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廣西柳州,南方的房子一般保暖都不是很好,在這種情況下哪種取暖器比較好,我很不喜歡空調製熱,就算開加濕器也會覺得很難受。


強答一波。

最早買了一個暖風機,效果非常好,俯視面積就是一個筆記本的大小,厚度差不多一個拳頭,算得上小巧了。3秒出熱風,基本上臥室開了暖風機,整個房間溫度都上來了,大冬天在臥室就穿一件衣服就行,很暖和,會有輕微噪音,睡眠質量好的我就完全忽略了。

第二年,歐巴非常暖心的給我買了一個價格更貴,購買人數更多的熱油汀,第一,體積大,買過知道,單手提?做不到,都是靠底下輪子拖,差不多一個牀頭櫃的高度,然後拳頭的厚度。第二,原理是加熱每一片中間經過的空氣,然後過程非常緩慢,講真,我開了一個小時,外套都不敢脫。用來烘乾襪子衣服什麼的是有用的,因為靠的近啊,我要暖個手,要坐在邊上,手放在正上方,在用了不到三次,我就徹底把它收起來了,感謝暖心的歐巴,但我還是用我的暖風機。

第三年,我辦公室空調不給力,我繼續買了一個暖風機,小小個,放在辦公桌底下,不對著人吹,腳和腿都是暖暖的,我同事說,我這暖風機一開,帶動了整個辦公圈,走過來的人都說暖和,然後她們都去買了同款,之前她們領導給她們配置了油汀,可想而知,效果哪個更好了。

我現在依舊是這款暖風機的忠實粉絲,以後應該也會是。

歐耶~~


此前,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基於阿里數據,通過洞察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線上各年齡段消費人羣對於不同品牌暖風機的偏好特徵以及購買行為,做過一篇還原國民暖風機消費現狀的內容。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你居然在北方的暖氣裏,開起了暖風機?!

節選一下選購暖風機的情況,可以作為參考。

如何「購」暖?

本著為「指點」消費的初衷,CBNData《研究》自然也從產品價格、性能參數、外觀顏色以及品牌各個方面為你的出謀劃策!

①高端貨or經濟款?「高成低就」兩極化

雖然相比冷暖空調,暖風機更具價格優勢,但暖風機的定價也是相當豐富的,高至上千,低至不過百元的都有。根據CBNData《研究》顯示,從暖風機價格區間的銷售額分佈來看,1000元以上的產品最受歡迎,佔了整體25%的銷售額,其次是100-200元的產品,佔了整體19%的銷售額。可見高端貨和經濟款是暖風機的兩大主流選擇。

② 高端大氣上檔次,黑白銀色顯氣質

暖風機作為家用電器的一種,延續了居家的簡約風格,根據CBNData《研究》顯示,白色、黑色以及銀白色屬暖風機的暢銷色系。畢竟經典色放在哪個時代都不過時,今年雙11依然值得考慮!

③ 為家而生,這個瓦數剛剛好

體積小巧,迅速制暖的暖風機不正是為家而生的嘛!所以根據CBNData《研究》所示的暖風機功率銷售額分佈來看,適合11㎡-20㎡的暖風機佔了整體40%的銷售額;同時,1200-2000w的暖風機佔了整體47%的銷售額,可見處在家用最大功率之內,適閤中小戶型空間的暖風機是主流之選,不僅安全至上,又能快速為「家」制暖。

多大的房間,就選擇多大的功率,不必再為產品參數表犯愁啦!

為了讓你更高效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暖風機,CBNData《研究》還為你預備些暢銷品牌,以供加購之選。如果你是環保的辦公一族,那不過百元的TCL、AUX/奧克斯、Meiling/美菱、Konda/康佳、Changhong/長虹品牌迷你暖風機是立於辦公桌之上的不錯之選;

如果你是經濟實惠型的居家客,那500元以內的Midea/美的、Airmate/艾美特、SINGFUN/先鋒、Gree/格力品牌的家用型節能暖風機值得考慮;

如果你希望你家的暖風機還能吹吹冷風,凈化下空氣,那dyson/戴森品牌家的冷暖風機應該可以滿足你。


謝邀 但是我沒有用過暖風機 只用油汀和烤火箱 冷的話開油汀 不那麼冷就開烤火箱暖腳


謝邀。

首先要聲明的是,作為是北方人,接觸使用著目前人類取暖史上性價比最高的集中供暖,還真沒考慮過南方更適合什麼取暖設備性價比更高。這一前提下,只能根據找到的資料、加上一些實際體驗臆測,考慮不夠周到的地方還望題主海涵。

(若懶得看鋪墊,可直接看字體加粗的結論部分)


