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的榮耀”7/28上海站,

中國徐對日本自由搏擊賽,

中國佔優勢,有幾個中國觀衆不怕丟臉地喊“打死小日本!”

想問問他們 這樣做是在給誰長臉給誰丟臉?

喊出來不噁心嗎?


瀉藥

這就是爲什麼一龍這樣的人武林風這樣的比賽有市場。這類人跟嚷嚷着抵制日貨的人,有很大重合。

國內賽事有很多刷小怪,把小怪說成拳王,以此襯托我國選手的厲害。

打泰國人,嗯,聽說泰拳很厲害,不過還是少林功夫好唉。

打美國人,嗯,聽說這人是海豹突擊隊的,還不是被我們選手打成海報了。

打俄羅斯人,嗯,戰鬥民族都打不過我們的拳王,烏拉!

打日本人,嗯?!好,打得好,往死裏打,乾死小日本!

但凡中外搏擊對戰,日本選手肯定是最能吸引眼球的,什麼?這人不是賽事方說的那麼厲害?管他呢,日本人被虐我就開心。什麼?這人都不是日本人?

鄒市明爲什麼挑木村翔,因爲排名不高不低,正好又是日本人,可以利用人們的情緒炒作。

反觀日本,當年站立有k1,mma有pride,靠的就是實打實的打,猿人菲多狼人在幾萬日本人面前把日本選手打翻了,日本人照樣歡呼,畢竟面對強者才能進步。

我國一些觀衆這種行爲,還會持續些年,隨着格鬥知識的普及,這種情況會得到改善。


因爲長久以來,我國格鬥類賽事無論是官方協會還是民間品牌,多數都有意無意地在做下沉市場的生意,這不僅出現在站立規則賽事,職業拳擊、和綜合格鬥也基本沒能免俗。

是需求創造供給,還是供給決定需求?

在號稱武術之鄉的我國,從未實際接觸過拳擊、站立技、綜合格鬥訓練的民衆佔絕大多數。他們對於實戰性的格鬥技,認知多來源於影視劇、文學作品以及社會上良莠不齊江湖人的虛假宣傳。飛檐走壁,名門大派,中華武術,天下第一,等等等等,這些魔幻與現實交雜不清的概念,組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武術世界觀。

面對這樣缺乏基本認知的市場,我國的多數格鬥類賽事本着看不起觀衆同時也看不起自己的心態,做起了市場教育的攪屎棍。

無論是採用脫離主流踢拳規則而大比分獲勝完成領導交辦任務的中泰對抗賽、中日對抗賽,中俄、中美等等各種官方對外對抗賽,還是武林風一出場就放《少林寺》BGM、擅長收下顎喫組合拳的金鐘罩鐵布衫神僧某龍,或是國內mma界經常遭到日本“拳王”挑釁然後據說幾秒鐘險些打死對手(有些文章的標題是這樣起的, )的某後腦拳王,再或者奧運冠軍光環+刷小怪收割看熱鬧老百姓注意力的挺不容易的那位(對事不對人,我還是挺喜歡鄒的)。

上述運作,無論具體模式有何區別,其實都遵循一條暗線------只迎合看熱鬧觀衆的低級趣味,沒勇氣(當然,也恐怕自認沒實力)培育生態。

要說國人如今素質還很低麼?很沒有鑑別能力?缺乏購買力?

顯然不能這樣看。

一部分國人的生活是奢侈的,比這部分人數量稍多的是中產的,然後還有接近一半人隨着拼多多、快手等被進入媒體的視線。這一半,就是我開頭提到的下沉市場。

格鬥賽觀衆和真正的下沉市場不得不說是有區別的,這羣素質低下、缺乏鑑別能力的觀衆在經濟上未必貧困,他們之所以在搏擊認知方面這樣low,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接受的關於該項目的信息是什麼質量。

實際上,中日自由搏擊賽上喊“打死”“打死”的,表面看是觀衆素質低,但這麼多年,多數辦賽者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不就是這樣一批人麼?

