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在2013年的一篇paper里就已经探讨过这个问题。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wp-content/uploads/2016/12/vc13lan.pdf?

www.microsoft.com

数码和胶片色彩的本质不同,在于记录方式。数码的记录方式,是在sensor前放上三种滤光片,把滤光片所对应频率的光强记录到sensor的不同点上。在显示的时候,把三个值分别用RGB表示出来。这里,RGB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没有重合的部分。

胶片是用材料感光的方法记录三层,每一层对应一个频谱映射函数。在需要显示的时候,是用白光照上去,相当于是拿全光谱去点乘那个映射函数,得到RGB的颜色。在冲洗的过程中,也可以调整这个映射函数,达到自己的要求。

而人眼看东西的原理,用的也是类似胶片那样的频谱映射函数:

很明显可以看出,RGB之间不是完全分开的,R和G有很大的重合,甚至R和B也有一些重合。人眼看到的R或者G或者B,是全光谱点乘人眼频谱映射函数得到的。

有了这个原理基础,就可以考虑如何用数码的方式「完美」重现胶片了。

首先,只有RGB三个通道不行。需要采集全光谱。我们的实验是采集了400nm到1000nm这个波长范围内的50个不同频率下物体的黑白图像。所以这里涉及到了窄带滤镜和黑白数码监控摄像头。因为在不同波长下,光的折射程度有所不同。我们在更换了窄带滤镜后,都需要重新对焦才能很好地拍摄。我们没做自动系统,全是手工操作,所以这样一组图往往要花费几十分钟才能拍好。把这50张图都采集到之后,就可以插值出全光谱的响应了。同个物体在不同频率下长得很不一样。

有了全光谱的图像,我们就可以在显示过程中任意的修改映射函数,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果把胶片的映射函数得到,就能很好地恢复出胶片的效果。

最后放一个美颜相机都做不好的能力:任意调节不同年龄的肤质。不同频率的光能深入皮肤的不同层面,反射出来的也不同。所以通过全频谱拍摄,就能选择某一波长的图像为亮度,把普通拍摄出来的RGB图像的色度结合进去,得到粗糙或者细嫩地皮肤效果。


10.26补充

没想到会有很多大神翻牌子,之前的答案语言有些激烈,想再做个补充。4个月过去了,对胶片的特性有了些新的、定量上的理解。还是坚定地认为数字与胶片的差异不是厂商技术问题,而是设计上的差异。也相信如果方法得当,在对画质要求不高的前提下,两种材料的色彩表现可以近似匹配。

这个问题提出的心理本身就很有趣,有点像在问」数字真的这么万能吗「。它更像是对」后期万能论「的怀疑,或者是对数字技术的怀疑。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脑洞、知识、理论讨论和真正的事实,证实或证伪这些怀疑。所以,数字技术才是问题的主角,我在这种问题下面说实际的流程、实际设备的性价比,确实有点耍流氓。

胶片的质感哪里来?或进一步问:摄影图像的质感从哪里来?当下主要有三大类猜测。

  • 材料精确性带来质感:主要是说解析度、采样精度、数据处理的」正确性「——简而言之,图像只要更穷尽真实、失真度更低,就会更有质感。
  • 材料倾向性带来质感:主要是以某种奇怪的方式的偏色,或某种奇怪的曝光特性,或者几种倾向性以某种奇怪的方式融合起来,带来了所谓」质感「。材料的倾向性会减弱某些」差异性「,带来相对固定的图像风格,这种说法也很有市场。
  • 流程的缺陷带来质感:这其实是说精确性的缺失带来了倾向性。而且这种精确性的缺失不是摄影材料带来的,而是流行的处理流程带来的。

只说数字与胶片的对比,据我所知是这样:

  • 材料精确性上(也就是本回答主要讨论的问题),有:
    • 负片的优势是对场景作低反差复制,(极大)方便数字采样;
    • 负片是模拟信号,但如果不彩放,终将逃不过数字采集。
    • 数码的优势是信噪比高、杂讯更小,同画幅解析度更高。
    • 数码的数据处理流程被厂家固定,很难犯错,人为误差更少。
    • 数码有马赛克,带来信息的相对缺失
    • 数码有Raw的压缩
  • 材料倾向性上,主要有:
    • 光谱特性的差异使胶片色彩分离度高,但极大降低了不同光源下的色彩一致性,在劣质光源下几乎没有保真度。这可能正是数码设计得极其中性的目的
    • 胶片为了校正相纸的跨通道采样引入了色罩,它本质上是作用在减色法上的」色彩矩阵「(我曾经数学上推导证实,小范围公布过),或者是一种非线性的」指定色彩空间「的操作。
    • 胶片为了进一步校正色罩未校正的中灰灰阶偏色,引入了三个色层Gamma的差异,你可以看到一些低端胶片的特性曲线三个层几乎是平行的,而专业底片是不同的。
    • 胶片的曝光特性有肩部和趾部。
    • 色罩等校色方案与曝光曲线同时作用,形成了一些极其非线性的高光和暗部特性。
    • 数字也有倾向性,主要是消Bayer演算法的问题。但个人觉得这主要来源于大众对它的不信任。
  • 流程缺陷上,主要有
    • 数码上流行一些很破坏物理连续性的修图方法,突破了人对不真实性的判断阈值,使得不专业的数码作品相对让人难受;
    • 数码和胶片的高感都无法获得高质量图像。
    • 胶片扫描时使用宽光谱特性的扫描仪,会增加跨通道采样。而这正是色罩想要消除的因素,是传统彩放流程极力避免的事情。
    • 胶片校色时,不消除中灰灰阶的偏色,也就是保留高光和暗部的偏色,声称偏色是胶片的质感。我的方法可以有效校正中灰偏色。
    • 胶片校色时不匹配场景反差,一味地拉大反差。

我坚信胶片或数码都没有玄学,只要实事求是地穷尽了差异,就绝对可以模拟,而且是无法分辨的模拟。但是,胶片是拿来就用的方案,而数字需要不断地穷尽...这时,关键问题在于,个人用家只能做」流程缺陷「的模拟和部分」材料倾向性「的模拟;其余的材料差异必须交给厂商去做

这时,关键问题就是性价比:

6.10补充

看到有人在吵,我也是服了,情绪上不得不吹一波胶片。先说句得罪胶片党的话,如果只在用屏幕复现影像这个前提下说,真当科技不进步了?数字当然能模拟胶片啊,黑洞都拍下来了,这点事儿人类还搞不定?胶片拍的科幻电影特效都是电脑做的,真当胶片感是玄学?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真当科技进步还免费给啊...

先说结论,在恶劣的各类自然光条件下用一块不变的摄影材料拍照,想达到类似的质感表现,胶片比数码便宜,而且胶片还不是「不变」的摄影材料,它的iso是可以挑选的!(数码有analog gain,但那并不算是真的改了iso,顶多算提高采样效果的技巧,于是出现了iso越低宽容度越大的奇葩特性)

个人觉得胶片没什么好吹的,胶片质感虽然有偏色、色相的总体旋转和颗粒的贡献,但你不太能说这些都是好的贡献;个人认为,胶片的优秀的颜色质感本质上是影调总体上无损地压缩并固定到一个密度区间内,从而降低了数字采样的难度。而且只有三个染料层,也就是光谱分布极其简单啊!!哈苏x5声称Dmax为4.9,也就是说这玩意儿有16.3档的动态范围!最怕的是胶片本身就好采样,而且人家扫描仪还比你相机好,唯一可惜的是扫描仪感测器和胶片染料的对应关系一直没人做标准化。

