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5.6地震。(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官網)

▲臺東外海傍晚發生芮氏規模5.6地震。(圖/翻攝自中央氣象局官網)

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幾乎全臺有感!臺灣東南部海域在傍晚17時46分,發生芮氏規模5.6地震,最大震度臺東成功有5級,中南部地區也有3級。氣象局指出,這起地震主要是板塊碰撞造成,因為屬淺層地震,規模也不小,所以全臺幾乎有感,後續一週內不排除有餘震發生,但研判應該不會太多。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 。(圖/記者賴文萱攝)

請繼續往下閱讀...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明地震原因,不排除一週內會有餘震發生 。(圖/資料照/記者賴文萱攝)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起地震震央發生在板塊碰撞點,過去大地震發生不多,規模超過6的只有3個,以這次地震來看,若3天內沒有發生規模超過5的餘震,之後應該不會有,但一週內不排除會有規模3~4的餘震發生。

臺東外部海域4日傍晚5時46分發生芮氏規模5.6地震,震源深度達14公里。氣象局指出,5時46分左右東南海域附近發生有感地震,初判震度5級地區為臺東,花蓮震度4級,嘉義、高雄、臺南、雲林、臺中、彰化為3級,屏東、南投、宜蘭、苗栗2級,新竹、桃園1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