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是難得的一代大師。他的西去,讓這個世界少了一位敢於說真話的人,也讓這個世界多了一份沉寂。

誠然,人無完人,每個人來到地球,註定要帶著快樂與痛苦、榮光與羞辱、滿足和遺憾、成功與失敗……離開。 李傲的事業是成功的,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比如愛國)也是受人敬仰的。但上天就那麼公平,它讓李傲生活和家庭不是那麼如意。

逝者已矣,任人評說。

按中國傳統文化,除非是實打實的惡人,一般對剛離世之人都要說好話——說他的好處。這是中華先輩帶給我們為人處事的智慧。

李敖大師固然非惡人。活著的人用不著火燒火燎地罵他。趙麗華公開罵李敖,我不知是為何?但我至少知道她為人不夠大方,更不懂得中華文化在這方面的約束。也許她內心有過類似的疼痛,需要通過罵李敖來泄憤;也許是想通過罵李敖這樣一位大師讓自己家喻戶曉至少在文化界可以達到這個目的……都是也許,真正的目的只有趙麗華一個人清楚。

趙麗華是所謂的作家,但從罵李敖來看,她是一個缺少大格局的人。一罵天下紅,罵也成為了當今世界獲益的工具,可笑,還是不可笑?

趙麗華紅了,但她之謂作家,永遠定格在當前!

在這個世界上,在人的一生中,有些話是一定不能說的,有些事是一定不能做的。舉頭三尺有神明啊!


先說觀點:李敖駕鶴西去,趙麗華為了自己纔出言不遜,她的目的是想出名,想搏出位。

這個3月的中旬是一個不太平靜的時間段——3月14日,科學名人霍金去世;3月18日,文化名人李敖去世。對於前者,世人對他多為「自強不息、一路走好」的敬語;對於後者,主流聲音還是懷念李敖對於這個時代的文化、思想、精神的影響,承認他是一代文化大師,對他還是緬懷之情多一些;有少部分觀點,認可他的影響,不認可他的「大師」身份,就像不認可季羨林,不認可楊絳,不認可冰心一樣。也許在他們眼裡,中國培養「大師」的土壤已經流失,當代已無大師,將來也不會有。但是,至少,他們對李敖是認可的,認可他的勇氣、他的性格、他的堅持。

唯獨,當趙麗華跳了出來,仗著「女人」的身份,借著「愛情」的名義,站在「道德」的高度,把「胡茵夢」當槍使,罵李敖是「人渣」,罵他「死的活該」。這件事給人的感覺,相當的噁心,相當的反感,相當的不平。

李敖活著時,罵盡天下,至少佔著一個「理」字,不進行人身攻擊,不進行無緣無故的道德批判,言必有物,罵有所據。而他的「罵」,更多的是理性批判,而非人格謾罵。如今,屍骨未寒之際,反遭趙麗華反罵。

考慮到趙麗華的詩作《致田納西》在2006年掀起的風波,我以為她這次是借著李敖之死,想再火一把,不管大名還是臭名。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借用一下古人的這句名言,算是對趙麗華這類人的最好回擊。另外,再送年華正茂的她一句——你活著到底為了什麼?老而不死是為賊!


應該就是炒作一下吧!

從梨花體出名火過一陣子,後沉寂。到再次亮相公眾面前變成了畫家(藝術家),丙烯繪畫作品被各種讚揚,也是網上熱鬧了幾天。

現在她也需要另外一個新的身份了,比如評論家,再比如鑒賞傢什麼的。但是,按常規來操作,還是比較費事的,且需要足夠的相關作品支撐其名氣。

借熱點炒作則不需要考慮作品了。先火了再洗白即可。


這個女人很無恥,和一個故去的老人蹭熱度,而且蹭的方法極其下作!為了出名,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個女人很無恥,當年就是靠炒作起家的,胸無點墨,膽大臉皮厚。看過她寫的詩後,後悔當年上小學時的日記丟的白瞎了,否則稍作整理,俺也是「國家一級演員」了。

這個女人很無恥,「國家一級演員」的牌子不好混了,博眼球蹭熱度想當網紅了。你越關注她,越是罵她,越是中了她的下懷,她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即刻起,號召同意我觀點的人,不理她,不罵她,更不關注她,讓無恥的人自己去無恥吧!讓醜惡的嘴臉自我欣賞吧!


李敖一個大師級人物,是 把自己人生活的灑脫的敢於說真話的文人。他的離去是中國文人的一大悲哀,文壇少了一位奇才!也少了一位 敢於說實話的怪才。當人們都紛紛表達悼念的時候 卻有一位奇葩,那就是趙麗華!趙麗華 何許人也?被譽為梨花體的創造者!

之所以在趙麗華梨微博上怒說李敖,是因為李敖 大庭廣眾說前妻胡因夢:女人便祕與常人無異!我覺得在李敖過世後,趙麗華微博大ma李敖,還不如李敖在人前說胡因夢拉屎呢?你如果對李敖早有意見為何不在李敖再世的時候說,等人家還不了口了沒了在大說人家是人渣,合適嗎,和你下三濫吧?就算ma也該胡因夢!趙麗華無非是蹭熱度!對於她對蹭熱點的敏感本人深感佩服!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做為文壇巨匠的大師李傲其為人為文受到文化圈內的公認。其愛國促統的情懷更受到兩岸人的尊敬和緬懷,一生光明磊落,正氣凜然。做為一級作家的趙麗華,出言不遜是對逝者的不尊。在文學圈內恐怕一生也無法與大師相提並論,做人方面更差之千里。趙麗華因李敖而紅,其形象卻一落千丈。


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儘管是李敖大師,一生之中難免有一些被詬病的故事流傳。

而趙麗華不論是從伸張正義替天行道,還是嘩眾取寵博出位,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複述一遍聽來的故事,都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在大師離去的關鍵時刻,她拋出這些言論,不合適。


嘩眾取寵,為了博出位吧。李敖想必大家都有所瞭解,無愧於大師之名,至於名人的愛情故事大家都是猜測。誰負了誰只有當事人清楚,無需別人來評說,更不能辱罵。趙麗華對已故大師出言不遜,看到下邊都是罵她的我也就放心了。如果大師活著,借她十個膽她也不敢,李大師一句話能噎死她。

趙麗華估計是想火想瘋了,為了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聖,本人白搜了一下她的作品,梨花體的詩確定不是來搞笑的嗎?國家一級作家她是怎麼評上的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