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先谈一个观念

 

*以下指的单眼包含所有可换镜头的相机

我常听到有人说:  

"挖!拍得好漂亮喔,单眼就是不一样"

"单眼厉害,不过又是另一个钱坑"

许多人都把单眼归类为神器、贵重器材、作品的优劣跟器材的等级有绝对的关系

我通常都笑笑的不会多做回应

我不是器材控,我只有一台入门全幅机 6D,一颗广角镜17-40,旅游镜24-70外加一个外闪

这样的装备已经够我应付大部份的拍摄类型了

我不否认单眼的优势,而越高阶的器材也一定有它的强项在

但前提是......你是否有进阶的技巧能够驾驭它?镜头后的脑袋是否也跟著升级了?

你能否有足够的热忱来背著笨重的摄影器材来拍照甚至旅行?

否则,他会比你手上的iphone还难用且又不便利,随便拍拍都有HDR,还不用摇黑卡

就好比,你换了一双某某某代言的球鞋,你就能像某某某跳的一样高,球技一样好了吗?

给你一台法拉利的跑车,除了马力跟速度外,你的驾驶技术有跟著提升了吗?

买了一套高级厨具,做出来的料理就一定更好吃吗?

写这篇不是要来笔战或辩论的,只是想要分享一些摄影技巧来破除一些人对单眼的迷思

不然,摄影就不好玩了

如果你手上已经有了一台单眼相机,基本观念也都有了,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活用

也可以来拍拍看、玩玩看

 

好,文笔不是我的专长,我简单的用自己一些实拍经验跟大家分享

今天先写些稍微进阶一点的基础

 

如何让水流变慢,变成另一种效果

题目:

先思考一下你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你会怎么拍?

光线适中,溪流流速是中偏小

IMG_3510.jpg

图1 EXIF 光圈优先 f22 快门1/10 ISO 50 

P模式?  让相机自行测光

光圈优先? 加大光圈以补足光线以增加相片成功率


以上2种方式都没错,但是拍不出美感

拍摄当时没想到要写文章,所以也没有预先拍一张系统测光的结果

有经验的人看了我的这张相片资讯就知道我要做什么了

延迟快门,产生水流云烟感

先调整所有可放慢快门的条件 光圈 / ISO

所以我先采光圈优先光圈/ISO缩到最小先做一次测光(如果可以尽量避免缩到f16以下,可能会影响画质)

如果水流速度够大的话,也许溪流就会有模糊感了

但我当时拍摄的环境条件因素,1/10秒的快门模糊感还没有很明显,因此,必须再准备3项工具

脚架 / 减光镜 / 快门线

脚架  如果没带,就找一个可以放稳的平台,不过要随时注意你的相机,以免掉到水里就难过了

减光镜  这东西拍日出、夕阳也满好用的,从ND8-32都有,我个人觉得买张ND16就够用了

快门线  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可以设定定时拍摄,目的就是不要因为按快门而晃到机身

方式为透过减光镜降低画面进光量,让快门可以延长而不会过曝,所以需要脚架来稳定,避免整个画面糊掉

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何不直接上脚架然后用快门优先快门设定>1秒,光圈/ISO都采自动,这样水流就一定会模糊啦

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或许可以这么做,但绝大多数的情况,基本上除了水流外,其他都会过曝,甚么原因可以自己思考或测试看看

IMG_3515.jpg

图2  EXIF 光圈优先 f22 快门2秒 ISO 50 

IMG_3518.jpg

图3  EXIF 光圈优先 f22 快门1.3秒 ISO 50 

 

先不管角落的黑框(减光镜没带对,用小口径的凑合著用),2张图是否就有水流云烟感了?

但图2或图3哪张图是正确的呢?

(光圈没调大一点是错误示范,小孩跑过来要抱抱,一手抱一手拿减光镜只剩下一只手指头能偷按快门)

先说图2,模糊感更多,但是水的细节不见了,画面也有点偏亮,这就是过曝

图3呢? 既有起烟感水流细节也都看的见,而画面亮度适中,所以颜色饱和度也比较好

至于要用哪种模式来拍,就看你个人对于控光的习惯了

不过当曝光需>30秒的时候,就一定要用B快门啰


接下来说一点很重要的

构图

构图很重要

图1-3构图都是很随性的,就是一般人会想全部都进去的想法

可是当你拍的非大景、广景,建议多是几个角度,去观察此景何处漂亮吸引你,就拍那里试试看

IMG_3523-logo.jpg

图4  EXIF 光圈优先 f22 快门2秒 ISO 50 

图4 这样是不是好多了? 成为真正的照骗~~

 

以下分享几张慢速快门于水的应用,以后有机会再写慢速快门的其他应用



IMG_8327_1.jpg

 #1 杉林溪路过的阶梯

 

IMG_8802_1_logo.jpg

#2 杉林溪燕子瀑布

 

IMG_9255-1-logo.jpg

 

#3 垦丁清晨的沙滩

 

IMG_3448-logo.jpg

#4 鲤鱼潭水库

 

IMG_3413-logo.jpg

#5 鲤鱼潭水库全景

 

IMG_3490-logo.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