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那些上線數分鐘就成功的大廠大作,《月神:滿月墜落》(以下簡稱月神)這款由新晉廠商King Racoon Games(俗稱浣熊社)歷時三年打造的大型版圖遊戲在KS上的表現只能算是平平無奇。不僅在項目啟動5天後才達成基礎目標,最終成績也只有一千餘人參與,籌得約11萬歐(摺合82萬R),相比同類項目實在是不夠看。而作為國內中文代理的七海也是首次進軍桌游出版的新面孔,因此項目初登陸摩點時並沒有引起某的太多關注。

幸運的是,在摩點眾籌期間KS方面也基本完成了全球發貨,不少玩家在收到實物後得以更直觀的去了解這款遊戲,BGG上也陸續出現了很多有參考價值的評價,更是一度打出了8.5的高分;而GenCon、Essen等國際大展上的亮相也讓月神收穫了一波各大桌游媒體的好評,一躍成為當時的展會黑馬。最終某還是沒能抵擋各方安利的誘惑,幾乎是在項目截止前的最後一刻上了車。

在歷經數次跳票和漫長等待後中文版的月神終於在四月底正式下廠,借著同城的優勢某也是迫不及待的自提拿到了第一批成品,而遊戲的大貨也會在五一之後陸續送到各位玩家手上。

遊戲名稱:月神:滿月墜落 Tsukuyumi: Full Moon Down

遊戲人數:3-5人(加入擴展後最大6人,最佳4人)

發行時間:2018

BGG 排名:2697(主題類443,策略類1139,)評分8.3,重度3.57/5

本次某入手的是眾籌的640 ALL IN檔,包含了基礎和擴展兩個大盒以及ADD的二人變體規則和一個獨立派系,大部分解鎖項都已經在生產時整合進了基礎和擴展之中。中文版在內容上不僅完全同步KS無任何刪減,還額外附帶了5包牌套以及一組亞克力派系指示物,且價格相比KS(ALLIN檔位100歐元+運費)要優惠不少,良心程度堪比游卡。

拿出同類型的《星蝕》作為參照。遊戲體量真是要比預想中大了不少,又背又扛的才把東西帶回來,費了不少工夫。這種又寬又扁的非常規尺寸外盒真的對攜帶和入櫃收納很不友好。

到家後立刻著手開箱,由於篇幅較長,本次會分為上下兩篇。

首先是遊戲的基礎盒。充滿科技感的極簡風格盒繪讓人印象深刻,中央破損的紅色滿月中隱約有東西呼之欲出,白底紅月的配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日本的國旗。事實上遊戲故事中確實融入了不少日本傳統神話元素,甚至連遊戲名Tsukuyumi也和日本三大主神之一的月讀神Tsukuyomi僅一字之差,因此中文版譯為「月神」可謂恰如其分。

背面展示了遊戲的全貌以及故事梗概。月神是一款快節奏的美式4X(探索(eXplore)、擴張(eXpand)、開發(eXploit)、征服(eXterminate))遊戲。玩家將分別扮演不同勢力,在拼接成的大版圖上通過組建部隊擴張領土,消滅對手完成任務獲得VP勝利點來贏得勝利。

打開後首先能看到一本24頁的彩色規則書及一本厚達66頁的「寶典」。

浣熊社的創辦人Felix Mertikat不僅是本次月神的主創設計,同時也是遊戲的主美擔當。早在進軍桌游出版之前他就已是小有名氣的漫畫家和藝術從業人員。作為公司創立後的首款大作,Felix甚至專門創作了一本近70頁的背景漫畫來幫助玩家了解遊戲世界觀,充分展現了他強大的藝術功底。不過畫風方面就仁者見仁,某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這種粗獷的美漫表現手法,一旦習慣後就覺得相當帶感。

不同於一般的美式遊戲,月神在公布之初就以遊戲過程「零隨機」作為其最大的機制賣點,遊戲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完全公開可見的。「寶典」中除了對規則細節的解釋外,還整理了各派系的遊戲策略等信息方便遊戲中進行檢索和參考。在寶典的最後還收錄了約50頁篇幅的漫畫內容,講述了基礎5個派系的起源故事。買遊戲送漫畫確實是挺新奇的體驗,中文版也對此一併進行了漢化,看起來格外過癮。

