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編者按:6月5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微芯生物”)審核上會。微芯生物計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擬募集資金8.04億元,分別用於創新葯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項目、創新葯生產基地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項目、創新葯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微芯生物上市保薦機構為安信證券。

微芯生物實際控制人為XIANPING LU,美國國籍,擁有中國永久居留權。微芯生物的“三試”,核心問題仍是前兩次問詢中所關注的實際控制人認定問題。招股書顯示,微芯生物股權結構分散,公司創始人僅持有6.6%的股份,但通過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達成一致行動關系等方式控制,合計持有並控制了公司31.9%的股份,被認定為實控人。

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536.44萬元、1.11億元、1.48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

2017年、2018年,微芯生物經營性現金流低於凈利潤。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313.11萬元、510.07萬元、2384.21萬元。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應收賬款原值為603.27萬元、2828.78萬元、4670.38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7%、25.60%、31.62%。

微芯生物應收賬款增速遠超營業收入增速。2017年、2018年,微芯生物應收賬款增長率分別為368.91%、65.10%,對應的同期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29.45%、33.65%。

微芯生物對中國經濟網表示,公司基於對經銷商信譽情況以及友好合作的角度,在不改變合同約定的信用期限的情況下,適當考慮經銷商對公司回款的資金壓力,因而在實際商業合作過程中,部分經銷商存在因自身銷售回款進度緩慢而延遲結算的情形。因此公司在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終端客戶結構變化的情況下應收賬款餘額相應較快增長。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存貨金額分別為384.14萬元、917.39萬元和845.12萬元,分別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1.70%、2.95%和3.62%。

微芯生物毛利率較高,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97.46%、95.24%和96.27%,高於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87.70%、89.24%、89.59%。

微芯生物產品集中度較高,銷售價格卻逐年下降。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西達本胺片銷售收入分別為5575.88萬元、9268.30萬元、1.37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33%、83.88%、92.57%,西達本胺片的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10253.56元/盒、8557.99元/盒、7349.93元/盒。

微芯生物在對中國經濟網的採訪回復中表示,公司產品西達本胺首個獲批適應症為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並於2017年7月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調整系執行全國統一醫保支付價格;同時,西達本胺已在全球範圍內驗證其在實體瘤乳腺癌中的療效,並於2018年向中國葯監局提交上市申請;公司自主研發的抗2型糖尿病西格列他鈉已完成III期臨牀試驗,預計於2019年提交上市申請;另一個抗腫瘤原創新葯西奧羅尼正處於II期臨牀,預計2021年提交上市申請。

微芯生物總體產能利用率較低。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主要產品西達本胺片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6.62%、35.30%、27.24%。

微芯生物稱,隨着公司產品銷量的逐步提升、其他適應症的開發和獲批上市,公司產能利用率有望獲得提升。

微芯生物產品主治罕見疾病被指市場前景小。據投資有道報道,在問詢函中,對於上交所的問詢,公司答覆未來西達本胺預計將達到約30%的臨牀使用率。作為一種國內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唯一葯物,如今國內市場份額還不及三成,恐怕有些不太合理。西達本胺主要的治療方向為外周T細胞淋巴瘤,屬於罕見疾病,患者人數相對較少,2018年全國患病人數不到10萬人,全球不足50萬人,預計整個市場的潛在規模約為6個億。也就是說,就算微芯生物旗下的西達本胺佔據了所有的市場份額,似乎也沒有多大意思。

在不大的市場裏掘金,對微芯生物來說並不容易。報道稱,西達本胺的新葯專利將於2023年7月到期,到時將產生一大批西達本胺的仿製葯,也會對西達本胺產生巨大的沖擊。未來諸多的競爭葯物的出現以及外周T細胞淋巴瘤市場的侷限,恐怕都會成為西單本胺發展路上的“攔路虎”。

微芯生物對此表示,西達本胺應用於實體瘤乳腺癌適應症已於2018年提交上市申請,西達本胺在其他實體瘤方面和血液腫瘤的臨牀試驗仍在進行中。此外,西達本胺用於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已於2017年7月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該葯品的可及性。

微芯生物還表示,2018年度公司西達本胺片的使用量(包含銷售、後續免費用藥和慈善捐助)為2.57萬盒,西達本胺片的用藥頻率為2盒/月,按最大用藥量24盒/年計算,2018年度使用西達本胺片的患者人數約1071人。

微芯生物負債總額逐年增長。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負債總額分別為1.97億元、2.13億元、2.48億元,負債總額較上年末分別增加1627.91萬元和3492.12萬元,增幅分別為8.27%和16.39%。

