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應該已經不是一個陌生的名次了,很多人都聽說過,也有很多人買了新能源車,但是新能源車到底是什麼?就是電動汽車?和傳統汽車來比較最大的區別在哪裡?還是說你對新能源的認知還僅僅是比亞迪或者微公交或者特斯拉?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這篇文章你真的要好好看一看,特別是2018年有準備購車的朋友。

一|什麼樣的車叫新能源車,標準在哪裡?

新能源車指的是不用汽油、柴油、天然氣(NG)、液化石油氣(LPG)、乙醇汽油(EG)、甲醇、二甲醚作為動力燃料,而是以蓄電池,燃料電池,太陽能,以及油電混合為動力的汽車。所以首先,絕對不是「新能源車=電動汽車」。同時新能源車改變了驅動技術與動力控制技術,讓汽車有了新的呼吸方式。

油電混合驅動是新能源汽車目前最常見的驅動方式,是汽油車與純電動車的過渡過程中最合適的存在,非常符合中國人的中庸之道,所以非常受歡迎。

二|新能源車和傳統汽車相比,主要利弊在哪裡?

說起新能源車的弊端,很多人都會覺得充電麻煩,如果跑長途,半路沒電了,又找不到地方充電可就慘了。確實,目前來說新能源車確實偏向於城市代步用車,在短程中使用電力驅動,一滴油都不會消耗,但是如果跑了長途,混合動力車輛所消耗的燃油,可是比普通汽車高出一截。當然,每一個城市再普及新能源車的同時,也是在同步建設充電站。在不久的將來,充電站可能就會像加油站那樣的普及啦。

2017年,大部分選擇購買新能源車的車主,都是因為價格補貼的優惠,而對於北上廣杭這樣需要搖號或者競拍車牌的城市,新能源車更是可以省了一大筆車牌費。從經濟負擔上來說,購買新能源車,能減輕很大的資金壓力,對於剛需車主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

三|2018年的新能源車購車政策有哪些?

原定於2019年的新能源車補貼退坡,被提前到2018年進行了,也就是說現在是新能源汽車購買優惠的末班車走了。補貼結束,優惠變少,現在買車又要付萬元的購置稅了!這可真的急死了那一些還沒想清楚買什麼車的準車主們,這確實是一件麻煩事。

如果2017年購買的車售價為10萬元,所需要繳納的購置稅為100000÷1.17×7.5%=6410元。如果是2018年1月1日後購買的話就得繳納10%的購置稅,也就是8547元,前後不到一個月兩者可相差2137元。並且,車價越高,購置稅差價越大,20萬的車就相差了4000多。

四|新能源車上綠色車牌是怎麼回事?

綠色車牌對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居民來說應該是不稀奇了,畢竟已經是上線了好幾個月了。新能源車可以上綠色車牌。該車牌為白綠色漸變,如果是大型車的話就是黃綠色雙拼了。車牌從5為變為6位,字體也發生了變化。

新能源車牌是免搖號的,只要滿足了上牌條件,並且為新能源車輛,就可以直接申請新能源車牌。先不說這個綠色車牌是不是比原來的黃色,藍色好看,但至少說明國家對新能源出行的重視是明確的。

五|少一分排放,少一點污染,我願意!

不管怎麼說,我是會選擇去購買新能源車的,大家也不能侷限再電動車廉價的刻板印象中。像賓士,寶馬也在不斷推出混合動力車型,誰說新能源車都只是十幾萬的呢?

作為綠色出行的支持者,如果我的愛車在滿足我出行需求的同時,還能為這個世界的環境做出一點點貢獻,難道不是一件好事麼?


首先,我還是亮出自己的觀點:不會買!

