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看見其它人的回答,大多都加上了「不喜勿噴」、「個人觀點」、「理性探討」、「敬請諒解」之類的字眼,就覺得國產遊戲的輿論環境還是挺可悲的。

大概在2012年的時候,我在還很流行的騰訊微博上,用認證的微博說了一句:古劍三代之後必超過仙劍。

其實是想評價仙劍五遊戲質量不如古劍奇譚一。

之後當然就被一群仙劍迷攻擊,天天掛貼吧了。而我本人還很榮幸,成了某閑情貼吧隔兩三天就討論一次的日常話題。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覺得每個人都有界定和評判的權力,就像是你只要是買了電影票進電影院看的電影,哪怕所有人都說它很好看,你也依然有上豆瓣給它打零分的權力。

雖然我自己本身也是仙劍迷,每一代都有買正版遊戲支持,但是作為一個曾經的遊戲行業業內人士,我並不覺得當初這句判斷哪裡有誤,目前看來也更覺得非常準確。

只是後來被人天天拿著隻言片語掛來掛去挺煩的,就刪除了相關的微博。

以前很多相關的帖子惡意人身攻擊我的,都被我舉報網站清理了,但今天依然能搜到不少,不妨分享上來給各位看看,後面那一堆無腦噴的回復貼我就不截圖了:

如今六年過去了。

不知當初發帖掛我的各位,平心而論,還是覺得古劍到了三代之後,遊戲質量不比仙劍系列好?

只可惜,現在依然還是那個,只要你敢開大號說一句古劍比仙劍做的好,就會被一群人攻擊的年代。


這種爭議太大的問題,不知如何回答……但是古劍三確實拉高了很多人對國產遊戲的期待。

以前大家都有缺點,古劍也只是略微領先(但是也要有不足),很多人對標的是國際大作,但是國內玩家也知道國內與國際在客觀環境上的不同。

如今,以後對標更加明確了,畫質、台詞、人物建模、優化、遊戲性等等……對標的一定是如今的古劍三。

燭龍一直在進步,這是我期待看好的。但是作為曾經也是仙劍的粉絲,每次失望而歸,但是內心難道會不期盼著仙劍能浴火重生?古劍三能給所有同行壓力和激勵,我覺得是一件好事。


古劍系列我確實不是很了解,簡單看了一下網上古劍3的信息和視頻,我覺得,國產單機的畫面和打擊感能達到這個程度,那麼國產單機的復興確實有希望了。

仙劍系列一直關注,但是泰坦殺手出來以後一直徘徊在脫粉邊緣了。我是遊戲開發人員,不太明白那麼多人為什麼要糾結於引擎。Unity是目前業界最流行的遊戲引擎,大部分行外人對Unity的誤解可能就是這貨只配做頁游手游,實際上Unity做高端遊戲並不差。或許讓Unity做3A次時代的效果有點勉為其難,但是,國產遊戲能不能達到那個程度,你們心裡沒數么?

所以說引擎根本不是問題點,至於劇情,仙劍的劇情也不差。仙劍6為什麼差評如潮?無非就是做的不用心。它實際上不止是泰坦殺手,還是內存殺手。我想不通這個遊戲的代碼要怎麼寫,才能寫出這麼多的內存泄露,遊戲半個小時,內存吃了3個G,仙劍6程序組全都是畢業實習生?

從這裡看得出來,這遊戲就是態度上有問題,而且問題很大。程序垃圾,反映的是製作組的管理混亂、高層的態度和目標有問題,大概率就是明著想要賣情懷圈錢,從2代開始一直是故事性優秀遊戲性垃圾,結果這次玩崩了。

反觀燭龍團隊,技術有限但是能看出來在努力探索提升。2代戰鬥系統奇奇怪怪,3代終於小有所成。雖然不是自己發明的,只不過是別人家的東拼西湊,但是就算你全抄也沒關係啊,設計思路上,抄並不可恥,可恥的是自己創新沒能力,抄還抄不來,那才是浪費玩家感情。所以,大家都看到了燭龍做遊戲的態度,所以2代雖然評價不是特別好,但是大多給了寬容,3代果然不負眾望,好評如潮自是他們應得的。雖然製作組表示有點過譽,全靠同行襯托,但是我想說,就你們處在同行這一幫睿智垃圾堆里,能夠舉世混濁你們獨清,靜下心來好好做遊戲,還做出了確確實實的成績,我覺得,沒有過譽。

仙劍將來怎麼發展?我覺得,就以6代那個態度,我持悲觀意見。但同樣作為十多年仙劍老粉,我真是希望他們能向燭龍看齊。你可以能力菜,但是你不能沒有提升能力的慾望。你可以做不出接軌國際的畫面質量,但你弄出泰坦殺手這明顯是態度問題。所以,仙劍7要怎麼做才好?很簡單,擺正態度就行,有進步就行。進步多少?態度說了算。沒態度,就算編劇組做出花來,7代也得親手把仙劍系列埋進歷史