招股書披露,微芯生物與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簽訂的兩筆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約定以受託支付方式發放貸款。在履行上述借款合同過程中,公司將海粵門作為流動資金貸款的受託支付對象,由借款銀行將貸款資金受託支付給海粵門,海粵門在收到貸款資金後將相關款項轉給公司。海粵門為公司的第五大股東,持有公司6.371%的股份,為公司實控人通過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的初創團隊持股平臺。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其他流動資產主要為購買的短期理財產品。2016年,公司購買開放式短期銀行理財產品1.01億元、2017年公司購買封閉式短期銀行理財產品、開放式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合計1.67億元,2018年公司有銀行結構性存款4123.18萬元。

微芯生物對此表示,主要貸款是一次性到位,項目投資是逐步分批的,所以買理財產品是提高資金使用率的一個做法。

創新葯研發企業實控人美國國籍

微芯生物是一家旨在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臨牀亟需的原創新分子實體葯物,具備完整的從葯物作用靶點發現與確證、先導分子的發現與評價到新葯臨牀開發、產業化、學術推廣及銷售能力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截至2019年5月26日,招股說明書簽署日,XIANPING LU直接持有公司6.1625%的股份,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的海德睿達、海德睿遠和海德鑫成分別持有公司3.4816%、3.4816%和2.6157%的股份;同時通過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的初創團隊持股平臺海粵門、員工持股平臺海德睿博和海德康成分別持有公司6.37%、5.50%和4.25%的股份,合計持有及控制公司31.86%的股份,故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XIANPING LU。

XIANPING LU,中文名魯先平,男,1963年2月生,美國國籍,擁有中國永久居留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北京協和醫學院)理學博士。現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首席科學官,任期自2018年3月24日至2021年3月23日。詳細履歷如下:XIANPING LU先生1989年1月至1994年6月在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1994年6月至1998年4月參與創建美國Maxia葯物公司和Galderma Research生物技術公司;1998年5月至2000年9月任美國Galderma葯物公司北美研發中心研究部主任;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任清華大學生物膜與膜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高級訪問學者;2001年3月至2018年3月曆任微芯有限副董事長、總裁、首席科學官。2018年3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首席科學官。

微芯生物計劃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擬募集資金8.04億元,其中1.80億元用於創新葯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項目、1億元用於創新葯生產基地項目、1億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項目、9350萬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項目、1.70億元用於創新葯研發項目、1.6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微芯生物上市保薦機構為安信證券。

微芯生物產能利用率不到30% 美國籍實控人貧礦難掘金 【中國經濟網】 自媒體 第1張

股權結構分散 實控人問題被問詢了三次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5月20日晚,微芯生物披露第三輪問詢的回復。問詢問題數量從首輪的41個、二輪的14個,進一步減少到了3個。內容分別涉及實際控制人認定的問題、風險因素和其他信息披露問題。

問詢行進至第三輪,重點更為聚焦。招股書顯示,微芯生物股權結構分散,公司創始人僅持有6.6%的股份,但通過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達成一致行動關系等方式控制,合計持有並控制了公司31.9%的股份,被認定為實控人。

招股書還顯示,XIANPING LU在海德睿達、海德睿遠和海德鑫成的出資比例分別為0.02%、0.02%、0.03%,而在海粵門、海德睿博和海德康成則並無出資。

回顧前兩輪問詢,實際控制人認定是交易所審核重點關注的問題。問題也呈現了兩個層次,即XIANPING LU如何通過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等方式,實現對上述企業的控制;其次,XIANPING LU及一致行動人如何實現對微芯生物的控制。對此,公司披露了合約的具體內容、表決權行使等情況予以確認對實控人的認定。

值得注意的是,海粵門等公司歷史中與XIANPING LU並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也不由其控制。但一致行動協議以追認的方式,從最近兩年開始與XIANPING LU成為一致行動人。

第三輪問詢的重點,依然在向前追認一致行動關繫上。上交所審核部門要求,結合最近兩年海粵門等三個平臺的重大事項決策情況、派駐董事參與微芯生物的經營決策情況與表決過程等,進一步說明XIANPING LU是否能控制三個平臺所持有的微芯生物股份表決權。針對問詢的回復列舉了近兩年的相關會議,並表示三個平臺委派到微芯有限的董事及股東代表都是XIANPING LU的近親屬及發行人主要經營管理團隊成員,表決時始終以XIANPING LU意見為準。

連續兩年經營性現金流低於凈利潤

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8536.44萬元、1.11億元、1.48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39.92萬元、2590.54萬元、3127.62萬元。