調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產品結構

據網傳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草案顯示,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產品補貼或將為零,地方補貼或將取消。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以上的不退坡,還會額外增加補貼。

高續航里程的電動汽車正是我需要的,同時也是國家鼓勵的,我不需要趕上末班車買新能源汽車。反而,我應該繼續等一等,期待更多高續航里程電動汽車的出現,讓我有更多選擇。

目前,我國電動汽車市場上的產品結構並不合理,亟待升級。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個月,A00級的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為19.7萬輛,佔純電動汽車總體銷量的66%。這類車型純電續航里程大多在150公里範圍內,同時往往也是生產製造成本低,價格相對低廉的車型。

電動汽車市場想要健康發展,各個級別的電動汽車必須要豐富起來,不是某一級別車型佔據大頭,而且產品技術要不斷升級,中高端車型需要不斷湧現。

因此,國家對航里程超過300公里的車型給予鼓勵,我為此鼓掌。

預防「雙積分」政策可能會出現的怪現象

今年發布了「雙積分」政策,接著,我們看到:福特和眾泰走到了一起;雷諾日產與東風汽車聯盟;戴姆勒入股北汽新能源;大眾牽手江淮。

為了應對政策,企業掀起合併熱潮。然而是否會有這樣的亂象發生:企業為了達標,生產大量成本低、續航里程低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以應對政策。

如果補貼退坡,低續航里程的汽車無人問津,這種情況或許會讓車企們三思而行。

讓市場充分競爭

正如上文所說,「雙積分」政策下,大量合資企業入場,將攪動國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加劇市場競爭。隨著電動汽車產品的不斷豐富,更多更好的電動汽車產品有望出現,這個時候即便是沒有補貼,人們也會選擇電動汽車。

同時,網傳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草案中還顯示,地方補貼或將取消。這也是政府在主動打破地方保護的壁壘,讓市場得到更加充分的競爭,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汽車產品。

撰文:李晶晶說車

嚴謹抄襲,已維權。


近日,第十四批《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發布,本批次共包括158款車型,其中純電動2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5款。於此同時,江鈴汽車(JX1063TG23BEV)型號被撤出目錄。

不過,對於計劃買車的朋友,尤其是想購買新能源汽車來說,有兩件事情變得很煩惱了!

購置稅

去年年底,財政部發布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減按7.5%的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復按10%的法定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

而對於新能源汽車,自從2014年8月開始,三部委聯合下發《關於免徵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將納入《免徵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汽車實行免徵購置稅,然而這份公告的截至日期為2017年12月31日,這就意味著新能源免徵購置稅的優惠僅剩半個月的時間。

如果現在購買的車售價為10萬元,所需要繳納的購置稅為100000÷1.17×7.5%=6410元。如果是2018年1月1日後購買的話就得繳納10%的購置稅,也就是8547元,前後不到一個月兩者可相差2137元。並且,車價越高,購置稅差價越大。

補貼

從目前獲得的信息來看,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與能耗係數三方面分檔補貼,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退坡將是大概率事件!

雖然在此前,有很多新能源產業鏈企業靠著補貼存活下來,不過伴隨著補貼的退坡和退出估計都很難持續。新能源汽車行業將重新進行洗牌,實現優勝劣汰!

車乎君搜羅兩張網路爆光的兩個補貼方案,補貼將直接減少10%-50%!續航里程低於150km,將直接取消補貼。

為了改善大氣環境,還給我們一片藍色的天空,新能源是趨勢,而且為推動新能源電動汽車,公安部門也推出「綠色車牌」,上海、南京、無錫、濟南、深圳、保定、廊坊、長春、合肥、福州、青島、鄭州、重慶、成都、昆明等17個城市已經率先啟用。

不僅如此,國家還宣佈:買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85%。也就是說,只要你買新能源汽車,首付只用15%!而且新能源牌照免費送!

北汽集團、長安汽車已宣佈: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燃油車;

比亞迪提前兩月,完成今年全年新能源銷售目標;

李書福宣佈吉利基於純電動,推出10款全新車型;

特斯拉推出1.9秒0-100電動車,顫抖燃油巔峯法拉利。

……

年底最後一波福利,你還在猶豫什麼呢?12月不買車,後悔一整年~~


2018年,大觀君給大家的建議是: 要麼買新能源汽車,要麼買新能源汽車的股票吧。當然也可以兩個一起買,但不要兩個一起錯過。

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確實在電池續航、快充技術還不夠成熟,成本也沒有完全降下來,所以從個人買車的角度看,很多人認為一旦2019年以後補貼退坡,新能源車就一無是處了,至少可以再觀望一下,等技術、產量都上去了,再入手也不遲,到時候又便宜、又高質,不是很好嗎?

關於這個問題,大觀君可以幫助大家分析一下:

一、 補貼都去哪了?