数字采样的最大问题是采样的工况实在太恶劣了!这种情况下还想要连拍!?好端端的两千万像素14bit被压到不到50m的文件里...而且真的好好拍的话,数字一点也不比胶片快,也不比胶片方便。能极大批量生产的相机制造商就没太把质感放在第一位,便宜没好货。

怎么才能追得上?那当然是反差、曝光精确控制的大量人工光打上去,然后用各种提高采样效率的trick,研究颜色、影调在数字上的操纵方法而不是堆个想当然的演算法,这就是好莱坞可以轻易模拟胶片质感的秘诀。别的都不说,AdobeRGB就是敲错键盘意外做出来的,你真当民用摄影用的东西都是好东西?

所以舍不得买16bit中画幅,想要极佳的质感,还想拍自然光的,老老实实用胶片吧。

原:

数据上能不能?能做到近似,你把胶片特性曲线、三个色层感光和染料的颜色偏移测量一下应用到数码上,大差不差可以获得和胶片扫描档差不多的文件。也就是在屏幕上看可以做到差不多,再细致一点的话两个材料不同的光谱反应是大硬伤。

输出上能不能?不能。

个人意见:有两种材料可以选择本身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为什么还要互相模仿呢?第一选择当然是爱用什么用什么,喜欢什么风格就用什么材料呀,胶片机又不贵


数码胶片双修用户路过感兴趣,先概括回答再来细讲。

  1. 如果有科学的方法,其实数码是可以十分接近到胶片感觉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完全可以忽略差异。
  2. 因为科学的方法真的很难掌握,这是世界级难题。不要太看得起消费级相机厂家的实力。也不要觉得消费级相机的感测器有多优秀。
  3. 不愿意花钱买高端感测器的话,没有简易的方法。
  4. 无关于数码或者胶片,不同厂家可以说都有不同追求。大家追求的都是视觉上的美感,但每一家的理解都不一样。
  5. 2019年的话,目前来看最合适的是阿莱电影摄像机。

首先先提出一个很多非专业人士不知道的事实,人眼以及胶片对光强的感知和数字元件有很大区别。很多人知道现在好一点的视频相机支持Log格式记录,实际上Log正式模拟胶片乃至人眼的感光模式。在数字信号的世界,光强一倍数据量也就增大一倍,一级比一级来的夸张,但对于人眼来说,光强每一倍提升只是同样的感知变化。很奇妙的是,胶片这种化学感光材质,和人眼保持了一样的感受,即Log记录。这其实是胶片的一个优势。

但话说回来,Log和Linear之间是可以函数换算的。所以从原理上讲数字元件的信号读取完全可以转换到Log形式。但问题恰恰在这里,目前所有消费级RAW解码软体和相机直出JPG都不走这一流程,而是Gamma2.2(也有1.8的)转换。这个转换是为了显示器显示画面优化的一种记录格式,其实并不等同于人眼的感知特性。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只要稍微想后期下或者做胶片模拟这样的操作,数据就会被错误修改。因为人眼和胶片的感知又不是Gamma系统。所以合理的流程应该是直接把Linear转换到Log模式再做调色。然而我上面提到,现在消费级软体并不支持,几乎没有任何办法做到这一点。甚至连反运算也不行,因为所有的这些RAW软体和相机JPG直出都加了很多味精,比如色域压缩,额外的对比度曲线,风格化LUT转换等,作为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有办法避免。即使是纯Gamma转换,也需要知道转换时的Slope和Offset信息,反正我查了很久也没有办法得知。在本身就被调过色转换过数据格式的基础上想做胶片模拟,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那么如果我们得到了Log化的数码数据,可以继续做模拟吗?我个人的结论是:只要感测器性能足够好,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我们看动态范围,有人说虽然现在专业负片的动态也就14EV,数码也不是做不到。这话没错,负片的线性响应区确实也就14EV。但你不要忘了胶片还有个特性叫肩部趾部,人话说就是胶片天生有一个压缩高光和阴影的特性。如果你要用数码感测器去模拟,那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要超越这个14EV更多档才行,然后把超过的部分也做压缩就可以了。那么目前来说单次成像,数码确实还是差一点的。不过看科技发展速度,很快就可以追上,时间问题而已。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消费级静态相机的ISO定义。我们知道无论动态多好的静态相机,它们高光的动态范围都差不多,一般是4EV左右,好的感测器优势都在暗部。那么问题来了,你要怎么发挥这暗部优势呢?欠曝拍后期回拉?对,这就是目前唯一解。只有这样才能模拟出负片超强的高光动态信息。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拍摄体验问题。现在消费级相机你前期欠曝拍,它不会监看的时候给你补偿,你看到的取景画面都是一团黑,所以这条路是可以的,但其实根本没法投入实践中去,因为体验太差了。更多时候你也只能按照默认的4EV高光动态去拍,所以想模拟胶片的柔顺高光其实是很蹩脚的事儿。