2017年、2018年,微芯生物經營性現金流低於凈利潤。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313.11萬元、510.07萬元、2384.21萬元。

微芯生物產能利用率不到30% 美國籍實控人貧礦難掘金 【中國經濟網】 自媒體 第2張

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微芯生物凈利潤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系存貨及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變動導致的。

2016年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大幅高於同期凈利潤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收到客戶預付的技術授權許可費以及當期收到政府補助所致。

2017年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低於同期凈利潤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將2016年收到的客戶預付款項在本期確認為收入,以及隨着當期銷售規模的擴大,期末應收賬款餘額增長所致。

2018年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略低於同期凈利潤,主要原因系隨着銷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期末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餘額較期初增長所致。

應收賬款增速遠超營業收入增速

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應收賬款原值為603.27萬元、2828.78萬元、4670.38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7%、25.60%、31.62%。

2017年、2018年,微芯生物應收賬款增長率分別為368.91%、65.10%,對應的同期營業收入增長率分別為29.45%、33.65%。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16.62、6.44、3.94。

微芯生物應收賬款增速超過同期營業收入增速,微芯生物對中國經濟網表示,2017年7月,公司產品西達本胺片以談判方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銷售大幅放量,公司的經銷商數量從2017年的18家增加到2018年的29家,且西達本胺片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以後在醫療機構的銷售佔比大幅增加,而醫療機構對經銷商的回款速度受醫保支付比例及結算週期等政策影響,相比零售葯店對經銷商的回款速度較慢導致經銷商的資金壓力較大。公司基於對經銷商信譽情況以及友好合作的角度,在不改變合同約定的信用期限的情況下,適當考慮經銷商對公司回款的資金壓力,因而在實際商業合作過程中,部分經銷商存在因自身銷售回款進度緩慢而延遲結算的情形。因此公司在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終端客戶結構變化的情況下應收賬款餘額相應較快增長。

報告期各期末,微芯生物的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賬麵價值分別為603.02萬元、2740.04萬元和4944.88萬元,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67%、8.82%和21.18%。

2017年存貨增加533.24萬元

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存貨金額分別為384.14萬元、917.39萬元和845.12萬元,分別佔各期末流動資產的1.70%、2.95%和3.62%。

其中,庫存商品金額分別為369.32萬元、312.37萬元、144.30萬元,原材料金額分別為14.82萬元、590.82萬元、502.86萬元。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存貨周轉率分別為0.79、0.81、0.63。

公司表示,2017年末存貨賬麵價值較上年末增加533.24萬元,主要系公司成都子公司成都微芯提前購入西格列他鈉片段用於工藝調試和未來生產所致。

毛利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毛利率均值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原創新葯西達本胺片在國內的銷售收入和西達本胺相關專利技術授權許可收入,毛利率較高,分別為97.46%、95.24%和96.27%。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變化主要來自於西達本胺片銷售與技術授權許可的變動。變動的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西達本胺片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導致銷售價格變動以及公司的生產成本受批次覈算、產量變動等因素的影響。

招股書提醒,在未來經營中,如西達本胺片銷售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及人工成本上升,或公司成本控制能力下降,將有可能導致公司產品毛利率出現下降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剔除技術授權許可收入)分別為96.12%、94.34%和96.00%。主要原因系公司首個獲批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的原創新葯西達本胺片(商品名稱:愛譜沙/Epidaza)為國家1類新葯,是國內唯一的PTCL治療葯物,也是全球首個PTCL口服藥物;而原創新葯因其研發週期長、資金投入大,技術門檻高,研發成功後兼具稀缺性、科學性和獨佔性的特點,在定價、招標等方面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另外,公司採用了由“經銷商負責物流配送、腫瘤產品事業部負責專業化學術推廣”的銷售模式,經銷商僅負責公司產品向終端醫院、葯店的配送,因此公司制定的經銷商供貨價也較高。

微芯生物毛利率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2016年至2018年,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分別為87.70%、89.24%、89.59%。

微芯生物稱,報告期內,公司的毛利率與同行業上市公司貝達葯業較為相近,略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系可比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受其在售葯品品種較多且包含仿製葯品種、採用不同的銷售模式等因素影響。

依靠單一產品 銷售價格逐年下滑

微芯生物產品集中度較高。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西達本胺片銷售收入分別為5575.88萬元、9268.30萬元、1.37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5.33%、83.88%、92.57%。