月神的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風格獨特又個性十足的架空現實世界中。

千百年前,一群日本武士開始反抗自己供奉的神明,如今除了天照和月讀外的神明都幾乎被屠戮殆盡。被同胞放逐的白月龍神在人類無法企及的月球中沉眠,而天照則為了生存選擇與人類合作,在向武士傳授超前的科技知識後,人類終於得以登月屠龍。但計劃最終失敗,白龍月神被喚醒,為了向放逐自己的同胞復仇,月神操縱著月球徑直朝地球撞去。月落的巨大衝擊引發了全球性的災難,月神的能量在地表蔓延,從中誕生出了【月鬼】,也是倖存下來的生物變得更為強大。在這月落之後的廢土世界所有派系都在為生存而戰,也在為爭奪世界而戰。

末世、科幻、日本武士、東方神話...你能想到的流行遊戲元素幾乎都能在月神中找到,顯然這種大雜燴世設是想儘可能多的覆蓋更多用戶群體,尤其對於憧憬神秘東方文化的歐美玩家來說這無疑是相當有吸引力的賣點之一。

類似VAST、ROOT的非對稱種族能力是本遊戲的另一大賣點,這也是繼傳承模式後近期比較熱門的一種遊戲機制。

在基礎中玩家可以選擇五種派系,每個派系除了兵種屬性上的區別外,在遊戲策略和操作感上也都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對於派系面板和參考卡這種遊戲中頻繁翻閱的部件,七海在聽取了玩家建議後對材質進行了大幅優化,最終採用了和TOKEN相同的2MM厚卡,在手感和耐用性上都得到了質的飛躍,必須點贊。

同原版一樣5人遊戲只提供了三張參考版,不是很懂。= =

遊戲中主要的文字量都集中在卡牌上,厚厚一摞約有100張,大致可以分為行動卡、戰鬥卡、事件卡、任務卡和月鬼這五類,具體作用稍後會細說。卡牌的彈性不錯但質地偏薄,中文版額外附送的加厚牌套雖說是不是品牌但質量意外的好,使用後手感有顯著提升。想要自備的也可以選用各品牌的62*87的標準尺寸牌套,整套遊戲大概需要250張左右。

最下層是遊戲的主體,一沓厚厚的TOKEN板件,足有12張之多,其中最頂上那張為眾籌版獨有的KSE內容。板件採用的是2MM厚的硬卡材質,印刷和切割都很工整,表面還做了壓紋處理,效果十分出色。

在這桌游普遍模型化的年代月神依然選擇了傳統的立牌來表現各種單位確實是一大遺憾,但對於新公司來說沒有盲目隨大流在模型上砸錢或許也是比較明智的策略,表示理解。 基礎中專門附帶了一大包透明底座來搭配立牌使用,之前英文版夾口過緊的問題也得以修正,好評!

雖然沒有模型,但玩家依然能從立牌的大小直觀感受各單位的體型差距,牌面上的各項參數也更方便遊戲中進行查看,這點也是模型難以做到的,因此可以說是有得有失。

遊戲舞台設定在曾經的太平洋,由於月球墜落這裡已經乾涸成為了一片廢土。雖然遊戲中只有荒地、山脈和沃土三種地形,但每個版塊的插畫都是專門繪製,張張不同,地貌細節十分豐富。

地圖板背面均為被擴展派系【炎裔】焚毀後的狀態。

除了地形外地圖上還會帶有各種狀態。基礎中有月神、輻射和不穩定三種地圖屬性,並有一堆對應的TOKEN可以在遊戲過程中為其他地圖板添加/消除屬性。

每局遊戲的版圖會通過拼接地圖板塊來隨機生成,在規則書最後也提供了6種官方地圖模板方便玩家快速遊戲。單片地圖塊的尺寸著實不小,5人遊戲的話將會是一個佔地超大的版圖,視覺效果十分震撼。

地圖的紅色邊緣代表不可穿越的屏障,通過板塊之間相互圍合來構建出地圖上曲折多變的地貌。遊戲中也會因事件卡或其他效果來增加/移除新的障礙。

所有場景的中央都是由月鬼佔據的巨大月球區域,這裡是月鬼的出生點,每回合結束時佔領月球中心的玩家還能額外獲得1VP獎勵。在最早的版本這是由7塊小地形片組合而成,隨KS解鎖升級成了一張完整的大版,省去了每次拼裝的麻煩。