这一点,电影摄像机解决的很好。各种Log格式,都是考虑到负片的高光动态而优化的,像Slog2 高光就有6EV,Arri Log-C甚至有8EV,RED IPP2则更暴力达到10EV(现阶段是不完全记录)。而且监看时允许载入自定义LUT补偿亮度,这就让你能够随意控制高光和阴影的动态排布。据我所知消费级静态相机现在没有一个可以做到。

而且电影摄像机一般都支持Log输出,后期调色时就更加容易实现胶片的影调和色彩变化了。当然具体效果好不好,还要看调色师的水平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影调的问题。另外的问题还有色彩。色彩这个就更有意思了,可以说消费级静态相机的感测器本身就有很大缺陷。如果有朋友了解过飞思的Trichromatic技术,应该知道,大部分消费级相机感测器都是为了最大化光强收集而优化,其对RGB三原色的光谱读取并不纯净,串扰较大。所以CFA滤镜的质量也是很关键的因素,甚至有时候决定了你画面后期的余地。试想,如果对光谱的读取不完全,不准确,后期如何校正得回来?就好比说红外摄影吧,如果不做去红外的修改,根本收不到红外信号,你后期怎么变出红外信号?这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数码相机的感测器读不到正确的光谱信息,和胶片的特性不一样,想要模拟它,那就成了几乎不可能的完成的事。

说了半天还是回来吹一波Arri,Arri的摄像机从感测器设计到后期处理都是有很厉害的科学家参与的,它们的色彩科学甚至可以说是看家本事。毕竟现在主流拍电影的标配Alexa都不能实现真4K解析度,为啥那么多导演还指名道姓要它?色彩好啊!RED 8K 96fps 16.5EV再强也比不上Arri的色彩好吸引人。不过RED近年也在努力改进,IPP2升级以后已经改善很多,期待以后的表现。

所以讲了这么多,我就是想告诉大家,要用数码模拟胶片,消费级机器有本质的缺陷。这不是后期水平的问题,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么好好拍胶片,要么等未来科技发展,啥时候消费级相机也能体验顶尖的色彩科学了,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不过我觉得吧,现在可换镜头相机总体市场都在走下坡路,这样的美好愿景估计也等不到了。。。华为南步旺!!


我不知道能不能完全模拟~不过,在宽容度之内,非阳光、非逆光的情况下,应该是比较可能模拟的。

所以~我和鸭哥一商量,让大家猜猜试试。单纯的猜也没劲,所以搞了个奖池,不多,但本著求真的态度,来玩。主要目的还是希望把这个搞的有趣一些。

大家来猜猜吧。

是的,有坑。

至于是否答非所问,没必要来把我批判一番,去猜吧

如果你都知道胶片和数码的奥秘?那就算考试吧,看看能满分不?

@grapeot

数码真的能模拟胶片吗??

www.zhihu.com图标

1 在全画幅数码素质全面超过135胶片的今天,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达到135胶片的效果?