這個流程,大致如下:觀衆不懂但愛看熱鬧----武俠、中外、撕逼等噱頭炒作----觀衆認知進一步跑偏----賽事繼續迎合----觀衆想看打日本拳手並認爲對方不堪一擊----而實際上能打贏真正一流日本拳手的中方運動員屈指可數-----請水貨吧都叫拳王-----觀衆嗨迷糊了欲仙欲死直喊打得好打死他我還要……

貌似互相迎合,各取所需,實際上是一起入坑,互相傷害。

直接的結果就是這種透支民衆有限熱情的短視行爲,慢慢會失去流量,有些如今確實已經沒人看了。而且,這一套在主流中高端人士眼中從來都是被不屑一顧的,因此搏擊運動不但沒被好好推廣,反而造成了負面印象。

但話說回來,這幫人的水準喫得也就是這碗江湖賣藝飯,他們若是去教育市場,專注做賽事,培養理性、專業、忠實的觀衆,說不定死得更慘,早倒閉了。

畢竟,請得起世界頂級選手、願意讓觀衆習慣中國選手被KO、對觀衆普及搏擊知識、發展搏擊運動教育產業等等,能有實力或者槓桿做到這些的賽事,如今有是有了,但在國內也還只有那一兩家而已。

不過,以我國的體量,如果觀衆人人都只是把日本拳手和其他國家拳手平等看待而不貼標籤自亂心神的話,人人都能懷着單純欣賞運動魅力的心境去看拳,那我們的格鬥賽市場,恐怕已經超歐趕美,制霸全球了。


哪有什麼小日本,賽場上都是拼搏較量的運動員。誰真想打日本人,可以賽場下去找人家單挑,要是能打十個,那更厲害了。


這個問題很早就有人說過,00年代日本K-1 MAX辦的風生水起,就有細心的觀衆發現,現場的日本觀衆質量非常高。就算外國選手打敗了日本選手,現場觀衆也會給予掌聲和歡呼。

即便在今天,魏銳 王俊光 貟奇等一衆中國拳手赴日參賽,就算場上火藥味再濃,一旦比賽結束,拳手下場的時候,日本觀衆也會中國選手鼓掌歡呼。

絕對不可能出現中國主場日本選手贏了就冷場的局面,日本這方面分的很清楚,體育就是體育,我是喜歡看搏擊纔來看的。這方面我們確實有待提高,相信一代會比一代好。

這方面應該向羽毛球學習,上海站時,中國觀衆爲對手加油。南京站時,中國觀衆也爲日本選手鼓掌。這纔是一個大國風範,可能我們接觸韓國文化太多了,心眼變的特別小。

國仇家恨不可忘,但如果什麼事都談國仇家恨就是幫倒忙了。我們可以對應一些電影裏的角色,一些能復仇成功的人呢,平日裏是絕對不會嘰嘰歪歪的,那些平時噼裏啪啦的人一定都是壞事情的人。最後答案:在中日搏擊比賽中喊出這種聲音是非常丟人的。

因爲我們要考慮到,我們的拳手也會去日本比賽,我們的觀衆也可能在日本看比賽。自己可能在國內喊過癮了,卻沒考慮過那些可能會赴日比賽選手的心情。好在日本人還比較老實,在他們那邊喊出這種話是很低級的。


這種行爲不好。

但是

在大街上用U型鎖打死日本人,那是刑事犯罪。

在擂臺上“失手”打死日本人,那就是失手。性質是不一樣的。非要往U型鎖上面靠的,腦子或者屁股至少一個有問題。
民智未開的愛國主義是國家建設和人民思想進步的最大阻礙。

因爲現在中國還要通過民族主義來籠絡人心啊。

而且,有識之士一定不要當面教訓他們,否則一定被這些愛國人士罵的狗血淋頭。

畢竟吆喝愛國是市井流氓的本分,知識分子還是做好自己本職工作,順便對這羣人敬而遠之。


當然不嫌惡心,哪條法律寫了不能這麼喊?

不要把個人的好惡凌駕於法律之上。法無禁止即爲可。咦,題目是中國人喊打死小日本啊,對不起對不起,寫錯了。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