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告訴你的攝影史:固定影像的嘗試(一)

來自專欄 1stFrame6 人贊了文章

大家好,這是《我想告訴你的攝影史》系列的第一篇內容,也是1st Frame公眾號的第一篇文章。非常感謝你們對這個系列的支持!也非常歡迎通過留言對文章內容做出指正。希望接下來的內容能夠讓你們滿意,你們的閱讀是我繼續下去最大的動力!


尼埃普斯,圖片來源:中國百科網

「我做了無數次實驗,相信已離成功不遠,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設法固定住影像。我把暗箱放置在工作室內,鏡頭對著窗簾和窗外的鳥籠。我發現感光紙上的影像雖然模糊,卻真的被留住了。明亮的背景在圖中呈黑色,而深暗的鳥籠卻呈亮色。我想,用暗箱捕捉影像的方法終於被我發現了。」

——約瑟夫·尼舍福·尼埃普斯

人類的眼睛可以感知光線,擁有任何現代相機都無法比擬的性能。然而,視覺的感知是實時的,已經從眼前消失的景象不會再出現。這種侷限是的我們無法將視覺進行空間以及時間的拓展。

為了保留住眼前稍縱即逝的景象,從很久以前,人類就開始了對於固定住影像的探索。有多久呢?大概從17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人類在牆壁上畫下的鹿、牛、野馬開始。原始人類使用粗糙簡陋的線條努力將他們所認知的世界記錄下來,這就是繪畫的雛形。在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中,繪畫始終貫穿其中。從最初為了記錄人類生產場景的巖壁畫,到後來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僅僅為了記錄,也用來表達情感等。

法國拉斯科洞窟史前壁畫,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法國巴比松派畫家代表作品:《拾穗者》,圖片來源:namoc.org

(即使是這樣寫實的作品也不可能將畫面的細節全部描繪出來)

作為一種捕捉眼前景象的主要方式,繪畫的弊端顯而易見:需要畫家一點點地描摹,不僅費時費力,畫出來的結果與現實的相似度卻不盡如人意,而且,不同畫家的作品往往摻雜不同的個人感情色彩和藝術傾向。 如何客觀、方便地記錄現實世界,是人類發展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話題。

早在兩千四百至五百年以前,中國古代的墨子(墨翟)就已經對光線的性質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墨經》之中記載了大量的光學知識。他和學生進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並指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性質。

小孔成像原理,圖片來源:fotomen.cn

而直到1558年,義大利數學家波爾塔出版的著作《自然的魅力》中談到:「這是一種非常簡單的繪畫方法,通過暗室小孔把影像投射在對面放紙的畫板上,用鉛筆勾勒出影像輪廓,再按照原來的樣子著色,就會得到一幅非常逼真的繪面。」才真正將小孔成像原理應用到繪畫領域。這種繪畫方法在當時無疑是一種創新,使得畫家的繪畫更加容易。這本著作一出版就收穫了廣泛的讀者,該書也多次再版,且被翻譯成多國文字。

暗室繪畫,圖片來源:網易

1604年,著名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在其發表的論文中寫道:「人的眼睛就像一個黑盒子,瞳孔就像黑盒子裏的小孔一樣。」同時,他還在論文中將眼睛的晶狀體比作透鏡,視網膜比作屏幕。將人眼比作光學儀器,解釋人眼的視覺原理,這在當時科學界引起一陣嘩然。1611年他又出版了一本名為《屈光學》的著作。他還製作了可摺疊的描畫器。1637年,笛卡爾也寫了一本同名的書《屈光學》,書中證實了開普勒關於人眼的描述。

1637年,德國科學家施溫特將幾塊不同焦距的透鏡組合起來,安裝在鑽孔的木球裏,利用透鏡組達到廣角效果,擴大視野。應為外形似牛眼,故稱之為「牛眼睛」。這可看作照相機鏡頭的雛形。

牛眼睛,圖片來源:1st Frame

1769年,在還有人發明瞭一種桌型暗箱,這種暗箱與一般暗箱不同之處在於,其內置一塊與水平面呈45度角的平面鏡,將經由鏡頭折射進來的光線反射到上方的水平放置的毛玻璃上,再將畫紙覆於其上,便可進行描摹、繪畫。

桌型暗箱,圖片來源:全球攝影網

除此之外,在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又有其他人發明瞭很多各式各樣的暗箱,有的非常笨重,有的輕便小巧,各有不同的用途,其原理都是通過鏡頭將外界的景象通過鏡頭投射到暗箱裏,畫家在以此為依據描摹作畫。到了十八世紀,歐洲精英文化階層人士大多掌握了暗箱技術。

十八世紀以前固定影像依然需要通過畫家的畫筆,暗箱技術依然只是服務於繪畫。但是,科學家們對於暗箱技術的長期研究極大的推動了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為後來照相機技術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


本期內容就到這裡,更多內容請看下期文章。

參考文獻

[1]一可.攝影術的歷史[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10

[2]李文方.世界攝影史[M].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1

註:封面圖片來源:fotomen.cn

微信搜索公眾號:1stFrame,獲取最新內容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