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自和楊過小龍女夫婦在華山絕頂分手後,三年來沒得到二人半點音訊。她心中長自記掛,於是稟明父母,說要出來遊山玩水,實則打聽楊過的消息,她倒也不一定要和他夫婦會面,只須聽到一些楊過如何在江湖上行俠的訊息,也便心滿意足了。偏生一別之後,他夫婦從此便不在江湖上露面,不知到了何處隱居,郭襄自北而南,又從東至西,幾乎踏遍了大半個中原,始終沒聽到有人說起神鵰大俠楊過的近訊。

  郭襄信驢由繮來到少林寺,忽聽得碑林旁樹叢後傳出一陣鐵鏈噹啷之聲,一人誦唸佛經:“是時藥叉共王立要,即於無量百千萬億大衆之中,說勝妙伽他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郭襄聽了這四句偈言,不由得癡了,心中默默唸道:“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我要問他,如何才能離於愛,如何能無憂無怖?”

  覺遠大師唸誦的四句偈言出自佛經《妙色王求法偈》中佛陀與迦葉的對話。

  佛曰:“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伽葉:如何能爲離於愛者?

  佛曰: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即爲離於愛者。

  伽葉:釋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如何無我無相,無慾無求?

  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伽葉:釋尊,世人業力無爲,何易?

  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伽葉:有業必有相,相亂人心,如何?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佛陀大意是說,一切恐懼和憂愁的根源都是愛。如果一個人能夠離了愛,就能無憂無怖。而郭襄恰好正被愛折磨着,韶華如花,正當喜樂無憂之年,可她容色間卻隱隱有懊悶意,似是愁思襲人,眉間心上,無計迴避。一驢一劍,隻身漫遊,原想排遣心中愁悶,豈知酒入愁腸固然愁上加愁,而名山獨遊,一般的也是愁悶徒增。

  郭襄正要請覺遠解惑,不想變故陡生,崑崙三聖何足道打上少林寺,覺遠和張君寶出手救寺,結果被少林羣僧追殺,三人倉皇逃出少林寺,覺遠坐在樹下唸了半夜佛經和九陽真經,悄然圓寂。郭襄和張君寶火化覺遠之後灑淚而別。張君寶遁入武當山潛心修煉武功,自創太極功夫,郭襄對楊過還是不能釋懷,繼續走遍天下尋找,四十歲忽然大徹大悟,出家爲尼,開創峨嵋一派。

  那麼郭襄爲啥忽然大徹大悟,出家爲尼創立峨眉派呢?爲啥不當道姑或者以俗家人身份創立峨眉派呢?小編覺得跟覺遠不無關係。二十歲時覺遠告訴她,只有與愛隔離才能無憂無怖,但是那時候郭襄年輕,對楊過愛之甚深,執念甚固,不能理解。待要詳細請教,覺遠卻駕鶴西歸了,只好自己悟。過了二十年,郭襄遭遇國破家亡之痛,父母以身殉國,愛弟壯烈捐軀,姐姐下落不明,親朋好友一個個棄她而去,遍地哀鴻,她才明白,比起國恨家仇來,自己對楊過那點小愛根本微不足道,遂徹底割斷對楊過的愛戀,拔出倚天劍斬斷情絲遁入空門,創立峨眉派,並且傳下祖訓,峨眉派要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爲己任,誓死不跟元庭合作。因此趙敏囚禁六大派,有些六大派高手信了趙敏鬼話,跟趙敏手下決鬥,以求脫身,其實就是變相合作。唯有滅絕師太不僅不出手,而且絕食以示自己絕不合作的決心。

  用《西遊降魔篇》中唐僧的話說,爲了大愛,就得放棄小愛。男女之情,就是小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