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退休教師陳阿姨帶着歪着脖子、苦着臉的小孫女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求助,十歲的孫女脖子歪斜、疼痛了一天,不能向右側扭頭,動則疼痛劇烈。這竟是落枕的症狀?

落枕多發於中老年人,但隨着學生學業的加重,加之現代電子產品的流行,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因爲長期不正確的坐姿、睡姿和不良生活習慣,發生落枕的概率也越來越高,該院康復科主管技師王豔強調,反覆的落枕往往是頸椎病的徵兆。

落枕 圖/視覺中國

運動針法可有效緩解落枕症狀

小患者右側頸肩部疼痛,活動明顯受限,頸部右轉、右側屈不能,觸診右側頸部肌肉緊張、僵硬,右旋轉幅度小。她既往無特殊病史,表示是因爲課業繁重,常低頭寫字做功課。

經過問診與檢查後,王豔予落枕穴行運動針法,五分鐘後疼痛立即緩解,頸部活動幅度逐漸增大。治療前旋轉幅度受限,治療後右轉與左轉對比已接近正常。

王豔解釋,落枕又被稱爲“失枕”或“失頸”,是一種急性單純性頸項部僵痛並且活動範圍受限的病症,屬於中醫頸部傷筋範疇。

患者多因睡眠體位不當或枕頭高度不適,致使頸部過度扭轉拉伸,或因感受風寒,寒性收引使脈絡拘急,頸部筋脈痹阻,氣血凝滯不通,不通則痛,導致頸部一側胸鎖乳突肌持續緊張、痙攣甚則可波及斜方肌、肩胛提肌,使頸項疼痛、活動不利,甚至頭部強直於異常位置,影響正常工作學習和美觀。

通過運動針法可有效緩解落枕症狀。王豔進一步解釋,運動針法指的是針刺得氣後,實施針刺手法強刺激,同時囑患者活動患處或相關部位,以調動患者潛能,使氣至病所的一種針刺方法。

針刺後端穴位配合以自身主動的運動,局部肌肉活動,其痙攣已久的肌肉能夠更好地得到舒張,而且血液循環加速,乳酸能夠更快地進入血液,局部無乳酸堆積,疼痛緩解,從而加強治療作用。

拒絕“訓嚟頸”,預防落枕有方法

1.枕頭需選擇適合自己的,高低適中,質地柔軟,透氣性好,能夠契合自身頭頸部弧度的枕頭纔是最適合自己的枕頭。同時頸部注意保暖。

2.維持良好的用力姿勢。坐位工作或娛樂時,切勿過度低頭、含胸,或腰椎塌陷(如“葛優躺”),否則會給全身各處的關節帶來過大的負荷,從而導致損傷。

3.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能保護身體。如有氧運動可以改善全身組織的血液供應,這樣就能更有效地預防落枕再次發生。

來源| 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餘燕紅 通訊員 黃璀玥受訪者提供(另署名除外)

編輯 | 大方、GaGa(實習)

校對 | 謝楊柳

審覈 | 魯釔山

簽發 | 周樂瑞

猜你喜歡

按以下步驟

把羊晚君設爲“星標”

【點贊】老人暈倒在北京路,四位女生“這一跪”,大家紛紛點贊!

【健康】春夏之交溼熱旺,兩款雞骨草靚湯來幫忙

【搞笑】原來醫生纔是最牛的段子手,哈哈哈笑抽了!

平時注意坐姿、睡姿,保護好頸椎健康,防止落枕。點一個“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