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署于官网公开「质谱快速筛检技术」建议检验方法。(图/农委会提供)
▲食药署于官网公开「质谱快速筛检技术」建议检验方法。(图/农委会提供)

卫福部食药署于6月28日将农委会农业药物毒物试验所研发的质谱快筛检验技术,公开为我国农药残留建议检验方法「食品中残留农药之检验方法──质谱快速筛检技术(TFDAP0013.00)」。农委会药毒所指出,此项创新技术能对产品进行191种农药的快速定性定量筛检,且平均10分钟就能出具1件检验报告,堪称「国际最速」。

目前先进国家多数采用的农药残留检验方法为QuEChERS (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法,我国农药残留公告检验方法也应用相同的原理制定。公告方法主要用于执行食品卫生相关法规,判定农药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对不合格产品的负责人进行后续行政裁处。

药毒所称,目前的方法虽已具备快速简便的特性,但每件检验报告平均仍需3至7天方能完成,若要在农产品销售前进行把关,就需要更快速且精准度高的检验方法。

药毒所为了强化农政单位源头管理、食品业者自主管理,以及农产品通路业者即时把关的需求,自2013至2018年期间,陆续执行农委会农产品安全无缝、校园午餐健全农安科技支援及食药署食品雄大等科研计划,研发及整合快速萃取净化技术、快速仪器分析技术,以及类人工智慧质谱数据自动演算技术,成功研发平均10分钟出具1件检验报告的残留农药质谱快速筛检方法。

▲国际通用的残留农药检验方法与质谱快筛检验方法的流程与差异。(图/农委会提供)
▲国际通用的残留农药检验方法与质谱快筛检验方法的流程与差异。(图/农委会提供)

药毒所表示,该技术可针对我国过去3年各类监测计划曾检出的191种农药类别进行快速定性定量筛检;且本项质谱快速筛检方法可与公告方法搭配,先在产品流通前快速筛检并即时控留不合格产品,必要时再以公告方法确认,具备强化源头管理及大幅提升检验即时性的效果。

药毒所称,本项技术应用于田间采收前,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再采收上市;应用于食品业者,可供业者进货时即时把关,避免购入农药残留不符国家标准的产品;应用于农产通路业者,则可在进出货与拍卖前即时拦截不符标准的农产品。

药毒所说到,目前萃取技术已取得台湾、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德国、英国、法国发明专利,而类人工智慧质谱自动化演算技术已取得台湾、日本、美国发明专利,现正扩大技术应用与推广,期能于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前,有效拦截不合格产品,发挥先检验、后销售的效果,为国人健康把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