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7月9日,基辛格博士作爲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特使祕密訪華,開啓了中美關係的破冰之旅。

在北京期間,基辛格與周恩來決定,下一步由中國邀請尼克松總統訪問北京。

有趣的是,尼克松總統訪華的具體磋商,不是在北京或者華盛頓,而是在萬里之外的法國。

這是爲什麼呢?

主要是考慮談判的祕密性。

中方授權主持談判的,是中國駐法國大使黃鎮將軍;美方授權的代表是美國駐法武官沃爾特斯將軍。

黃鎮沒有授銜,但是軍旅出身,是著名的解放軍第15軍創始人之一,所以仍被人們稱爲將軍。

沃爾特斯,對駐法大使館的人員來說也不陌生。他精通八國語言。一年前,1970年4月,就是他在波蘭駐法使館的一次招待會上,不時盯着中國武官。招待會結束時,他又緊隨中國武官,跑到門外,試圖遞交一封信,並說是美國總統給中國政府的信件。但是,中國武官沒有受命,沒有接受他的信,回大使館後立即報告了黃鎮大使。黃鎮又報告了國內。

由此可見,沃爾特斯也是支持中美友好的人士。

爲了與沃爾特斯進行商談,黃鎮選派了兩名助手——曹桂生、韋東。

基辛格在北京時已於周恩來約好:沃於7月19日上午8點半左右來黃鎮大使官邸找黃鎮大使。那麼如何讓他神不知鬼不覺,不爲人知呢?黃鎮決定,屆時自己在巴黎近郊諾伊市的官邸前院大門半掩半開,免得沃在門外等侯,暴露目標;再派韋東在院裏佯裝散步,一俟沃出現,立即開門迎他入內。曹桂生則在大樓的門口等候,負責把客人引入客廳。

7月19日上午8時20分許,沃爾特斯高大的身影出現官邸門口。未等他按門鈴,韋東立即開門將他迎入。沃被曹桂生引入客廳後,黃鎮立即從樓上下來,與之見面。

就這樣,中美之間的祕密渠道的第一次接觸開始了。

起初,沃爾特斯略顯拘謹。黃鎮則笑着說:“你是軍人,我也曾經是軍人。軍人對軍人,我們一定很談得來。”

沃爾特斯說:“我在大使、將軍面前只是個小兵。”

黃鎮說:“我也只是毛主席的一個小兵。”

(黃鎮)

沃爾特斯打開話匣子後,有說有笑。他告訴黃鎮:“我的行動,連美國駐法大使也不知道。只有我的祕書知道此事。法國情報機構和記者很厲害,我把車子停在不遠的拐彎處了,沒人知道。哈哈。”

黃鎮也向他說:“我們也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

在第一次會晤中,沃爾特斯向黃鎮遞交了一份美國政府給中國政府的信件。

第一次會面後,他們的祕密接觸日益頻繁。直至1972年3月,這個祕密渠道才結束。在7個月中,沃來黃鎮大使官邸一共45次,平均一個月兩人接觸近7次。兩人會晤的內容包括雙邊關係、對國際重大問題的看法,還包括至關重要的基辛格公開訪華的具體細節。

正是通過這個祕密渠道,黃鎮大使與沃爾特斯如此頻繁接觸,終於談妥了尼克松總統訪華的具體細節,成功地實現了尼克松總統首次訪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