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攝圖網

民航業再迎減稅降費大“禮包”。

4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今年降低政府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的措施,進一步爲企業和羣衆減負,明確從7月1日起,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降低一半。

這對於民航業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中金報告稱,此舉將直接減少航空公司相關成本,考慮航空公司淨利率較低,預計會顯著增加航空公司淨利潤。

受此利好消息提振,今日早間,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國國航等表現亮眼,開盤“一”字漲停。截至發稿,不少航企股價仍有不錯的表現。

民航發展基金將減半徵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民航發展基金屬於政府性基金,2012年4月1日起開始徵收,是國家爲統籌機場建設經費向旅客及航空公司徵收的費用。其中旅客端按旅客數量徵收,國內航班每人徵收50元,國際航班每人徵收90元(70元民航發展基金+20元旅遊發展基金,外交護照旅客、12歲以下旅客、國內支線航班旅客免徵);航空公司端則根據飛行航線分類、飛機最大起飛全重、飛行里程及適用的徵收標準繳納民航發展基金。

民航發展基金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對貨運航空、支線航空、中小型民用運輸機場的補貼,安全能力和適航能力建設等方面。

有數據顯示,國家徵收民航發展基金迄今累計已超過千億元。

各大航司繳納民航發展基金的情況如何?大型航空公司方面,2018年,南航、東航民航發展基金費用分別爲29.4億元、22.35億元,佔公司稅前利潤比重分別爲65.52%、57.8%。中小型航空公司方面,2017年春秋、吉祥民航發展基金費用分別爲2.92億元、3.15億元。

招商證券認爲,此次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減半,將直接降低各航空公司成本,增厚公司利潤。同時,如果在旅客層面也降低徵收標準,那麼會間接降低旅客所支付的票價,也將刺激航空出行需求。

“預計此項政策將年化增加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2019年淨利潤10.1億元、8.6億元和10.9億元,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分別增加1.4億元和1.5億元。”中金報告稱。

一位航空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國務院決定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降低一半,這對於公司乃至行業來說,確實有顯著的正面意義。

業內人士:對票價影響或不大

事實上,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吉祥航空董事長王均金提交了“關於降低飛機引進稅率、取消民航發展基金”的提案。王均金認爲,目前全國機場基礎設施建設相對完善,民航發展基金徵收的歷史使命已經基本完成。民航發展基金的補貼對象中,不少單位已完成改制上市,實現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繼續補貼有違市場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

在王均金看來,民航發展基金若被取消,旅客將降低航空出行成本,會較大地刺激航空出行需求。對於航空公司來說,承擔了向國家繳稅的法律責任,也向機場等相關各方繳納了起降服務費等費用,再繳納民航發展基金,無異於重複收費。

今年3月,民航局局長馮正霖也對外強調,在減稅降費方面,要加快協調推進降低航空公司的民航發展基金徵收標準。

民航專家林智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18年,航空公司共繳納民航發展基金120億元左右,其中東航22億元,國航23億元,南航最多,達29億元。“對於東航、南航來說,繳納的民航基金相當於全年利潤總額的一半左右”。而基金減半徵收,將利好航空公司的經營,航空公司的日子將會更好過。但如果旅客繳納部分沒有下降,航空公司部分減半的好處並不會直接讓利給旅客。

一位不願具名的航空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天看了航空板塊表現很亮眼,民航發展基金收了這麼多年,現在降低一半,確實對航空公司降低成本起到積極作用。“航空公司近兩年的業績表現得波瀾不驚,民航基金減半徵收對增厚公司利潤絕對是好消息,這樣航空公司也能更好地去買飛機,面對國際競爭。”

此次降低民航發展基金徵收,對旅客的影響如何?該人士稱,不會很明顯。票價更多地受市場化影響,如果航線不具有壟斷性,至少應該是一個競爭市場,因此票價會有影響,但不會很大。“另外,航空市場類型有兩種:要麼是全服務航空公司,要麼是低成本航空公司,供給(航空運力)如果不增加,需求還是這麼多,票價不一定會降低。”上述人士稱。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