这个说法是错的

2 如果可以,那么为何现在(2019.5)的机内滤镜模拟胶片(如富士)仍然达不到自家胶片的效果?

相机厂商玩命把画质弄上去不是为了拿来埋汰的。

4 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如何快速简易的达到类似效果?

没有特别简单的办法

3 数码厂商与胶片厂商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相同的吗?

不是

4 哪一家的数码调教更适合模拟出胶片的效果

每一家

PS:题主您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数码目前确实难以模拟胶片,别的答主说了。

但是我说一下目前一些胶片玩家存在的问题。

扫描仪选择了富士sp或者诺日士(特别是sp3000),出来的照片经过了一堆乱七八糟的预设,变得不伦不类(数码不数码胶片不胶片,高档低档胶片色彩都一个样子了,我刚入的时候不懂扫sp3000,ektar100和c200愣是成了一个调子)。结果反倒成了胶片模拟数码,还弄的大家认为富士sp的垃圾色彩就是胶片风。

现在我搞了个v850,感觉好多了,至少色彩还原好了不少。

建议胶片玩家选择扫描最起码是爱普生v750/v850/这个级别的扫描仪,至少还原的比较真实。再好一点可以选择尼康5000/8000/9000ed,顶级哈苏x5。(不用自己买,很多店里面有,闲鱼也有个人提供扫描)


1. 在全画幅数码素质全面超过135胶片的今天,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达到135胶片的效果?

很奇怪的问题,意思是为何当下感测器纸面参数可以碾压胶卷了,为何在感官上似乎数码不如135底片?

首先,我姑且认为你说的全画幅数码素质是基于数码感测器的RAW被解释再修饰后的数字图片来评判的。那么底片如果不过扫描仪,直接用暗房工艺放大,它确实可以现实一些「数码上无法解释和存在的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模拟记录的信息量一定超越数码化的,只不过人眼是否能辨别,是个问题。

这里有个有趣的事。如果我们观察底片(比如反转片),或者观察最后的放大相片,和一般意义上的观察数码照片(通过屏幕观察数字图片)相比,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关公战秦琼。但如果我们把数码照片优化、并且「模拟胶片」后再输出至模拟介质上(比如列印),那这种比较在一些双盲实验里,已经可以达到不可辨。

其次,如果你是拿135底片扫描后的结果(实际上也是个RAW,一样需要解释并修饰成为数字图片才能被人类所感知),拿来和屏幕上回放的,由RAW解释后并优化的数字图像比,事实上已经不存在明显的观感差别。已经有很多网路的双盲实验证明了这一点。

2. 如果可以,那么为何现在(2019.5)的机内滤镜模拟胶片(如富士)仍然达不到自家胶片的效果?

首先,机内滤镜的效果目前还是比较粗糙的,这受限于演算法和相机内的处理能力限制。

如果是按照回答1里的数码稿对数码稿的比较来说,经过优秀后期处理/优化的数码照片,完全可以在观感上接近胶片扫描稿。

具体的参考回答1最后提及的双盲实验,那些就是模拟的好例子,不过目前这种模拟离不开人眼的观察和人脑的最后调整。

3. 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如何快速简易的达到类似效果?

目前不可以快速简易地达到类似效果,请期待AI技术。

但如果你的目的并不是为蒙蔽从业者,其实包括VSCO在内的一系列App,甚至包括一些AI后期演算法,已经可以满足需要。

4. 数码厂商与胶片厂商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相同的吗?

