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家

好消息!好消息!咱們餘杭區畢業生生活安家補貼申領高校又增兩所!

26分鐘前

畢業生小范,畢業生小科,畢業生阿冬

畢業生小范:棒棒噠~~~ 撒花

畢業生小科:申報條件是什麼啊?求申報方式啊!

畢業生阿東:同上!在線求

2018年底,餘杭區正式牽手東華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師範大學、溫州醫科大學等四所高校,在戰略決策諮詢合作、科技創新合作、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交流、教育培訓等領域開展深入廣泛合作。至此,餘杭校地合作的“朋友圈”已經達到15所!這也意味着可以申領畢業生生活安家補貼高校又新增兩所,分別是浙江師範大學溫州醫科大學

這筆補貼要怎麼領呢?

各位小夥伴,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申報條件和方式吧!

1.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2.畢業後一年內在我區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全日制碩士、博士畢業生。

3.畢業後一年內在我區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且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取得學士學位的全日制本科畢業生,且國內畢業院校爲國家教育部明確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含原“985”、“211”高校),與餘杭區全面合作的省內重點高校,國外畢業院校爲世界百強高校。(具體名單詳見餘杭區人才服務網)

*特別注意:我區用人單位指我區所屬行政、事業單位,稅收收入繳入我區國庫的各類企業和區民政局發證的民辦非企業、社會團體、基金會。

補貼由一次性生活補貼分期安家補貼兩部分組成,畢業一年內在餘杭區用人單位就業或自主創業並繳納社保,即可申領一次性生活補貼(即首次申領),之後工作每滿一年且在餘杭連續繳納社會保險(不含補繳)即可領取分期安家補貼,分三年領取(即再次申領)。高校劃分有重疊的就高享受補貼。

餘杭區新引進應屆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畢業生生活安家補貼發放表

1

首次申領

2

再次申領

畢業生在餘杭連續繳納社會保險(不含補繳)每滿一年後的六個月內可登錄餘杭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上辦事大廳(http://60.191.35.28:8080)通過CA認證登錄,進入“人才服務——大學生補貼管理”模塊進行申領,逾期視作自動放棄本次申領,但不影響下一年度申領。其中連續繳納社會保險開始月份必須在畢業後一年內。再次申領只需網上申請,無需現場辦理。首次申領時間未領取的,不可享受再次申領。

1.申請表。首次申領時,網上申報成功後打印申請表並加蓋用人單位公章至現場審覈。碩博畢業生提供《杭州市新引進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申請表》(申報系統打印),本科畢業生提供《餘杭區新引進應屆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生活安家補貼申請表》(申報系統打印)。

2.身份證(或軍官證、港澳臺人員就業證)原件。網上申報及現場審覈均需提供。

3.學歷證書(畢業證書及學位證書)原件和《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其中歸國留學人員提供國家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學歷學位認證書)。網上申報及現場審覈均需提供。

4.畢業生屬於勞務派遣人員的,本科首次、再次申領及碩博再次申領,社會保險必須在餘杭繳納。申請時由實際用工單位進行審覈申報,提供實際用工單位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的有效期內勞務派遣合同複印件。網上申報及現場審覈均需提供。

5.碩博畢業生首次申領時申報系統內上傳社會保險參保證明,碩博畢業生再次申領及本科畢業生申領無需提供。

1.碩博畢業生首次申領經審覈通過後,需到杭州銀行指定網點辦理人才專屬卡,補貼代發至該卡。

2.碩博再次及本科畢業生網上申報時,系統會自動讀取餘杭農村商業銀行(市民卡)銀行賬號,填報時請注意覈對。若系統無法讀取銀行卡號,需至餘杭農村商業銀行各網點自行辦理銀行卡後在系統中填入卡號。補貼代發至市民卡銀行賬號後,若爲首次用卡,需激活銀行卡才能提取資金。

1.申請人按學歷只能享受一次新引進應屆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生活安家補貼,不得重複申報。凡提供虛假材料騙取新引進應屆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生活補貼的,一經發現即取消申請資格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2.在杭州其他區縣市領取過一次性生活補貼的,畢業一年內到餘杭區用人單位工作並連續繳納社會保險的,可以享受安家補貼(即再次申領),申請時限爲從在餘杭繳納社會保險起計算,連續繳納社保(不含補繳)每滿一年後申請一次。

3.申請人超過首次申領時間未領取一次性生活補貼的,不再享受再次申領。

4.生活安家補貼不與我區其他人才租房補貼、大學生公共租賃補貼重複享受,申請人可根據實際選擇享受補貼方式。

5.在職人員未脫產取得全日制畢業文憑的只享受首次申領。

1

餘杭區市民之家一樓D區人才服務專窗

地址:餘杭區臨平南大街265號

工作日可受理

2

餘杭組團市民之家人社窗口

地址:餘杭區文一西路1500號

每月10日、20日受理

(遇節假日順延至節後第一個工作日)

3

碩博首次申領杭州銀行人才專屬卡辦理

指定網點

高 校 名 單

1.九校聯盟(C9)高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2.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含原“985”高校):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雲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

3.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含原“211”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交學院、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延邊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河海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南京師範大學、中國美術學院、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福州大學、南昌大學、河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海南大學、廣西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貴州大學、西藏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青海大學、寧夏大學、石河子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寧波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第二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4. 目前與我區全面合作的重點高校:浙江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杭州師範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財經大學、中共浙江省委黨校、浙江師範大學、溫州醫科大學。

5.世界百強高校: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華盛頓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倫敦大學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加州大學-舊金山、西北大學(埃文斯頓)、多倫多大學、東京大學、密歇根大學-安娜堡、杜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紐約大學、哥本哈根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愛丁堡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明尼蘇達大學-雙城、京都大學、洛克菲勒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曼徹斯特大學、墨爾本大學、巴黎第六大學、巴黎第十一大學、海德堡大學、科羅拉多大學-玻爾得、卡羅林斯卡學院、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倫敦國王學院、烏得勒支大學、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慕尼黑工業大學、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範德堡大學、馬裏蘭大學-大學城、南加州大學、昆士蘭大學、赫爾辛基大學、慕尼黑大學、蘇黎世大學、格羅寧根大學、日內瓦大學、布裏斯托爾大學、奧斯陸大學、烏普薩拉大學、加州大學-歐文、奧胡斯大學、麥克馬斯特大學、麥吉爾大學、匹茲堡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根特大學、梅奧臨牀醫學院、伊拉茲馬斯大學、萊斯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普渡大學-西拉法葉、莫納什大學、羅格斯大學新布朗斯維克分校、波士頓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哥倫布、悉尼大學、名古屋大學、佐治亞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大學城、加州大學-戴維斯、萊頓大學、佛羅裏達大學、魯汶大學(佛蘭德語)、新加坡國立大學、西澳大利亞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以色列理工學院、巴塞爾大學、哥廷根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卡迪夫大學、亞利桑那大學(依據爲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佈2017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

各位職場新人們

這筆補貼不要忘記領哦~

來源:餘杭人力社保

隨手傳播,告訴身邊的臨平人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