除此之外KS還解鎖了一塊用於擺放閑置月鬼的版塊以及一個月球的立牌,但立牌的撐腳開槽尺寸不對,導致根本插不緊,總體來說就是湊板件數的玩意,沒什麼卵用。

一番歸置後終於將各派系的組件清點完畢,下面來簡單介紹一下基礎中各派系的特點。

【賽博武士】紅

賽博武士是狂熱武士的後裔,正是他們的祖先喚醒了白龍導致月落的發生。因為有天照提供的技術,在古派的外表下有著高於其他勢力的科技水平,這使他們看起來就像日本武士和機器人的混合體。為了對抗月神他們不惜將自己的精神和肉體與機械融合。藉由超級AI天照的指揮這支強大的意識共同體變成堅不可摧。

賽博武士擁有被稱為「上行連接」的特殊科技牌庫,相當於傳統RTS遊戲中的科技樹。通過研發不同的連接可以激活諸如人造屏障,大型機甲武士甚至是軌道激光等永久能力,在與各種派系對戰時都有很高的靈活性和適應力。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選擇最恰當的連接,並使科技與兵力得到均衡發展是玩好該派系的主要課題。

【流浪者】藍

流浪者是一群倖存的美軍士兵,當月球墜落時他們的航母正在太平洋上航行。僥倖生還後以擱淺的「流浪者號」為據點開始了在這荒涼末世的求生之路。作為遊戲中最接近現實的派系,流浪者充分體現了美國大兵訓練有素,侵掠如火和充滿個人英雄主義的作戰風格。

流浪者是典型的快攻型派系,部隊都擁有強大的機動性,能從很遠的位置突入戰場進行閃擊戰並且每次攻擊都能造成可觀傷害。軍備系統是該派系的特色,流浪者可以生產各種武器可來提升部隊的戰鬥力,或是在地圖上鋪設地雷來進行防守。但另一方面,由於缺乏主動防禦手段,一旦喪失機動優勢進入陣地戰就會落於下風。

【野豬領主】綠

伴隨著月球墜落,一些月神的鱗片也掉落在世界各地,一群森林中的野豬因為接觸一小塊月神碎片而進化出了高度智慧。在一舉推翻了曾經奴役自己的人類勢力後,野豬人建立起了龐大的母系社會。它們會如同未開化的蠻族一般狩獵人類取食人肉,並將象徵人類文明的金屬製品穿在身上作為戰利品。野豬人將月神奉為創世神明,並希望進一步接觸月神來完成它們的進化。

雖然科技相對落後,但野豬領主憑藉「改良」帶來的地利優勢和「進化」出的強大戰力成為了其他派系不可小覷的一股勢力。野豬人是防守的專家,它們可以通過開墾來改變版圖的地形。例如挖掘隧道、築起屏障來營造對自己有利的地理環境,或是搭建堡壘、修建掩體來為部隊提供戰鬥上的加成。成熟的野豬人部隊具有很強的戰鬥力,但它們必須從幼豬開始逐步升級,因此每個單位的培養都要投入更多時間和高昂造價,需要格外珍惜使用。

【黑暗之種】黃

月落的衝擊對很多生物造成了毀滅性打擊,但對於嗜腐的昆蟲來說這簡直就是天堂。月神的能量影響了這些蟲子,將它們變得巨大且致命,很快這些蟲子就匯聚形成了數量極為龐大的集群。黑暗之種是少數免疫月神心靈控制的物種,它們只遵從蟲巢意識行動,誓將以蟲群席捲整個星球。

蟲族在各種遊戲中幾乎已經成了「數量優勢」的代名詞。對於黑暗之種來說,部隊的損耗從來都不是問題,因為它們的生產速度更快。雖然單體非常弱小,但形成規模後的戰鬥力依然不容忽視。快速散布的蟲卵使黑暗之種的部隊幾乎可以出生在版圖的任何角落並迅速投入戰鬥,在蟲群的波狀攻擊下衝垮敵人的防線。

【戰鬥集團03】灰

戰團是中世紀歐洲屠龍者的後裔,在得知白龍月神的存在後,古老的信仰驅使他們投身屠龍的第一線。每一個戰團騎士都裝備著代表人類最高科技水平的強大機甲,他們被分為5組委以不同的任務,集團03就是其中之一。消滅月神是戰團的首要目標,他們會抹殺一切阻擋在面前的敵人。

