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潤信託與招商銀行推出家庭財富傳承服務——金葵花財富信託,以低起點和多功能解決中產階級家庭財富傳承、照顧特定家人、債務隔離等方面的難題。

從最常見的信託產品來看,面向高淨值客戶的家族信託種類較多,但面向中產家庭的具有理財及代際傳承功能的家庭信託卻較少。雖然我國居民家庭財富快速累積、理財意識不斷增強、投資渠道日益多元,但卻存在着中產階級對財富傳承認識不足以及當前國內家庭信託處於空白共存的局面。這些共同構成了華潤信託與招商銀行合作的基礎。

那麼,富裕家庭如何運用信託工具解決財富保值、增值以及傳承問題?華潤信託總經理劉小臘以近期熱播的《都挺好》電視劇中蘇大強一家爲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信託工具對於資產配置、子女財富傳承、老人贍養機制的保障作用。

善用信託工具幫助老人篩選合適的投資產品,發揮信託財富管理及資產隔離功能。在上述電視劇中,蘇大強愛人過世後,作爲一家之主的他選擇理財產品時失誤,結果全部退休金打了水漂。這類事例在現實生活中也不少見。近年來,互聯網理財日益發展,機構魚龍混雜,人們在享受在線理財便利的同時,也有不少人踩入了“雷區”,有的受高息誘惑而忽略風險,有的因誤入騙子公司而血本無歸。因此,不少專家呼籲,投資需理性,理財需選擇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將家庭部分財產設立信託,交由正規銀行進行專業託管,聘請專業金融機構進行資產管理,結合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藉助專業機構的嚴格風控體係爲客戶篩選全市場上合適的金融產品。”劉小臘說。這樣做的好處是,設立信託的財產可實現專戶打理,實現資產的有效隔離,即通過有效的信託架構設計可在一定程度上防範委託人及受益人債務及婚姻財產分割風險,同時不受信託公司(受託人)的公司債務及破產等不利因素影響。

善用信託工具實現遺願的順利執行。在劇情結尾作遺囑安排時,蘇大強分給大兒子一支鋼筆,小女兒基本未分得財產,二兒子幾乎獨享遺產。雖然未起糾紛,卻未做到公平合理。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面對如此不公平的遺產分配,絕大多數劇情發展小則引起家庭糾紛,大則訴至法庭。如果利用信託,則可較好實現遺囑分配規劃功能。對此,劉小臘表示,信託分配條款以委託人意願爲準,因爲信託的隱私保護機制可實現對受益人的“背對背”規劃,避免分配不均引起的家庭糾紛,保障老人遺囑不受子女意願影響得以順利執行;免去繁瑣的繼承公證手續及免交公證費,可繞開繼承公證難關:所有繼承人需到場且一致同意,減少遺囑執行的不確定性;對未來可能開徵的遺產稅有一定的籌劃功能。

善用信託保障老人贍養機制。蘇大強愛人過世後,贍養蘇大強成了問題。沒有做好贍養安排,直接導致蘇大強退休後沒有穩定住所、蘇大強買房起糾紛、家庭會議拿出陳年舊賬對質等滑稽劇情。甚至後來在子女爲蘇大強提供保姆後,蘇大強對保姆的信任超過了子女,令人唏噓不已。劉小臘介紹稱,通過設立不可撤銷信託,將贍養老人的分配條款落實至信託條款,給予長輩不可撤銷的安全感,即不以贍養義務人的意志爲轉移,讓盡孝道不僅僅是道德約束,減少不可控因素;設立信託的財產可實現企業破產的有效隔離,是企業家的家庭財富保險箱,即使企業破產後,也可保障家人的基本生活質量不受影響。

事實上,除了上述三個功能外,信託所具有的獨特法律架構和運行原理,其強大的靈活性“可以與人類的想象力相媲美”。通過信託財產的受益權與所有權的兩權分離,實現委託人破產隔離功能;在賦予受託人可以自身名義管理運用和處分信託財產的同時,又嚴格約束受託人的權利,強調受益人利益最大化原則。信託可通過自益信託、他益信託、公益信託等方式滿足各種社會需求。而這些也正是信託公司的核心競爭優勢。就以家族信託而言,信託公司作爲持牌的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優勢在於兩點:一是規模效應;二是制度優勢。其中,規模效應主要針對信託公司的專業化能力,表現在資產資源的搜索能力以及組合投資的能力。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有近30家信託公司開展家族信託業務,存量家族信託的規模合計超過500億元,存量產品數近3000單。以華潤信託爲例,其依託集團80年實業平臺、信託行業35年經驗傳承,推出的“潤澤世家”品牌可爲家庭財富管理、財富傳承、財產隔離、隱私保護、稅務籌劃等提供合適的信託法律框架以及全流程解決方案。

此次,華潤信託迴歸信託本源,開闢居民家庭財富新領域,是對信託制度優勢進行深度剖析、不斷創新之舉。業內專家表示,2019年,信託公司應充分利用其資產、渠道、人才等方面積累的經驗優勢,發揮其在財富管理、企業管理、社會公益、事務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優勢,在金融資產證券化、信託基金、不動產信託、養老金信託等營業信託方面,在子女教育信託、撫養信託、贍養信託、生活護理信託、遺產信託、慈善信託、家族信託等民事信託方面,開闢出自己的康莊大道。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