2017年、2018年西達本胺片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6.22%、47.52%,主要增長原因系西達本胺片屬於全新作用機制的抗腫瘤葯物。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西達本胺片的平均銷售價格逐年下降,分別為10253.56元/盒、8557.99元/盒、7349.93元/盒,平均單價變動率為-16.54%、-14.12%。

微芯生物產品集中度較高,而主要產品西達本胺平均銷價逐年下降,如果新葯品不能跟上,是否會對公司未來業績造成不利影響?依靠單一產品,公司業績能否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微芯生物僅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公司產品西達本胺首個獲批適應症為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並於2017年7月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價格調整系執行全國統一醫保支付價格;同時,西達本胺已在全球範圍內驗證其在實體瘤乳腺癌中的療效,並於2018年向中國葯監局提交上市申請;公司自主研發的抗2型糖尿病西格列他鈉已完成III期臨牀試驗,預計於2019年提交上市申請;另一個抗腫瘤原創新葯西奧羅尼正處於II期臨牀,預計2021年提交上市申請。

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不足三成

微芯生物總體產能利用率較低。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主要產品西達本胺片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6.62%、35.30%、27.24%。

根據招股書,微芯生物所生產的西達本胺其首個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性外周T細胞淋巴瘤,屬於罕見病之一,導致報告期生產量較小。

另一方面公司為西達本胺其他適應症(如乳腺癌等)預留部分產能。西達本胺針對乳腺癌的III期臨牀研究已完成,試驗證明西達本胺在乳腺癌領域具有顯著的療效,安全性可控,公司已於2018年11月提交新適應症的上市申請。

微芯生物對中國經濟網表示,隨着公司產品銷量的逐步提升、其他適應症的開發和獲批上市,公司產能利用率有望獲得提升。

產品主治罕見疾病被指市場前景小

據投資有道報道,西達本胺厲害的地方在於三點,一是口服用藥,二是服用患者平均生存週期顯著提升,三是價格便宜,相較於同類葯物貝利司他與羅米地辛每月10萬至30萬不等的治療費用,西達本胺每月僅僅需要1.85萬元。正是由於上述優勢,西達本胺自2014年12月上市之後,便立刻獲得了醫葯界的一致認可。然而西達本胺到底佔了多少的市場份額呢?招股書中公司並未提及,而在問詢函中,對於上交所的問詢,公司答覆未來西達本胺預計將達到約30%的臨牀使用率。

這下我們就有些糊塗了,作為一種國內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的唯一葯物,如今國內市場份額還不及三成,恐怕有些不太合理吧。是由於依然有患者選擇價格高昂的國外同類葯物,還是目前此類治療依然以傳統化療為主?招股書中並未給出合理的解釋。

讓我們糊塗的不僅公司國內的市場份額,還有國外的銷售情況。據招股書稱西達本胺是一種全球性的創新葯,然而報告期內公司對外銷售僅僅面向臺灣和美國這兩個海外地區,“全球性”的前綴恐怕需要打個問號。再看對外銷售收入,報告期內分別為2954.08萬元、1780.23萬元、1096.40萬元,逐年大幅下降,對此下降的原因招股書中也是隻字未提。

暫且拋開這些疑點不談,上述提到西達本胺主要的治療方向為外周T細胞淋巴瘤,那麼這個市場有多大呢?據公司披露的《關於審核問詢函的回復》中披露,外周T細胞淋巴瘤屬於罕見疾病,患者人數相對較少,2018年全國患病人數不到10萬人,全球不足50萬人,預計整個市場的潛在規模約為6個億。也就是說,就算微芯生物旗下的西達本胺佔據了所有的市場份額,似乎也沒有多大意思。

但事實上,西達本胺也不可能佔據所有的市場份額。據披露,目前處於臨牀階段的西達本胺同類型葯物多達十幾種,包括萌蒂製藥旗下的普拉曲沙注射液已經通過了三期臨牀實驗,正處於新葯註冊申請階段,此外,嘉和生物旗下的傑諾單抗、百濟神州旗下的BGB-A317、基石葯業旗下的CS1001等眾多葯物都已經處於二期臨牀階段,未來這些葯物如果都能順利上市,恐怕西單本胺的市場份額更是要被瓜分的所剩無幾。

更重要的是,西達本胺的新葯專利將於2023年7月到期,到時將產生一大批西達本胺的仿製葯,也會對西達本胺產生巨大的沖擊。如此看來,盡管目前西達本胺的確佔據着不錯的市場地位,但未來諸多的競爭葯物的出現以及外周T細胞淋巴瘤市場的侷限,恐怕都會成為西單本胺發展路上的“攔路虎”。而微芯生物又僅僅依靠這一種葯物創造收益,未來恐有業績變臉的巨大風險。

