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之一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农历七月,皇帝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亲自北征瓦剌【蒙元后裔,明代对漠西蒙古各部族的总称。】。

  本年秋,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朱祁镇在土木堡(今属河北张家口)被漠西蒙古部众生俘。

  农历八月十八,孙太后诏命郕王朱祁钰监国。

  孙太后,即明宣宗孝恭孙皇后。据《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一·(明宣宗)孝恭皇后孙氏》载:

  孙氏初为贵妃,原本无子,她使用阴暗的手段,夺取了宫人之子,养为己子。此子即后来的明英宗。有了此子之后,恭让皇后胡氏因无子,被明宣宗朱瞻基废掉,孙氏遂被册立为皇后。朱祁镇即位后,尊孙氏为皇太后。

  农历八月二十二,孙太后下诏,立朱祁镇之子朱见深为皇太子(时2岁)。

  农历九月初六,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帝,以明年(公元1450年)为景泰元年,是为明代宗。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夏,农历五月初二,朱祁钰废掉皇太子朱见深(朱祁钰之侄),贬其为沂王。

  同时,朱祁钰立自己的亲子——皇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农历十一月十九,皇太子朱见济夭亡(时6岁)。

  自此之后,大明王朝就没有皇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朱祁镇在夺门之变(公元1457年)中复辟之后,才得以改变。

  夺门之变发生前,也就是景泰八年(公元1457年)春正月,朱祁钰病倒。

  此时,因为皇储没有确定,大明朝廷内外,都为之担忧恐惧。其实,朝廷内外的担忧恐惧,并非起于此时。当日,太子朱见济夭折后,众臣就开始对立储一事挂怀于心了。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面对皇帝病倒,皇储未定,大家的担忧恐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而已。

  众人的这种担忧恐惧,说得冠冕堂皇一点,是对江山社稷延续的用心;说得实在一点,是为了权力的顺利交接。

  历史一再证明,继位者不明,往往会引发激烈的权利斗争、常常会造成政局的动荡、每每会导致社会的离乱。

  既然朝廷内外为此担忧恐惧,那么,就一定会有人出来为之发声。

  据说,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曾与朝中大臣上疏朱祁钰,祈请确立东宫。

  当时普遍认为,于谦请立皇储时,其所认定的人选,就是此前被朱祁钰废掉的前太子、皇侄朱见深。

  朱祁钰病倒之后,关于确立皇储一事,一时间,朝廷内外,议论纷纷。

  有人说,谨身殿大学士兼东阁大学士王文与太监王诚谋议之后,曾禀告皇太后,计划迎取襄王【即朱瞻墡,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皇叔,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薨】的世子,立为皇储。

  因朱祁钰病倒,农历正月十一,都御史萧维桢会同百官,在左顺门外向皇帝问安。

  太监兴安从宫内出来,说是:

  “你们都是朝廷的大臣,难道就不能为江山社稷计议吗?仅仅向陛下问安就行了吗?”

  看来,当时,朱祁钰大概病得不轻。

  太监兴安之言,大约是在宣示皇帝的意旨。

  众臣经过商讨,认为当下可为江山社稷计议者,最最要紧的,应该就是确立皇储一事。

  于是,众人在路上议定,一起建言立储,待朝堂会稿之后,再行上疏。

  随即,疏进。

  内廷很快就有回复,道是:

  关于此事,听候十七日御驾早朝时的谕旨。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