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更多的贱人

有雷:

就是一部很讽刺的喜剧,讽刺到我好希望这是假的,讽刺到我在戏院笑,除了投票,我无法想到在现实中我能如何改变这样的阶级架构,表里不一这部戏说得贴切,佛来佛去,反而是假来假去,看似庄严神圣,结果是风流下贱,有钱人的生活是彩色的,穷苦人的生活是黑白的,也许是麻痺,也许是乐观,导演刻意最后一段没有加入旁白,那些支离破碎的佛像,我是相信他们遭到了报应,这对我来说还算是偏向好的结局,因为我原本想得结局是更糟的。

我觉得里面的女角(包括临演)都很牺牲,由其是饰演Gucci的雷婕熙,希望可以看到她更多的演出,因为这部片的演出方式,可能记忆点只有她的声音,不过还是很谢谢导演与演员愿意做出这样的突破,让国片有了更多的面貌。

 

阿莉芙ALIFU, THE PRINCE/SS-老一辈(传统观念)无法了解的电影

这部讲的是跨性别,简单讲就是超越两性的范畴,他们的性别形容是更个人化的,因为有些会很明确,比如主角与主配角就是觉得自己是一个生错身体的异性恋,而在当公务员的正哲,我自己是解读成一种变装癖,但这好像也算是一种跨性别,然而不是所有的跨性别,都一定要改变生理性别,里面是拿常见的T当例子,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赵逸岚饰演的这个角色,在里面有点不成熟,我也不认为他与阿莉芙最后有在一起,因为画面看起来是佩贞带著孩子去找阿莉芙。

注:这里要更正一下,有案例是T会把胸部去掉,这算是第三性?我只能说,以性别光谱来做不同的形容,可能还比较接近

反而是支线我希望可以再多一点,在《大佛普拉斯》里饰演肚财的陈竹升,在这里转换之大,演技惊人,在里面就是一个柔性气质的女生,讲话口气、姿态、眼神,完全与肚财是不同的人,建议两部可以像我一样接著看,那冲击很大,入围金马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基于同样的一点,我就不太懂为何舞炯恩·加以法利得没有入围最佳新人,是不是今年的新人很竞争?

补充:我想我解释的不是很清楚,这篇文章有更好的说明-关于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性别认同和性倾向,你搞清楚了吗?——从《阿莉芙》谈性别多元与跨性别

 

可能要象征人生不是这样就结束了,两部片都没有给我很明确结束的感觉,由其是《大佛普拉斯》,两部片名也有小巧思,前者在片中有解释Buddha与puta的意思,加上不是用big而是用great,所以我才用「更多的贱人」来当心得的副标题,而阿莉芙如果以英文来说是没有差别的,但是中文却因选字而有了男女的差别,所以最后她才选择用英文当招牌(更正:后面有加上阿莉芙,所以我想她是这样定义自己的)。

 

大佛普拉斯,看完不知道该怎么哭,阿莉芙,接近尾声的地方会自然让你想哭,以上两部国片推荐给各位。

 

 

 

 

资料参考来源:维基百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