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才能保持进步。对于教培机构而言,保持教育的初心很关键。在之前新东方的名师事件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教育,容不下一丝瑕疵。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和各位校长来分享:一名真正的名师,究竟该怎样来「炼就」。

l 教研会的召开

l 课堂细节把控

l 课后的维护、回访

教研会的召开

对于教培机构而言,教研会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在教研会的召开时,不少校长会提出这样一大波问题:

l 教研会需要每个老师轮流串课吗?

l 试课老师试讲吐沫横飞,可其余的人却动力全无怎么办?

l 教研会节奏松散,效率低怎么办?

v 对于教研会,既然我们认定主要的目的是标准化,那么轮流串课并不需要。只需要把每组教学水平最高的人设为教研员,进行试课即可,这就是所谓的「独裁」。当然,在串课结束后可以让其余人员进行一番评述与建议,这就是所谓的民主;

v 对于场下冷场的情形,校长们可以采用标准化教材上课。并且规定在串课过程必须紧扣教材进行,严禁脱离教材串课。这样就能解决串课效率的问题;并且让每个老师根据教研员的试课备课,这样也就解决了了解层面的问题;

v 教研会上,许多试课老师都习惯于撂下习题,直接抄例题,这样自然就会产生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教研员在试讲之前先明确:在串讲前,必须说明「为什么」「是什么」;摆例题时,说明白它的背后逻辑,相关考点以及授课时长……

要记住,教研会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知识掌握的能力。在进行授课时,我们一定要备好整个课堂的气氛,增加学生对班级以及教师的粘性;以及增加学生对机构的课程体系的依赖和信任。

课堂细节的把控

历经一番磨课之后,老师如常登上讲台。但是,一些校长也会困惑,教研、磨课都十分顺利,可到最后怎么收获的效果这么差?其实,课堂上的一些小细节也十分重要。

关于站位:

其实课堂教学极其复杂与随机,所以我们很难去找到一种「百搭」的站位,但是站位也有一定的原则,老师在选择站位时,可以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全局性原则:站位要面对绝大多数学生

灵活性原则:要视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情况灵活选择

组织性原则:要善于通过站位的转移变化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目的性原则:「行走」目的性要强,位置要相对固定

关于课堂互动:

如果所有的课堂都平静如水,缺乏互动,那最后的课堂应该也没有效果。在课堂上,老师们大都采用提问的方式来进行互动。在进行提问时,对于老师而言,一定要先弄清楚,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提问的原则是什么?别把你的提问变成孩子心中的噩梦。

首先,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醒学院的注意力集中或者是检查学员的理解程度抑或是引发学生的思考,扩展学员的思维。所以,好的提问一定是经过精心的设计而非临时发挥。

另外,在提问的时候,我们也得守护好以下这三个原则:

平等与尊重;

肯定的言语;

多角度的提问。

在提问时,有两个提问方式可以值得老师借鉴:

1、引导式提问:ORID焦点呈现法、5Why提问法

2、头脑风暴法:主要用于发散思维

在提问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这四个技巧:

1、预备式提问

2、降低难度法

3、提升兴趣法

4、设答抢问法

关于倾听

好的老师一定是能好好听学生说话的老师。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供你肆意添画,他们有他们自己的思维,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顺势而为、努力培养。倾听,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打下基础。

我们在课堂上,需要倾听孩子的奇思妙想,孩子的童心以及孩子所犯的一些错误以及「后进生」。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倾听他们背后的情绪,他们的诉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的指导。

在我们倾听时,作为老师要记得,态度诚恳,不懒懒散散,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专心;另外,请做好倾听者的本分,别打断孩子的说话;要理解孩子的意思,别任性曲解;在听时,要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也可以适当的给予一些问题来扩宽孩子的思路。发表意见时,记得一定要保持尊重,即使意见相左,你也需要委婉表达。

课后的维护、回访

课堂的结束并不代表著服务的结束,课后的服务往往是老师脱颖而出的关键。作为老师,我们需要从第一节课开始,从细节开始来进行服务,将课后的每一项都细化,一一进行辐射。

对于家长,我们需要利用好我们的家长群,及时的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点评。利用好社交工具,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汇报给家长,听取家长的意见,尽可能的满足家长的知情欲望和学习需求。

电话回访也是十分有必要,多和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这样持续,才能获得家长的信任和感激,才有可能成就一堂成功的课堂。

课堂的根本,服务的根本,其实更多的体现在「真」,真心对待课堂,真心对待孩子,真心对待家长,也真心对待自己。不虚此行的教育之路,需要你们的真心坚持。我们所追求的名师,其实就是机构中的你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