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答是否的問題,答案為——是,西漢確實存在「抑商」的行為,但這個「商」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指的是商人而不是商業。

春秋戰國時期的商業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商人一直是一種相對獨立於國家政權的勢力。特別是在後期興起的鹽鐵交易方面,靠近原料產區的人民往往具備一種地理上的優勢,這些人「靠山吃山」先富了起來。然後,國與國之間的交易又促進了地區間貿易的發展,這也給商業發展注入了動力。這一時期先後出現了許多到現在都十分著名的商人,如呂不韋等。

但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興起的儒家與法家,卻不約而同地提出抑制商業的思想。這主要是出於保護國家農業發展,防止農民大量變成不事生產的商人,這一思想也大體被秦帝國所採納。

西漢的商業和商人

在西漢初期,隨著社會逐步穩定,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復。在大城市常住的封建主與權貴階級對於商品與服務的需求逐步提升。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全國商業的發展與進步。西漢政權吸取秦帝國統治者的經驗,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政權,而這個政權幾乎就是以後兩千年中國政權的原型。而這種政權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對商業採取抑制政策。

漢代的所有市場均有政府的管控,長安城的兩個市——東市和西市均由官方設立。漢代的商人主要由兩類人群組成:一是官方市場里的坐賈,一是流動於城市之間和外國的行商。前者只有用少量資本,必須向官方登記並繳納商業稅,且身份較低,經常受到官方的處罰;後者一般更富有,且不一定在官方登記,這些人常常依靠和官方的關係投機發財。

漢代的政策對於商人的打擊一直十分嚴厲。如高祖曾頒布法令禁止商人穿絲綢衣服與騎馬;漢武帝對所有商人科以重稅,且不得佔有土地。儘管商人可能會很富有,但毫無疑問他們受到了政府很大的壓迫。但矛盾的是,這些政策卻一度使得農民變得更加困苦,商人變得更加富有。

西漢對於商人的抑制,除了防止大量農民「捨本逐末」之外,還有一個維穩的考慮。當時的很多商業活動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如鹽鐵製造。這些產業需要大量的工人,這些人很容易使得政府的管控失效,成為威脅社會穩定的隱患。所以,武帝時期除了對商人不斷增稅之外,還先後將鹽鐵收歸國營。西漢對於商人的抑制的另一種重要措施是徵收財產稅,稅率一開始為個人財產的1.2%,到了武帝時期達到6%。這一措施也導致了很多大商人的破產,無數的財產被國家沒收。


抑商是必然的,中國古代大部分時候都是重農抑商的政策。

為什麼呢?在古代,農業國家,生產工具簡單,主要靠人力,一個農業從業人口少可以養活幾個人?

先秦時期,一女不織,或受其寒,一男不耕,或受其飢,大意是,如果有一個人不耕田,就有一個人需要挨餓。

在這種生產力條件下,如果經商的人多了,從事農業的人口就會減少,農也產值就低,這樣每一個農民的負擔就重。惡性循環下去,其實是傷農的。

所以幾代都是重農抑商的,商人即使有錢,也不能參加科舉,不能穿絲綢的衣服,只能穿布鞋、、、等一系列措施。

西漢前期,肯定也是抑商的,不然怎麼可能國庫充盈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