中國經濟網就上述內容對微芯生物進行採訪,微芯生物在回復中稱,西達本胺(PTCL)的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的外周T細胞淋巴瘤,針對此類適應症患者,國內目前批準的治療葯物僅為西達本胺,沒有競爭葯物。

微芯生物表示,2018年度公司西達本胺片的使用量(包含銷售、後續免費用藥和慈善捐助)為2.57萬盒,西達本胺片的用藥頻率為2盒/月,按最大用藥量24盒/年計算,2018年度使用西達本胺片的患者人數約1071人。

公司還表示,根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統計數據,2014年我國淋巴瘤發病率為5.94/10萬,經過年齡標準化(根據標準人口年齡構成進行統計處理)的發病率為4.18/10萬。臨牀統計顯示,非霍奇金淋巴瘤約佔淋巴瘤的90%,外周T細胞淋巴瘤發病率約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0%。由此根據人口總數估算,我國外周T細胞淋巴瘤每年新增人數1.31萬人-1.57萬人,取平均數為1.44萬人。

因此,根據外周T細胞淋巴瘤患者人數和西達本胺片用藥人數,估算出西達本胺片目前的臨牀使用率約為7.44%。

對於,西達本胺的市場前景,公司對中國經濟網表示,西達本胺應用於實體瘤乳腺癌適應症已於2018年提交上市申請,西達本胺在其他實體瘤方面和血液腫瘤的臨牀試驗仍在進行中。此外,西達本胺用於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已於2017年7月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該葯品的可及性。

2018年末負債2.5億元

微芯生物負債總額逐年增長。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負債總額分別為1.97億元、2.13億元、2.48億元,負債總額較上年末分別增加1627.91萬元和3492.12萬元,增幅分別為8.27%和16.39%。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資產負債率(合併)分別為45.86%、31.13%、33.25%。

根據招股書,負債增加的主要原因系銀行借款增加和應付成都微芯的工程款增加所致。

2016年至2018年,微芯生物短期借款分別為0元、1000萬元、0元;長期借款分別為3000萬元、6500萬元、8750萬元。

報告期各期末,微芯生物其他應付款分別為1669.19萬元、5030.86萬元和5190.30萬元,佔流動負債的比例分別為14.96%、65.58%和63.66%。公司的其他應付款主要由計提的應付工程款及設備款、計提的廠房使用費以及押金保證金構成。

與關聯方受託支付

招股書披露,微芯生物與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簽訂的兩筆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約定以受託支付方式發放貸款。這兩筆借款合同的金額均為3000萬元,借款期限分別為2017.5.12-2017.11.11和2016.6.24-2016.11.9。

在履行上述借款合同過程中,公司將海粵門作為流動資金貸款的受託支付對象,由借款銀行將貸款資金受託支付給海粵門,海粵門在收到貸款資金後將相關款項轉給公司。

2016年及2017年,微芯生物與海粵門之間的受託支付發生額為2900萬元和2000萬元,均用於支付採購款、費用、發放工資等各項經營支出,並未用於固定資產、股權投資,或國家禁止生產、經營的領域和用途,未違反與貸款銀行之間關於貸款資金用途的約定,且相關貸款合同均正常履行,已足額還本付息,未損害貸款銀行的利益。

根據招股書,該等受託支付行為在公司報告期內並未持續發生,具有偶發性特點,且自2018年度公司未再發生相關情形。上述受託支付事項均發生在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後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貨幣資金管理制度》等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公司的內部控制水平。

海粵門即深圳市海粵門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為公司的第五大股東,持有公司6.371%的股份,為公司實控人通過一致行動協議控制的初創團隊持股平臺。

兩年億元資金用於購買理財產品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其他流動資產主要為購買的短期理財產品。2016年,公司購買開放式短期銀行理財產品1.01億元、2017年公司購買封閉式短期銀行理財產品、開放式短期銀行理財產品合計1.67億元,2018年公司有銀行結構性存款4123.18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收益分別為120.19萬元、288.85萬元、128.12萬元。

微芯生物本次上市募投資金中9350萬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項目、1.6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微芯生物一手理財,一手伸向資本市場用募投資金還貸。對此,微芯生物對中國經濟網表示,主要貸款是一次性到位,項目投資是逐步分批的,所以買理財產品是提高資金使用率的一個做法。公司作為原創新葯研發型企業,持續加大對原創新葯西達本胺新適應症和西格列他鈉的研發投入,未來,為了保證公司產品的競爭力和持續的技術領先優勢,公司研發投入仍會保持較高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