其次聊一聊熱源「點」與「面」的區別。從熱的流動、輻射性的角度考慮,再參考閉眼烤火與閉眼泡澡的區別,「面」式取暖肯定優於「點」式取暖。因為在房間裏,一個熱「點」充其量只能溫暖你的A面,B面就抱歉了,通常作為「面」的補充;而「面」是讓一個範圍內的空間同時熱起來,會將你整個的包起來。另外,從熱流失的角度看,「點」式取暖相比「面」式取暖會浪費更多的熱能導致熱利用率相對低了許多(這裡的「點」與「面」是我一廂情願很主觀的分類,輕噴)。

南方與北方的區別在於是否集中供暖,題主作為南方朋友或許還不瞭解集中供暖的可怕:剛工作的時候交不起取暖費,於是準備硬抗整個冬天,可實際情況並沒我想像的寒冷,原因在於儘管我的屋子沒有供暖,可上下左右的鄰居都有,在戶外溫度-20℃至-35℃的三九天裏、我又經常開窗通風的前提下,室溫始終維持在25℃以上……

再次,聊聊題主提到的兩種取暖設備。熱油汀我用過,算是標準的「點」式取暖。它以導熱油為導熱介質。印象當中預熱時間很久,但同樣的,關掉設備也會持續散熱差不多甚至更長的時間,如果是配有溫度控制器的型號還能根據室溫或自動斷電或自動恢復;少數有油味,多數有噪音;要小心別淋到水,要小心別碰撞倒地,要小心別接觸它的表面以免燙傷……總之有段時間每隔上兩三年就能聽到熱油汀出事的江湖傳說。暖風機我不瞭解,搜索的材料顯示導熱介質為水或蒸汽,與空調類似,都是通過吹出熱風循環於室內來提升溫度,達到類似「面」式取暖的效果,所以,都有噪音,且暖風機噪音大於空調。

以我的經驗來看,臥室內有噪音顯然不合適;不管冷風還是熱風人都不會舒服。

除了取暖方式,取暖的導熱介質與能量來源也很重要,這直接關係到安全係數,以及你一個冬天下來要花多少錢。以北方集中供暖為例,以煤炭或天然氣為能源,以水為導熱介質打造立體、集成式的「面」式熱源,完美的兼顧了安全、環保、經濟等幾個方面,性價比極高。


結論:題主所在的南方,建築保暖遜於北方,又沒法蹭鄰居的餘熱,因為鄰居家也許比你家還冷,這種情況下取暖要考慮的是一個優質的「面」式取暖系統,因此「點」式的熱油汀、電暖器、熱寶,模仿「面」式的空調、暖風機一類設備都略顯後力不足,不在考慮之列。

考慮下地暖吧,電的直接pass,太費,推薦天然氣。東西大概就是一個壁掛爐,一個分水器,一堆管子。它除了幫你取暖,還有熱水功能(洗臉洗碗什麼的)。以一百平方為例,24小時全開,北方一季(冬季的三個月)的費用大概是1000左右,南方一季在1500-2500之間。

PS:我知道沒介紹主機價格,我也知道拆改和安裝費用沒算在內,我還知道沒提醒燃燒不充分的後果,但買安全還是買便宜是你的事兒,反正北緯30°以北的發達國家都用這東西。引進一個系統和某寶淘件便宜貨那可是倆概念。提高生活品質就是要較大投入才能換來。


電油汀:制熱效果差,比空調更費電

暖風機:噪音大,只加熱室內空氣,導致空氣不循環,悶

還有一些其他的取暖設備,你不問我也不好答


空調加熱確實不舒服,要不然也不會有醫生提及的空調病。

加熱環境決定了加熱器的類別。


油汀沒用過,用過的同事朋友都說想扔,因為根本沒法把環境烘暖。我買冷暖空調之前,用暖風機,覺得還行,最起碼一定距離內溫度是上升的。最給力還是空調,但匹數要大要夠。我客廳不算大,裝了三匹冷暖,這個冬天,開五分鐘溫度就上來了,太舒服了。臥室裝了1.5p,開了有暖風,但房間沒有暖的感覺,後悔死了,這個型號的格力製冷制熱效果都不好。
智能電暖器,手機可控制,設定溫度後,全屋溫度達到設定溫度自動斷電,溫度降低2度,自動啟動,自動變頻只需要很小的功率就能把這2度升上去,不用全功率升著2度,散熱方式,採用冷熱空氣微循環,通俗講就是自然對流,不會改變濕度,而且對流散熱讓屋內4個角溫度不會相差2度


暖風機真的救命啊。等電熱油汀熱起來我可能已經凍死了。暖風機,小巧,3秒熱風,熱量擴散快。電熱油汀用來烘襪子,貼著它才覺得溫暖,熱量不太能擴散


推薦用油汀,無噪音和光輻射污染室內環境,不影響睡眠,還適合烘乾衣物。一般寶寶剛出生的冬天,取暖都是不計成本的,而長時間不間斷開取暖器時,油汀加熱慢的缺點就完全迴避了。最後記得把油汀放在房間窗下,有效利用熱對流,效果更好,親身體驗。好用點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