退坡甚至取消以後補貼去哪了?國家說得很明白,用於投入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降低收費標準,也就是從「補購車」到「補運營」,這樣,2018年買新能源汽車的人,等於「購置、運營」兩頭補貼都享受,既享受到2018年的「購置補貼」 ,又享受2019年以後的「運營補貼」,等到新能源車普及了,估計就什麼補貼也享受不到了。

二、綜合成本天差地別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很多人會犯一些常識性的錯誤,如:

1、目前,相同檔次的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的購置成本相差不多,但新能源車有一些隱形的福利,是普通燃油車所不具備的,如:免購置稅、部分限牌城市可獲得牌照等;

1、所謂的「專家」會強調新能源汽車的殘值較低,這是典型的以今天看未來的視野,新能源汽車的殘值確實不一定高,但屆時燃油車的殘值更低是毫無疑問的,這就好比新款電視機貶值確實快,但老款的電視機呢?根本就不值錢了。

2、使用成本簡直是天差地別。原先燃油車每個月油費1000-2000,全年將近2萬,保養一年兩次,每次差不多1500-2000元;新能源汽車充電每天5塊錢 ,全年不過2000元,保養基本不用做,一年下來,光這兩項,就要省很多錢。為什麼會差這麼多呢?告訴你一個祕密,現在養路費都含在燃油價格之內,這就相當於電動車是「免稅」

結論: 早起的鳥兒有食喫

其實,買新能源車還是燃油車,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用燃油車的一系列所謂的技術指標來衡量,那本身就是一個笑話,這就相當於用諾基亞的功能機指標來衡量蘋果等智能機。另外,原先名不見經傳的特斯拉 ,如今股票市值直逼戴姆勒賓士公司,也可以看到市場的選擇了。

但無論從環保也好,還是政策鼓勵的導向看也好,早起的鳥兒有食喫,似乎是個不變的規律,等到大家一擁而上的時候,也就失去了最好的商機。


此次新能源車補貼取消,對消費者有何影響呢?先來關注這個問題,對於買不買新能源車,想必大家內心就自有把握。

1、補貼取消 價格波動不會大

據悉,明年新能源車的補貼額度將降低20%,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150公里以下的產品補貼或將為零,而對於但續航里程在250以上的補貼不減反增。所以說不是補貼取消,而是補貼退坡,且針對的主要是低續航里程的車即微型電動車。

補貼退坡,消費者購車應付價格自然會高些。但此次補貼退坡針對的是微型電動車,已經是家庭第二用車了,家庭對其依賴性較小。供求決定價格,微型電動車已經逐漸市場化,企業如果因為補貼取消而大幅提高價格,消費者可不會買賬。基於此,企業也會謹慎考慮加價問題。

況且國家對於續航里程在250以上的補貼不減反增,一定彌補了對新能源企業低續航里程車取消補貼帶來的衝擊。且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精進,成本逐年壓低,補貼退坡也是基於企業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消費者無須過多擔憂加價問題。

自然新能源車價格波動不大並不能成為買新能源車的主因,那麼相比燃油車,新能源車優勢幾何呢?

2、相比燃油車 新能源車性價比較高

(1)政策扶持有優勢

雖說補貼逐年下坡,但新能源車還是比燃油車更有政策扶持上的優勢。新能源車有「綠色」專屬牌照,給用戶節能環保的價值認同;由於減免油費、車船稅和購置稅,新能源車在購買環節的額外費用明顯低於燃油車;部分車型繼續享受不限購、不限行的政策,在部分城市還可享受免費停車、可走公交車道等優待,出行上比燃油車更便利、更划算。

(2)日常耗費有優勢

新能源汽車與燃油車費用差異最大的環節是行駛費用,電力驅動時,大約0.1-0.2元/公里,而燃油車要0.4-1元/公里。 按照工業用電約為0.8 元 / 每度電和百公里耗電量為11kWh來算,新能源車即使年行駛20000 公里,電費總支出也不足兩千。在保險費用基本一致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由於保修時間較長,保養環節較簡單,故而維修保養費用也明顯低於燃油車。