是也不是。

首先,你说canon是不是数码厂商呢?显然是,那huawei是不是?我也可以说是,因为他们也生产相机(比如p30),他们的相机比较之下,所追求的成像表达完全不同。甚至大家都知道,如果均以机器内生成的jpg来比较,canon、nikon、sony这三家目前的倾向都不太相同。

而数码一侧,RAW的生成关系最大的是感测器。这本质上是个电子科技问题。作为图像感测器,他是个SoC产品。那么它们是有性能指标的。以前我们考虑的是绝对解析度、信噪比、大小、功率、读取速度,现在还要考虑PDAF性能等,这个是半导体设计问题,它们有理性的硬参数——实际情况是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设计重点,索尼大量的感测器同时在售,就是为了面对不同的产品需求。

再说RAW数据解释为数码图像的解释引擎,这里最有趣的就是ACR和CaptureOne之争,如你所见,即使一样的RAW,在送进ACR和CaputreOne之后,各自所得出的数字图片的观感各不相同,更不用说还有后期、工作流程、色彩空间等一堆可能会影响的软体变数了。

数码厂商追求的表达效果,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假设数码相机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诞生优秀的可回放的数码图片,那几遍我都用a7r3+fe55,以CaputreOne工作流程出来的默认参数片放在windows上看和以Adobe工作流程出来的默认参数片在osx上看都不是一样的。大家的追求的表达效果……倒不如问你后期追求的表达效果——因为那至少是可控的,是你主观的,可感知的。

胶片厂商也一样,不同用途的胶片所追求的影调和感光特性都会不同,比如KodakVision2和KodakVision3的电影卷技术指标就有了区别。而它们最终追求的表达效果,又和民用的Gold200不同,和自己的TriX,Tmax又会完全不同。

不同的胶卷间,所追求的表达效果即有了区别;数码那边不同相机厂家、不同软体厂家追求的表达效果也不尽相同。

我猜你想问的是,是不是数码想做成胶卷那种色彩?回答是只要有这个需求的人多,就会有厂家去做;而胶片时代胶片的终极目标是不是想诞生出像当下的RAW解码出的那种高解析度、色彩丰富平实的照片?回答是有,但并非所有胶卷都朝著那个目标去设计。在当下,如果你精心拍摄RDP3,以哈苏扫描之,并严格校色,可能最后的风格会很像你用数码相机拍出来的「机内直出」。

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胶卷和数码感测器的设计都是尽量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的需求的。

如果你的需求是「色彩艳丽、细节丰富、暗调发蓝、高调发红的照片」,并且你这样的人足够多,声音够大,购买力够强,也会有针对你们的产品出现,而无论是胶片还是数码,只是基于当时的技术和成本、便利性综合考量的结果。

5. 哪一家的数码调教更适合模拟出胶片的效果?

如果你说的是ACR或CaptureOne的工作流程下的内容,那是每一家都可以模拟好「胶片经过数码化后的色偏」的。

如果你不允许使用电脑,仅限于拍完机器内生成的jpg直传到手机,或者直接相机屏幕回放的话,那富士、奥巴、理光三家在这方面有投入了一些开发力量并且有一些成果。

但如果只是要模拟胶片,你也可以把安装了VSCO,购买了VSCO X会员服务的iPhone认为是一台相机——那么这也算是很不错的「更适合模拟出效果的数码调教」了。


数码照片无非是矩阵,没什么不可能的。

黄局回答的很细致了,我认为如果有接近好莱坞电影工业的调色水平,数码调成胶片质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

但是咱们没这个水平,就只好用胶片糊弄妹子了。


1. 在全画幅数码素质全面超过135胶片的今天,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达到135胶片的效果?

观感上达到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材质性能不同,又不能自动转换,耗费大力气去干数码不擅长的事情,在胶片成本不高的当下,可以,但没必要。

2. 如果可以,那么为何现在(2019.5)的机内滤镜模拟胶片(如富士)仍然达不到自家胶片的效果?

有人用富士数码相机得出了和胶片很近似的效果,也有人用LUT模拟出机内滤镜模拟胶片的效果。

所以这个机内胶片滤镜,可能只适应某些色温下的场景。就算是一些大色块上和胶片有相近倾向,也很容易从色彩过渡暴露其数码相机的本质。

3. 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如何快速简易的达到类似效果?