「少而精」是戰團03的宗旨,有別於其他勢力它一共只有5個單位,這也讓它成為基礎中遊戲體驗最特別的一個派系。5台機甲不僅造型酷炫,而且分工明確可近可遠能打能抗,頗有傳統RPG小隊的既視感。作為專精於戰鬥的派系,每台機甲都擁有匹敵一支小部隊的強大實力,通過各機之間的能力配合使他們能勝任各種環境下的戰鬥。毫無疑問組隊行動的戰團03是堅不可摧的存在,但人數的不足使他們在佔領和擴張上處於劣勢,成員過於分散的話也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戰團的機甲可以通過升級獲得更強大的技能,KS解鎖給到了4個顏值增強版的機甲立牌來表示升級後的狀態,造型和屬性都有明顯的提升。

大天使機甲不能升級,但可以像星際中的金甲蟲一樣購買各種消耗性飛彈,其中甚至包括能一舉擊殺大量敵人的核打擊。

地圖設置完後玩家會將各自派系的家園領地版塊擺放進場作為出生點,部分派系在設置起始據點時還會有一些特殊要求,比如基礎中的戰團03和蟲族就可以出生在內陸而非版圖邊緣。

每個派系都有不同的順位值來決定開局的行動次序,可以看到各派系的數字跨度相當大,很明顯是為今後的海量擴展留了介面。

除了默認的紙質TOKEN外中文版還良心附送了一套9枚包含擴展在內的亞克力順位板作為中文版獨佔福利。尺寸和厚度基本與原版標記相同,可以完美兼容。

通常一局遊戲會進行4-5回合,玩家將以輪抽行動卡的方式決定每回合可執行的動作,這意味著你可以預判下家的的選擇來規劃自己的行動。

每個遊戲回合分為白、藍、綠、紅四個階段。

白色階段是每張卡的通用動作,每次會從事件,生產,移動和戰鬥這四種遊戲中的主要行動中選擇兩種執行。

藍色階段可以理解為內政階段。多為改變遊戲順位,抽取使用事件卡或是使用個派系的專屬影響行動等。

事件卡的效果通常都會影響全局,例如改變地形,強制移動部隊等,是遊戲中非常重要的戰略手段。

綠色階段主要是生產部隊和移動月鬼。生產點數是遊戲中唯一的資源,每個派系面板底部都有各兵種生產所需的費用和技能概述。只要費用總和不超過投入的點數就可以任意種類數量的進行組合,讓人有在玩「英雄無敵」的既視感。

【月鬼】紫

月神通過自己的血液和吐息將那些信奉自己的武士轉化為忠誠的僕從,這種古老生物隨著白龍月神一起被喚醒並來到地球,轉化後的畸形外表下依然保留著古代武士的衣著特徵,造型也基本沿用了日本傳統的「鬼ONI」的形象。在遊戲中月鬼是作為一支保護月球的強大中立勢力而存在,和其他派系一樣月鬼也有自己的單位和佔領標記,但本身只能通過玩家行動卡上的強制效果來觸發生產、移動等動作。聰(jian)明(zha)的玩家當然會絞盡腦汁把它們往對手領地送吧,如果使用得當甚至能把它當成一支不可小覷的友軍戰力來看待。

雖然本質上只有大中小三個種類的月鬼,但幾乎每一個月鬼都有自己獨特的名字和立繪,由衷讚歎設計師在遊戲背景上下的苦功。

除了普通月鬼外基礎中還存在著2隻有特殊規則的精英月鬼,它們可以代替任意月鬼單位生成在地圖上但場上只能同時存在一隻。

深淵是月鬼的前線大將,當它在場時月鬼將獲得額外的行動機會,加速勢力的擴張。

黑暗觀察者是月鬼中的參謀,當她加入遊戲時,月鬼將真正進入戰鬥模式,放棄佔領土地,改為優先消滅敵對部隊,成為對所有玩家都機具威脅的存在。

作為可選變體,精英月鬼的加入會使月鬼部隊更具侵略性,提升遊戲的緊張感。

紅色階段是喜聞樂見的行軍和戰鬥環節。

遊戲中的戰鬥同樣貫徹了零隨機性的宗旨。進攻方會從自己派系專屬的戰鬥卡中選擇一張打出,同時由防禦方依照卡牌下半部份決定反擊效果。大多數派系的戰鬥卡都由殲滅、佔領和2張專屬行動組成,即使新手也可以在經歷幾次戰鬥後就基本摸清其他派系的攻擊套路,而進攻方在開戰前就能對損失進行預判,攻守雙方的思考與博弈是個人覺得遊戲中最精彩的部分。

