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红包别捡!台湾 10 大「都市传说」被翻出:完全吓破胆。(意图/取自pixabay)
▲地上红包别捡!台湾 10 大「都市传说」被翻出:完全吓破胆。(意图/取自pixabay)

农历七月又叫做「鬼月」,8 月 1 日是鬼门开的日子,许多过去听闻的鬼故事不免再度引发热议,《 DailyView 网路温度计》就特别帮大家整起了轰动全台的 10 大「都市传说」,让人不寒而栗!

1.地上的红包不要捡

想必小时候都听过爸妈的谆谆叮咛,就是地上的红包千万不要捡,不管里面到底有多少钱都不能伸手去碰,否则可能会有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是的,早期的台湾如果有人家尚未婚嫁的女儿不幸夭折或发生意外,家人就会把装有女子生辰八字或头发的红包丢在路边,只要有男子将其捡起,就得被迫迎娶已故的女子作为妻子。而到了现在依然还会有这样的习俗,家中长辈也会告诫子女别乱捡地上的东西,特别是红包。

2.国父铜像来视察

如果网友们曾就读有摆放国父铜像的学校,你们的学长姐是否都跟你说过「每到凌晨一点,国父铜像会起来视察校园」?关于这段传言,其实年代也是相当久远了,不管是学校内的铜像、还是国父纪念馆的铜像,都有人言之凿凿的表示曾看过国父起来走动走动、舒活筋骨的样子。虽然这样的传说的确为国父铜像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但真相为何就让大家自行判断了…

3.漂浮空中的幽灵船

1995 年台中卫尔康西餐厅的火灾共夺走了 64 条人命,事后传言有目击者看见现场上空浮著载著亡灵的幽灵船,据说幽灵船要载满 100 人才会离开,同时也有人表示,曾在高雄汉神百货的上空看见幽灵船,结果不久后大统百货就惨遭无情火吻,这一切究竟是巧合?还是确有其事的命中注定呢?恐怕仍是一个问号。

4.人有三把火

相信各位以前可能听过老一辈的人说晚上走在路上不要乱拍别人肩膀,或是有人拍你肩膀不要回头,尤其是在农历鬼月期间。而会这样说的原因在于,他们相信人的双肩及头上分别有一把火,如果回头了就会熄灭,当三把火都熄灭的时候,比较容易受到鬼魅的入侵。

5.彰化送肉粽

这个传统仪式来自于彰化的鹿港、和美等地,属于富有地方色彩的祭拜仪式,普遍来说在外县市是没有这个习惯的。传说是怕自缢的亡者怨气太重,因此找绳索作为替身送去海边烧掉,以化解煞气。由于直接称此仪式「赶缢死鬼」对死者不敬,所以用肉粽作为代号,也是取其以细绳捆绑,悬吊于壁上的意象,网友若去彰化地区游访应该尽量避免说这三个字。

▲台湾 10 大都市传说,你听过几个?(意图/取自pixabay)
▲台湾 10 大都市传说,你听过几个?(意图/取自pixabay)

6.辛亥隧道的鬼故事

位于台北市的辛亥隧道,由于旁边就是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再加上其阴森诡谲的气氛而常有许多的故事流出。最著名的就是在隧道里推车的老妇人、还有穿著清朝服饰的女子,这样恐怖的传言也让不少通行此处的晚归学生或上班族心惊胆颤,也因为这样的谣言四起,辛亥隧道成为了著名的恐怖景点。不过这些都已被证实是传言,并非是真的!

7.换脚的蒋公铜像

关于这个换脚的蒋公铜像,其实换脚的不是老总统本人,而是他胯下的座骑。相传位于桃园慈湖的蒋中正骑马铜像在午夜时,马因为脚酸,所以会将原本抬起的脚放下,改抬另一只脚,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说,曾在浓雾时看见蒋公骑马在园内走动。另外,有趣的是,关于这个都市传说,除了慈湖外,曾被网友戏称的「党校」政治大学,也有类似的传闻。

8.碟仙游戏

碟仙是早期盛行的一种神秘游戏,通常是以 4 人左右来进行,所有人将手移至碟上并进行迎碟仙的仪式,成功之后开始发问,当然也有所谓的禁忌,就是不能问其身世或死因,否则会惹祸上身,但是最可怕的还在后头,如果结束时并未请回碟仙,就会发生一连串可怕的事情,民间已传出不少因为没有请回碟仙而发生事故的传言,当然无论真假,这样的游戏最好是连碰都不要碰为妙。

9.「魔神仔」找你玩

传言是一种游走于山林间的魑魅魍魉的,用台语来讲就是「魔神仔」,是经常出没在山区、荒野的妖怪,通常在山地或是接近都市的丘陵都会出现,据说会化作人形,引诱人跟著上山,大致持续五到七天,在这段期间,会捉弄人掉入泥巴堆,甚至让人吃动物或是昆虫的排泄物;但一般来说就坊间所传关于「魔神仔」的故事看来,祂们原则上都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喜欢开玩笑或是恶作剧让我们陪祂玩,不过虽然是这样讲啦,但如果能不碰到当然还是最好啊!

10.台中红衣小女孩

提到台湾的都市传说,流传最广的大概就是热门到还翻拍成电影的「红衣小女孩」了吧?其实祂的性质有点像是上述所讲「魔神仔」的化身,故事背景是发生在台中市北屯区的大坑风景区山上,一个家族出游,其中一位亲友在游玩不久后病故,而后发现影片中居然有一名红衣小女孩走在队伍的后方,虽然后来有争议说影片是做假的,然而,这样的传言早已透过媒体传至大街小巷,且大多数人还是抱持著「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不过也有人称红衣小女孩其实是人的心魔,大家是否认同呢?(编辑:许苡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