(3)續航里程無須憂

消費者可能對新能源車的續航里程有所擔憂,但對於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來說,續航根本不是問題,其綜合續航可達600公里以上,還能享受新能源汽車的各種福利,包括新能源補貼、搖號、牌照、停車、部分路權購置稅減免等。綜合來講,其使用成本優勢比傳統燃油車明顯。未來新能源車的充電條件將逐漸優化,購買新能源車花銷將進一步壓低。

如今許多國家包括中國都擬禁止銷售燃油車,此舉可謂大勢所趨。美加州預計在2030年禁止銷售燃油車,英政府宣佈於2040年禁售燃油車,而燃油車退市的中國時間表也已在路上。即便如今新能源車價格優勢不明顯,但可以預見,其優勢將逐漸加大。至於趕不趕這趟末班車買新能源車,想必大家心中已有見諦。


近期有關新能源汽車補貼將在2018年提前下調的消息,引發汽車行業熱議。據瞭解,目前新能源汽車補貼提前下調仍處於討論階段,但最終的結果未必是一刀切,可能跟車輛性能有關,分檔下調標準。近日四部委已對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開會定調,最新消息表示,最快有望近期發布。

新能源補貼2018年提前下調?

按照此前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幾部委發布的補貼方案,新能源汽車補貼2017-2018年在2016年基礎上退坡20%,2019-2020年補貼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近期,有關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40%的傳聞在業內廣為流傳,甚至引發資本市場新能源板塊股價集體下跌。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新能源汽車補貼將不同程度退坡是有可能的,但更希望通過提升補貼的技術標準降低實際補貼額度,實現新能源車的做大做強。

據瞭解,2016年12月,在新能源騙補國家調查第一階段結束後,由大規模行業騙補現象帶來的對新能源行業的國家監管行動開始,一套全新的補貼監管體系在2017年正式實施。江淮汽車等乘用車生產商,以及宇通、安凱、中通等商用車企的上半年財報都不盡如人意,凈利潤全部出現超過20%的兩位數同比下滑。

新能源汽車產能或過剩

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前9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39.8萬輛,同比增長37.7%,如果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今年70萬輛新能源目標很可能落空。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指出,至2020年新能源汽車佔汽車總體銷量的比例達到7%以上,按照汽車年產銷規模3000萬輛計算,這意味著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至少210萬輛。然而,即便我國新能源產能突飛猛進,順利向目標進軍,這和新能源產能的發展也已經形成強烈反差。

據不完全統計,按照目前各大企業發布的信息,有32家中國企業已經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產能佈局,如這些工廠全部如期投產並實現產能完全釋放,到2020年總產能將達到696萬輛。也就是說,如果現階段不進行相關把控,那麼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能將是銷量的三倍以上。

企業過度依賴補貼政策

國家的政策尤其是行業補貼成為新能源汽車的保障,但同時也導致了行業的路徑依賴。這導致政策的風吹草動既直接引發股價的大幅變化,也對行業和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

就在今年第三季度財報中,多家上市公司反映國家補貼的下滑導致公司利潤下降。而在經營生產上,補貼也往往會對公司產生直接影響。有些汽車企業過度依賴國家補貼,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並不是一種健康的發展狀況。

對於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最為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創新。只有電池技術的突破纔有可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而不是依靠國家的補貼來在市場競爭。

現今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於迅速,以至於暴露出許多問題。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下調只是時間問題,汽車企業如果在市場競爭中過度依靠補貼,脫離產品本身對企業來說將是倒退,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要回歸正軌。出於對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及充電的便利性的顧慮,個人不會幹這個末班車。


首先小編要聲明一點,2018年的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與2017年相比,的確是有所下降,但是絕對沒有達到「取消」這麼嚴重,2018年的新能源補貼,採用了階段式的補貼方案,並且對新能源汽車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上圖對比中不難看出,與2017年的補貼政策相比,2018年的補貼政策明顯更加細化,將電動續航里程從原來的三檔細化成了五檔。雖然說在低續航里程區間,購車補貼的的確確是減少了,下降幅度也是挺大的,但是在高續航里程區間,補貼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長。從這點不難看出,新能源政策從2017年的大力支持,開始向2018年的引導型鼓勵轉變。