即使是相同的戰鬥行動,也會有不同的反擊選項來體系派系間的差異。

遊戲中的戰鬥系統比較簡單,每個部隊的立牌上標明了佔領值、生命值和攻擊值三種參數,各種結算也基本限於5倍數的加減乘除,還是很友好的。

在無任何修正的情況下,攻方所有參戰單位的攻擊總值即為造成的傷害,部隊的傷亡情況則是由防守方來進行分配,當分配給部隊的傷害值大於其生命才告擊破,因此防禦方可以利用一些高血量的單位吸收傷害來保護其他弱小部隊。

戰鬥能削減對方的實力,但要真正贏得遊戲還得靠佔領行動。佔領土地不僅會給部隊帶來行軍和地形上的便利,還會在遊戲結束時提供VP點數,這也是遊戲中獲取VP的主要手段。和戰鬥類似,只要部隊的佔領總值不小於同區格的其他派系,就可以放置自己的勢力標記。因為佔領和戰鬥是獨立結算的,即使是不善戰鬥的派系也可以依靠各種手段擴張來獲得遊戲勝利。

除了佔領土地外遊戲中還有多種途徑來獲取勝利點。

每個派系面板上會有一個各派系的專屬目標,完成後能提供可觀VP,同時也是對派系背景故事的一種補完。

參與遊戲的派系會同時帶來一個所有的玩家都可以完成的公共任務,但提供的VP較少。

勢力標記同時也用於遊戲中的計分,這些即時獲得的VP都會擺放在計分板上方便查看。

基礎版的內容大體就是以上這些。之前提到眾籌版相比之後的零售還額外多了一張KSE的板件,其中的內容對於實際遊戲性並沒有任何影響,更多是作為眾籌支持者的紀念意義。

當時KS上解鎖的克蘇魯月鬼皮膚,提供了三種全新立繪的替換立牌以及克蘇魯風格的勢力標記。

附帶的5個額外地圖版中也可以看到克蘇魯風格的深淵以及因海洋乾涸而露出的拉萊耶遺迹。

個人猜想克蘇魯可能是遊戲設計初期的一個廢案,由此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月球會不偏不倚的砸在太平洋上(因為據傳克蘇魯所在的拉萊耶城就在南太平洋的海底),之後為了滿足更多元化的用戶群體才改成了現在的日系風格,也算是設計中的一個小彩蛋吧。

最後來談談某對這款遊戲的看法和評價。

雖然七海初涉代理經驗不足,導致了項目數次跳票和一些翻譯問題,但無論是對文本的多次潤色校對,還是虛心聽取玩家建議對遊戲組件進行的材質升級,都能確實的感受到有在為玩家著想來提升用戶體驗的努力。

月神是近年來少有的主打快節奏的大型4X美式遊戲。相比TI、星蝕等動輒6+小時一局的遊戲時間,月神在全員熟悉規則後基本能維持在3小時左右一局,幾乎全公開的信息對於教學和推新也有著天然的優勢。零隨機的遊戲流程使玩家將更多精力投注到對自己勢力的運營和戰略布置上,可以說是把美式玩出了德式的味道。另一方面遊戲仍沿襲著美式遊戲的精髓,派系間的明顯差異讓每次遊戲都保持著新鮮感,各種部隊也是個性十足,十分契合背景設定,遊戲中能確實感受帶領部隊運籌帷幄的爽快感和強烈的遊戲代入感。

作為浣熊社成立後的第一款大型項目,月神也存在著一些硬體問題。比如在規則書中對於配件功能和數量的解釋模糊,以及一些不嚴謹的規則用語等。這些細小的錯誤也都「如實」的反映到了中文版上,雖然白璧微瑕,但確實是不小的遺憾。

綜合來說,月神仍不失為近期一款優秀的作品,值得各位玩家嘗試。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