VSCO挺好的,但好像Lightroom的滤镜已经不更新了?

NOMO后来新出的几款滤镜做得挺优秀的,比起它早期的滤镜,对胶片的理解更深刻了。

这些快速简易,更多触碰到偏色带来的胶片感,真的想模拟出胶片的魔力,还是离不开手动的。

4. 数码厂商与胶片厂商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相同的吗?

我认为不相同。

数码厂商追求的是高保真下风格化。

胶片厂商追求的是高风格化下保真。

5. 哪一家的数码调教更适合模拟出胶片的效果?

消费级数码相机的话,估计都一样。


蟹妖

一条一条来说

1 在全画幅数码素质全面超过135胶片的今天,为何仍然不能在官感上达到135胶片的效果?

全幅数码现在堆像素的确可以在图像尺寸和解析度上达到甚至超过135胶片。但是达不到135感官上的效果是因为色彩还跟胶片差太远。

现在全画幅的数码色彩深度最深的是14bit,哈苏X5扫描135底片可以扫出16bit的数码文件,有心可以做个实验对比一下,色深差两个数量级在色彩上就已经可以看出碾压的效果了。当然这个有门槛,胶片从拍摄到扫描中任何一个步骤出问题都会导致你最后得到的结果出问题。各种坑,冲卷找了不靠谱的店没冲好怎么办?扫描找了不靠谱的店只给你扫8bit的文件怎么办?不给你扫3F怎么办?扫了3F你自己不会去色罩怎么办?

各种环节都不能出错才行。

但别忘了这才到16bit的色深啊!

数码的天花板把胶片数码化的色彩边界限制死了。

但是再往深说一点,胶片毕竟是 模拟摄影!

模拟其实就意味著信息是特喵的连续的啊,色彩是连续的,还扯什么16bit的色深??有色彩深度这个概念其实就告诉你,数码现在还是用采样的方式来记录信息的,什么是采样啊??

至少我是没听说过谁测出了胶片色深的上限,因为这玩意理论上就没有色深上限啊。

这就好像你看一个有蓝色渐变的天空,如果是透过数码相机的即时取景看,那么在数码相机的内容渐变颜色是被分成一块一块的,换句话说就是平时说的色阶。但是你现实中观察天空难道肉眼能看个色阶断裂出来?或者你拿个望远镜就能看出个色阶断裂?开玩笑呢?

再抬个杠,加入我造了一个指示压力的仪表,一个是数码的,一个是机械的(原理上类似模拟)。数码的必然是跳数字啊,取决于表的精度,但是还是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跳,但是机械的从a值到b值难道是瞬移过去的吗????

不过话说来,为什么数码今天是主流呢,还不是因为 够 用 就 行

所以结论是,现在色彩技术还比较基础,等什么时候Photoshop能做32bit色深的运算,什么时候数码相机能拍32bit的照片,那才勉强看到数码相机生成的照片在色彩上往胶片靠了一步,能不能达到胶片的那种感觉还不好说。

2 如果可以,那么为何现在(2019.5)的机内滤镜模拟胶片(如富士)仍然达不到自家胶片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所以机内模拟滤镜基本上可以算是个自欺欺人的坑爹玩意。

3 如果可以,那么我们如何快速简易的达到类似效果?

不可以。

4 数码厂商与胶片厂商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相同的吗?

这个如果搞明白了是个让人摊手的问题。 数码厂商采用的是数码策略,胶片厂商是模拟策略。让人摊手的原因就是,数码策略下厂商在绞尽脑汁捕捉已知范围内的信息,而模拟策略的厂商模拟了半天最后可能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模拟出了什么。。。因为无法测量。。。

结果测不出来的东西就被当成玄学了。

有一类人就是,所有自己不懂的东西都是玄学,所有自己看不见的都是玄学,所有自己不信的也都是玄学,呃。

所以我就经常有种感觉,我觉得在人类科技树上,模拟和数码这两种技术是点反了,明显模拟比数码更难搞啊。不仅是针对图像的胶片如此,针对音频的黑胶唱片也是一样。还有,说个可能反常识的事情,CRT显示器(就是那种中古时期的大包显示器)在色彩上要比液晶显示器好太多了...