新能源汽車雖然聲勢浩大,但是整體還處於發展之中,這個時候,需要進行健康的引導,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指明方向。新能源汽車技術瓶頸在於續航能力,對續航能力方面進行引導,能讓新能源汽車廠商更好的研發新能源技術,促進新能源汽車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對技術指標的高標準,能避免一些「渾水摸魚之輩」佔用國家補貼,把財政補貼真真正正的落實到正確的地方。

除去新能源汽車的購車補貼,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會影響新能源汽車的銷量,那就是限行城市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牌照優惠政策。以上海為例,新能源牌照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可以免費領取新能源牌照,這就意味著,在上海市區內,可以不限行,並且省下了漫長的投標競標等活動,更重要的是省下了高昂的牌照費用,與購車補貼相比,牌照纔是更吸引人的。

購車補貼與牌照優惠是新能源汽車保持火熱的兩大助力,在不限行的城市中,可能會因為購車補貼的下降,導致銷量受到影響。但是新能源車的主力消費地區,仍然以北上廣等大城市及沿海發達地區為主,也就是說,限行城市所在比例比較多,只要新能源牌照政策不變,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必然會持續增長。


剪掉補貼的翅膀,新能源汽車還會繼續飛,但消費者會買單嗎?

近期網上流傳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將會提前退坡的傳聞,各種版本都有,引起了業內激烈討論,我們這裡從中立的角度分析一下補貼退坡的影響。

財稅激勵現狀

先來看看當前新能源汽車的財稅激勵政策。

稅收優惠(圖片來源:中汽研)

在生產/進口環節,對新能源汽車免徵消費稅;在購置環節,對新能源汽車免徵購置稅,並且提供購置補貼;在保有環節,免徵車船稅。

補貼

2017年對純電動和插電式乘用車補貼標準(圖片來源:中汽研)。

2017年對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圖片來源:中汽研)。

趨勢未變,補貼退坡是必然

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扶持,總體的思路採用加法和減法組合拳,即控制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展,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圖片來源:中汽研)。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車補貼僅僅是整個「大棋」中的一環而已,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和推廣,實現「彎道超車」初心沒有改變,新能源汽車大趨勢並不會隨著補貼的退坡而受到影響。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將,新能源補貼退坡機制的引入,也是為了逐步減少車企對補貼的依賴,為了增強車企自主創新和推進市場化,補貼退坡是一個必然。可以判斷,未來在政策方面必然會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技術准入標準,優勝劣汰,大魚喫小魚,落後的企業被淘汰,突出對技術優勢企業支持。

對消費者的影響

拋開國家在環保與稅收層面的考慮,其實無論政策層面從何推廣新能源汽車,車企如何在電機電控電池等核心領域不斷創新,其實普通消費者關注的還是成本和便捷的問題。

補貼退坡如果過於激進,上游的車企自身無法消化,那麼汽車的落地價格也會繼續上升,最終還是會轉移到普通消費者身上來。所以補貼退坡機制需要慎行。

技術|原創|精緻|有趣

汽車圈兒的清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關注「汽車人參考「,獲取更過精彩原創文章


首先,準確的說不是補貼取消,而是補貼退坡,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補貼的錢變少了,購車的錢增加了

其次,你說的補貼取消,很可能是地方補貼會取消,但根據我的判斷,可能性較小!

再說國家補貼,根據目前的草案,續航里程在150公里以下的是沒有的,但續航里程在250以上的補貼反而是不變還有增加的,因此補貼退坡主要針對低續航里程的車,也就是我們說的微型電動車!

最後我想說的說,這次補貼退坡可能對市場的影響要小於去年補貼退坡的影響。從市場來看,微型電動車補貼後基本在四五萬塊錢,屬於家庭第二輛車,基本已經實現市場化了,價格高點人家就不買了,下面還有更便宜的低速電動車呢,這是價格敏感性市場!


會,但是現在不會買貴的,縱然是現在電車有很多缺陷,但是這是發展的大方向,尤其是相對於北京,在燃油車久搖不中的情況下對於無車一族也只能這樣選擇新能源,而且即便如此此時此刻新能源也不是你想要就能有的了!所以現在單純從電動車本身來衡量是不是該買這個邏輯就缺乏參考意義!前幾天我哥們因沒有進京證被罰了。而我也在八月二十六日早晨轉了新能源 目前排在39540。就我個人來說 有個代步車 可以買個菜 週末去個商場超市就行了。有燃油車平時也不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