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民黨少將,在1947年的羊馬河戰役中,被西北野戰軍俘虜。令其納悶的是,當晚王震將軍竟然和他睡同一張炕,幾個小時前還生死搏鬥的對手,現在同睡一張牀,共產黨人寬闊的胸懷迅速感染了這位國民黨敗將。第二天天一亮,這位將軍就表示願意投身革命隊伍。後出任起義幹部大隊大隊長,跟隨王震將軍進入新疆,創建了舉世聞名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爲新中國的建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位國民黨少將就是廣東中山人麥宗禹。

麥宗禹,廣東中山小攬人,出生於1906年。1925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參加過討伐陳炯明叛亂和北伐戰爭,擔任過排、連、營等軍事主官職務。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麥宗禹被調任軍政部新兵訓練隊隊長、上校督導員等政工職務,並沒有上戰場抗日殺敵。因此職務升遷緩慢,直到國共內戰爆發前的1946年,才被任命爲西北胡宗南部整編15師少將副師長。

1947年4月初,胡宗南中了彭老總的圍點打援之計,以爲西北野戰軍主力在攻打駐守永坪的29軍劉戡部,因此急忙調兵遣將前去"圍剿"。彭老總命第一縱隊司令員王震將軍在援軍的必經之路羊馬河設伏,爲了保證對敵的優勢兵力,甚至將其他縱隊的3個旅調撥王震將軍指揮。王震將軍所部近3萬官兵,從4月12日凌晨就開始設伏,硬是在寒冷的黃土高原上趴了近40個小時,纔將國民黨增援的整編135旅給盼來。

整編135旅原本駐守瓦窯堡,旅長祝夏年是個作戰勇猛的悍將,只可惜身體不好,因病離職,由副師長麥宗禹代理旅長。爲了便於圍剿"共軍",胡宗南命整編76師抽一個團去替換駐守瓦窯堡的135旅,而將替換出來的135旅調撥整76師師長廖昂指揮。135旅從瓦窯堡沿榆鹹公路南下救援劉戡,必然經過羊馬河。就這樣,老實交巴的麥宗禹稀裏糊塗的就鑽進了王震將軍佈置的口袋裏。

1947年4月14日,當麥宗禹的135旅全部進入了洋馬河伏擊圈。王震將軍一聲令下,西北野戰軍向猛虎出籠一樣猛撲上去,僅僅三個多小時,就將這6000多人的整編旅給解決了。旅長麥宗禹向附近的山溝裏逃竄,結果山溝裏都是"共軍",幾名士兵用槍指着麥宗禹吼道:"舉起手來,繳槍不殺!"麥宗禹倒也實誠,說:"我是135旅旅長麥宗禹,帶我去見你們長官!"隨後就被帶到了王震將軍那裏!

王震將軍是個膽大心細的人,當晚拉着麥宗禹的手,將其安排和自己同睡一張炕。根據麥宗禹晚年的回憶,王震將軍躺下後,不久就打起了呼嚕,而麥宗禹則根本就沒有睡意。他一直在想,幾個小時前自己還和王震進行生死搏鬥,現在卻睡在同一張炕上,共產黨將領的胸懷確實比國民黨人要寬廣。於是第二天起牀後,麥宗禹就向王震將軍表示要加入革命隊伍,爲革命事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時還在打戰,王震將軍安排麥宗禹去做戰俘的思想教育工作。

後來解放大西北,起義投誠的國民黨官兵過多,乾脆任命其爲起義幹部大隊大隊長,管理那些曾經耀武揚威的"驕兵悍將"。

1949年11月,王震將軍奉命率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進入新疆。原本麥宗禹可以按照政策選擇轉業或前往臺灣,出於對王震將軍的尊重和對革命事業的忠誠,毅然入疆,參與創建了舉世聞名的生產建設兵團。

麥宗禹退休後和家人一直生活在新疆石河子生產建設兵團分給他的房子裏,直到1991年去世(注:這個時間可能有誤,網絡資料只顯示90年代初去世,而小編查找的資料爲1991年,但並非官方資料),終年86歲。著有《整編第一三五旅羊馬河被殲記》一書!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