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平原城市羣聚力高質量發展 【中國經濟網】 自媒體 第1張

圍繞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羣、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關中平原城市羣三省8市按照規劃要求,既有機統一,又分工協作,加快全面協同發展

日前,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暨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陝西西安市舉行,來自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境外嘉賓、60萬餘人次國內客商和企業參展參會,展銷特色商品達2.5萬多種。西安作為區域中心城市,抓住國家出臺《關中平原城市羣發展規劃》戰略機遇,加快開放開發,全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心城市。

強化交通樞紐

今年3月25日,300多位來自“一帶一路”沿海港口、沿邊口岸、沿線地市、央企、國內外物流公司等領域的嘉賓齊聚西安,就共同建設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達成共識,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西安)陸海聯運大通道倡議,促進各方共同推動中歐班列高質量開行,支持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通過共建共享和資源集約使用,進一步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降低國際聯運綜合物流成本,不斷優化服務水平和貿易環境,實現各方利益共享、降低風險,從而使中歐班列獲得長期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

以西安為核心,打造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不僅是國際國內交通物流企業的共同願望,也是陝西突出地域優勢、做強交通樞紐、帶動關中平原城市羣發展的重要環節。

西安是我國內陸中心,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支點,是西部地區面向東中部地區的重要門戶,貫通西部地區的南北通道和新亞歐大陸橋在此交匯,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加快完善,國際樞紐機場和互聯網骨幹直聯點加快建設,全國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羣,交通基礎設施先行一步。目前,陝西已建成吳起至定邊、陝甘界至隴縣、山陽至柞水、寶雞過境涼泉至苟家嶺段、西寶改擴建潘家灣至涼泉等5個高速公路項目,新增通車里程196公里,高速公路建設規模突破1600公里,22個續建項目全面展開。全省幹線公路建設規模超過2500公里,建成通車或主體完工32個項目1000公里。西安至銀川高鐵建設進展順利,西安至延安高鐵開工建設,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延安至榆林三條高速鐵路控制性工程有序推進;西安北至機場城際鐵路北客站至空港新城段建成,空港新城至機場西段正在加快建設。

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羣的核心,西安確定了“多軸線多中心多組團”空間發展格局,加快推進“樞紐聯通、洲際覆蓋、特色鮮明、量質並舉”的國際樞紐城市建設,僅去年就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96個,全年完成城建投資773.6億元。地鐵4號線開通運營,西延路快速路建成通車,打通斷頭路30條,新增公交線路20條,全市新增7條國際客運航線、總數達64條,航空旅客吞吐量躍居全國第七位,貨郵吞吐量突破31萬噸、增速位居全國十大機場第一,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1235列,實際開行總量、重載率、貨運量全國第一。

優化產業佈局

“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羣,推進城鎮化產業化是重要支撐。我們投資2.3億元在關中平原城市羣節點城市漢中建設高能食品生產基地,對農產品深度開發,迅速佔領國際國內市場。”位於漢中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陝西神龍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廖德宏表示。

漢中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漢中為了加快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羣節點城市,全力推進產業優化和調整。漢中依託資源稟賦,圍繞高端裝備製造、新興產業發展、新型能源利用、生態旅遊開發等領域,精心策劃大項目,加快支柱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集羣化邁進。今年全市計劃實施重點項目403個,年度投資811.4億元,目前累計開工重點建設項目8批次185個,總投資487.7億元。

《關中平原城市羣發展規劃》對產業化和城市化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陝西、山西、甘肅三省8市正按照規劃要求,既有機統一,又分工協作地建設產業體系。

為了強化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西安市確立了打造“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的發展定位,即打造國家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對外交往中心、絲路科創中心”,建設“絲路文化高地、內陸開放高地”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全市緊緊圍繞這一戰略定位,一方面建設中心城市各大板塊,另一方面全力發展裝備製造、航空航天、電子科技、新興材料等新興產業。僅2018年就完成研發投入410億元、佔GDP比重4.91%,全市專利申請總量達到7.12萬件,技術成果交易額達到1028.33億元,新增市場主體55萬戶、總數達148萬戶。通過城市結構和產業佈局優化,全市去年完成生產總值8349.86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84.7億元、完成進出口總值3303.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2%、10.8%和29.6%。

守護綠水青山

去年8月份,陝西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全面打響“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場保衛戰,決心把生態環境改善作為推進關中平原城市羣建設的一項核心要務,全方位推進。

為把關中平原城市羣打造成為內陸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傳承中華文化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陝西省在2018年初步劃定全省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5.03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4.43%。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先後解決突出環境問題400餘件,解決羣眾身邊環境問題7000餘件。在綠水保衛戰中,針對漢丹江督導各地加快重點治污項目建設。2018年,全省50個國家“水十條”考覈斷面Ⅰ—Ⅲ類比例78%,優於國家考覈指標。

作為關中平原城市羣西北一翼的甘肅天水市,確定了以黃河及渭河、汾河、涇河、丹江等水係為重點,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濕地灘塗等為補充,構建渭河流域綠色生態廊道,建設好城市羣生態節點的整體思路。以秦巴山地及渭北、天水等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為重點,科學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加強以秦嶺、橋山、六盤山為重點的山體保護,嚴格控制開發強度,搞好植被恢復。加強渭河、汾河、涇河等水系治理,加快引漢濟渭等重大水源補給工程建設,營造科學合理、自然優美的水生態。實施渭河幹流灘面整治、河道疏浚、水污染治理、生態修復及濕地建設、水生物保護、河湖自然聯通恢復等工程項目,實施渭河沿岸工業污水治理工程,實施渭河流域涇河、灞河等主要支流水污染綜合治理和水生態修復工程。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

與此同時,陝西、山西、甘肅三省共同召開聯席會,共同簽署了推進規劃落實的《關中宣言》,簽署《關中平原城市羣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全面推進優化城市規模結構、構建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推進生態共建環境共治、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方面的協同發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雷 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