四大悲剧的文学涵养,像鲁迅就算把自己关起来,也能写出狂人日记,或者是像安徒生一样,受大家排斥,可是他却能写出让人心服口服的童话故事,如果没有过人之处或许就只能跟著别人走一样的路,很明显汤米自己他没有出众的本事,可是却又想跟大众走不同的路线,最后虽然拍成电影,但电影本身却是破绽摆出,显示出他真的是没本事,又自以为是,可是时间最后还是向他证明他是对的,他的艺术立场依然被大家给认同,虽然作品不精致,但所爱所坚持的情感却是众人可学习的楷模,若电影故事真的是自己毕生所爱,那天下之大,真的不怕没人挺。尽全力去做的一件事,比能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还来的重要,汤米就是个例子。电影能再次受大家喜欢,我觉得不是我们看错了房间这部电影,而是看错了汤米维索本身的坚持。

 

 

—从《房间》来探讨何谓好看电影定义?—

      房间不是像《银翼杀手》或是《斗阵俱乐部》一样,是真的有格高意远的含意是我们暂时看不懂,经过时间的流动才大彻大悟的高格调作品,但房间彻头彻尾就是个影片制作出了问题的电影,叙述故事不流畅,声音对嘴没有对上,加入许多无关主流剧情的桥段,即使是隐晦也是导演自己才看得懂的作者论。电影上戏院拨放,当然换来的是台下观众的嘲笑,但有勇气让这种缺陷电影上戏院,真的除了汤米之外没有人能出其右。从来没有人规定电影一定要怎么拍才是电影,这世代的人的胃口大,会去假定很多好电影该有的元素,例如剧情要有前因后果才会好看的? 对白一定要具有人物特色才会吸引人? 或者是剧情一定要有逻辑性才会顺畅,但其实这都是不一定的,我可以透过简单对白来表达我想要的,也可以突然出现一个角色来增强影片情境,我要让我的房间有很多人很偶然的进进出出又有何不可? 一切都是我想表达所以我这样做,艺术是自由而不是拘束规定,而房间这部电影完全破除人们惯性观赏而诞生的电影,这就是它惊人地方。不管怎样,房间都是汤米毕生所爱的电影创作,光凭这点它就是好电影,任何电影都是故事受作者所爱的当下,就是好作品,并非是要等别人去认同才是好作品。而且我真的认为强尼最后的自尽非常震撼,仿佛是告诉大家,就是因为我们看不懂他,所以他选择寂寞死去,那一段我完全笑不出来,《大灾难家》最后一段戏,观众在台下嘲笑片中强尼的死,在那当下我是觉得非常恶心的,像是被霸凌一般,明明是很严肃的向大家说,他就是受到背叛而死的,竟然还被当笑话看,实在不勘入目。

 

欢迎来我的FB粉丝团:  无的存在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