一路走來的玩家說說我眼裡的仙古之爭。

利益相關:曾經的仙古雙粉,仙三死忠。

仙劍玩的都是盜版,上軟解散後悔不自勝,買了兩套正版仙四,支持了一下配音版,從此後再沒買過盜版遊戲。

經歷過仙古之爭最可怕的時期,雙方火氣之盛,以至於上一秒還在討論今日白菜價格幾何,下一秒能抄起鍵盤互罵對方祖宗以示友好,當然,再怎麼鬧似乎也是人民內部鬥爭,在單機吧一度被視為毒瘤。

不論承認與否,仙劍古劍之間的矛盾似是不可調合客觀事實,版權糾紛,彩虹廠事件,離職糾紛等等,雙方主創素有舊怨,有的心照不宣,有意難平的隔三差五就來一波小規模撕逼帶著粉絲互掐,吃瓜群眾表示習以為常。

仙古本一家,這些話我都說倦了。但事實上仙古從來不是一家,這些僅僅是單機玩家的一廂情願。

07年上軟解散後,工長君帶著某樹董廣浩等在上海重新組建燭龍團隊開始打拚,姚壯憲從原有遊戲抽身出來在北京重組北軟團隊,開始仙五的立項。兩個台灣人為首的團隊開始了大陸單機份額佔領的爭鬥,那年我剛上初一,正是吃飽沒事幹天天看八卦的大好年華,圍觀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燭龍做古劍一的資金是網元聖唐的投資,仙五的資金來源母公司台灣大宇,對比之下乍一看,似乎手握軒轅劍大富翁明星志願,曾經文化輸出走向日韓的大體量遊戲公司更有底氣,發售時仙五的銷量也確實驚人,比古一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但我要說的是,這兩家子公司受到的待遇。

大宇對子公司向來不算好,上軟做仙三仙四時賺的錢被抽去做別的開發,相當於仙劍的盈利要養活公司;而網元聖唐CEO孟憲明的看法很明確,古劍的單機不會太賺錢,那就做網遊,拿網遊的盈利養活單機古劍。

仙劍就像大戶人家的閨秀,被父母用政治聯姻捆綁,古劍更像小戶人家的女兒,盡自己所能富養。

閑話說回創作團隊的領頭人。

工長君和姚壯憲都是在大陸做遊戲的台灣人,兩人性格很有意思:姚先生年少天縱英才,20歲寫出大富翁並投入市場,銷量還不錯,後來一鼓作氣寫了仙劍一,一舉震動海峽對岸,影響一代遊戲玩家,被尊稱為仙劍之父;張先生原是狂徒小組的老成員,被指派來到異鄉上海,開始仙三仙四的製作參與,隨後帶邵芸鄭雯董廣浩離開,在上海自立門戶,背靠網元聖唐,古劍二之後離職,現在和鳳凰網合作。

把姚張二人看做同班同學,一個是初試進來全校前列,傲視群雄,一個開始相對籍籍無名,在班上最多當個勞動委員;十年過去了,那個學霸還是本校的學霸,但考試已有些吃力,而當年的勞動委員早已轉校,開始參加全國賽並獲取不小的榮譽。

從姚壯憲帶著仙五走回仙一的人物關係後,我覺得也許在姚先生心裡,一直住著一個二十來歲寫出仙劍的自己,而工長君給我印象很深刻的則是一句感慨:他年輕時立下了每個人生階段的理想目標,幾十餘年奮鬥,如今回望,每個目標都達到了。

張先生用自己經歷給一些想超越遠比自己強的對手一些道理:強者也有懈怠的時候,你的機會就在他懈怠時,奮力超過他。

仙劍古劍的發展上也有著近似兩人的軌跡。仙劍經過輝煌時代後,因種種原因走了下坡路,而古劍團隊一路追趕,從一開始的不配稱之國產三劍,到現在的不需要和其餘各位爭位置,十餘年來的努力和誠意終於沒有白費。

寫著寫著突然感慨萬千,原來我跟著古劍並肩而行已經十多年了啊。

我對仙七還是有期待的,萬一哪天北軟的團隊突然良心發現,腦袋一清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優勢,揚長避短,給我們一部誠意之作呢?

北軟啊,看看隔壁吧,對手也是可以學習的呢。

先寫這麼多,後續待更新。

哦,ps一句,大宇是一手好牌打的稀爛,心疼他們員工。


仙劍古劍到底有什麼可爭的?

作為老粉我只想問這一句。

不止仙劍古劍,哪怕曾經軒轅劍劍俠情緣金庸群俠傳,哪怕神舞幻想天命奇御紫塞秋風,你做好了,我還能不買嗎?

不能。

我只怕你做不好。

昔日不是沒有過百家爭鳴的繁榮,今日也非一家獨大的境地,這國產的遊戲和遊戲之間,相比於互相競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反而更多些,做得好,誇的是國產遊戲也有今天,做的差,寒心的是國人不配有好遊戲。

一個遊戲,一周目再抻著玩也一兩周通關了,再眷戀三周目也玩夠了,國產這類的遊戲排個日程表,一年平均才能玩幾個?或者說,幾年平均才能玩一個?

難道兩作都好,我們還得忍住少買一個不成?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