5 哪一家的数码调教更适合模拟出胶片的效果?

如果你要强行用数码模拟胶片,135的机器里尼康,当然能考虑中画幅更好,16bit的中画幅感受一下。


鉴于有的人语文理解能力为负,那我就写出我的观点,不能,模仿不来,两者各有优势。

数码和胶卷都是在模仿被拍摄物体,在被拍摄时的状态,数码一般比胶卷模仿的好。因此数码和胶卷不是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富士那个滤镜除了误导人压缩画质之外,没什么用。

另外数码直出好看是个伪命题。


最大问题是宽容度不够。。。

只是色调的话,问题不太大。现在大部分人追求的胶片味不过是「富士激光数码彩扩机机内预设味」,花大价钱买来设备走傻瓜机流程出片,跟胶卷真正的颜色没太大关系,既然冲扫时可以套预设,ps里一样可以。

然而负片那种风骚的高光目前的数码是真搞不定,极限状态下信息丢丢丢,颜色偏偏偏,强行拉回来也是非常非常怪异的感觉,想靠数码的机器拍完调成胶卷那样子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是工程量恐怕。。。


盲猜那几个,你们不是在搞笑?你为啥不把镜头盖盖上让我猜纯黑?

特意设计过的场景、光线,同一构图、严格限定冲印条件、观看条件下,才有可能看出差别。在很极端条件下,才会知道数码胶片的鸿沟不可跨越。要不然你很有可能连iPhone也辨别不出来。

不能

单从曝光来说,真实世界的照度是对数递增的,人的感觉也是对数递增的,胶片曝光和密度也是对数递增的。对数懂吧?12bit?16bit?差得太远了。

数码才是真正在努力的「模拟」。

色彩上,银盐极其灵敏,对红外、紫外、x光甚至温度都有反应的。数码相机还做不到,也没必要。

数码有自己的质感,只是大家觉得不够美。彻底的模仿胶片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


用数字模拟模拟材料,我觉得挺扯的,更何况大部分工艺都没落了。今后也很难能再做出艾格斯顿或者弗孔那种质量的照片了,还不如好好想想如何「超越」胶片,做出胶片难及的效果,而非一味「模拟」。


1,影调感受和风格可以的。请关注xpro2。我记得砸场子有对xpro2胶片acros模拟的对比。

其实最终呈现的东西并没有那么难达到。胶片虽然说没hifi那么玄学,但很多情况下都是特别偏颇的利益相关描述和对比,这些利益相关描述和对比可以包括我写的。

2,其实是达到了的,至少在我看来xpro2上的几个黑白卷模拟的差球不多。

3,如果真是追求类似效果其实就认认真真琢磨一下调色就行了。但我遇到的情况多数是单纯追求牛逼但实际上分辨不出来。一般来说需求都非常直接纯粹而且刚,就类似于题主想快速简易,其他玩家还会加上便宜,顶级之类的,至少在我看来大多数的需求都是不明确的。

毕竟多快好省这么屌,那还有啥研究意义和附加价值嘛。

4,厂商不追求表达效果,厂商追求附加价值。要点脸的厂家会考虑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出发实现这个附加价值比如说所有的实际成像效果。而且不同厂不同产品线的痛点也不一样,摄影类厂商对产品的传统定义多数情况下是工具性大于创作和娱乐,表达效果是创作者去考虑的事情。

5,这个问题按我的理解是后期空间越大越适合,而且问的就一家的话那就飞思iq3或者iq4呗。

附砸场子那篇对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690388/answer/9888613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