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在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有一個縣域曾被一代君王命名爲“江山”,沿用至今。這裏有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黃巢起義遺址仙霞關,文化飛地廿八都,江南毛氏發祥地清漾,錢江源頭之一江山港……一處處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如一顆顆明珠,鑲嵌在江山大地上,熠熠生輝。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代代江山人生生不息,他們實幹拼搏、開拓進取,爲了夢想而奮鬥着。“崇學” 是江山人的優秀傳統,“務實”是江山人的行事作風,“包容”是江山人的胸襟膽略,“創新”是江山人的時代追求。

在2019江山人發展大會召開之際,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衢州分社、江山市委統戰部和江山市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神奇的江山” 、“追夢江山人”系列報道,講述江山的自然風情和江山人的創業創新故事。

江山,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大自然賦予了她萬千的寵愛和神奇的地質。

境內遺蹟共有城北古生界地質剖面及古生物、浮蓋山、老虎山、江郎山四個地質遺蹟集中區,7種60處地質遺蹟。

其中國家級地質遺蹟點有10處,省級地質遺蹟點17處,縣市級地質遺蹟點33處。在大自然的精雕細琢下,江山展現出一個又一個獨特而絢麗的地質景觀。

千年古道仙霞嶺

江山歷史悠久,山川秀美,人傑地靈。

江山地勢南高北低,仙霞嶺斜貫東南,懷玉山支脈盤亙西北,系金衢盆地詳細延伸的江山盤地。東部和南部仙霞嶺山脈盤踞,山體開闊,山勢挺拔陡峻,層巒迭嶂。

在中華浩浩的歷史上,綿亙在浙、閩茫茫羣山之間的仙霞嶺是重要的軍事要地。

1000多年前黃巢起義軍入閩,沿仙霞嶺開山伐道700裏,成爲當今著名的仙霞古道。

並設仙霞關、楓嶺關等九處關卡,仙霞關被譽爲“東南鎖鑰”、“八閩咽喉”。

此關地處浙閩贛三省交通要衝,《東輿紀要》載:“仙霞天險,僅容一馬。至關,嶺益陡峻。拾級而升,駕閣凌虛。登臨奇曠,蹊徑回曲,步步皆險。函關劍閣,彷彿可擬,誠天設之雄關也。”故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千百年來,多少騷人墨客在石道上躑躅詠歎,僅南宋一代就有許多詩壇傑出人物,如陸游、楊萬里、辛棄疾等。

所以仙霞古道不僅僅是一條交通要道、商旅之途,還是一條“宋詩之路”。

江山-紹興斷裂帶和地震有關嗎?

從江山到紹興有一條紅色的粗實線就是江紹斷裂帶

說到江山地質,就不得不提“江山-紹興斷裂帶”。這是寬約3~6公里的擠壓破碎帶,沿斷裂有超基性、酸性侵入岩的分佈。

斷裂形成於早元古代,直接控制了揚子地槽與華南地槽的早期發展和演化,是下揚子準地臺與華南褶皺系兩大構造單元的分界線,斷裂兩側的沉積建造和構造特徵截然不同。

浙江省地質屬華夏隆起地帶,爲秦嶺、南嶺兩構造帶東部的交接地帶,其構造特徵總體以江山—紹興斷裂爲界,分成浙西北及浙東南兩個區。

浙西北區地層發育齊全,構造形態以緊密線型褶皺構造爲特徵,縱橫向斷層發育。

浙東南區山露地層爲元古界變質岩和中生代火山岩系,構造以斷裂構造和火山構造爲主。

而江山地處浙東華夏褶皺帶與浙西臺褶帶接壤的“江山—紹興斷裂帶”的兩側,既有重疊的褶皺,縱橫交錯的斷裂,也有中生代火山岩地層,中生代沉積岩系地層和古老變質岩系山露。

斷裂帶亦稱“斷層帶”。在一些大型的斷層帶中,由於被後期不同方向的斷層切錯,和夾有一些未破碎的大型巖塊,從而在近代的斷層活動中容易形成運動的阻抗,是應力易於積累和發生地震的場所。也就是說斷裂帶和地震是有關係的。

那麼江山會有地震的可能嗎?

“有!”浙江省工程地震研究所所長石樹中說道。其實在歷史的記載上,江山有發生過幾次小地震,但因爲地震復發週期長,還很難預測未來發生地震的時期。

同時石所長還告訴記者,我們當前的技術還不能定量的來說未來發生地震可能性的大小。

但大家也不用過於驚慌,浙江省錢塘江管理局發表的一篇學術論文中分析了錢塘江流域的地質構造,說道:“在錢塘江流域內大地構造單元的基底古老、剛性強,新構造運動微弱,活動性斷裂不顯,地震烈度小於六度,地震震級很少大於五級,屬基本穩定區。”

但鑑於地震較大的隨機性,石所長提醒我們應該樹立好防震意識和掌握好地震應急技能。

由江山雙塔街道提供

魅力無窮“金釘子”

值得一提的是,江山繼江郎山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產之後,又一次被推向世界就是因爲江山神奇的地質。

位於江山市雙塔街道新塘塢村與蓮塘村後方自然村交界處,短短几十米的岩層,代表了4億9千萬年前寒武紀時期的一段地質歷史。

2011年8月,國際地科聯執委會將這裏確立爲江山階“金釘子”。這是在我國確立的第十枚“金釘子”。

它的確立,使我國一躍成爲目前世界上擁有“金釘子”最多的國家。

由江山雙塔街道提供

認識地球的最好辦法是研究每一歷史時期的生物化石。不同的化石,就成爲確立不同“金釘子”的標誌。

寒武系時期的海洋中,生物門類繁多,三葉蟲等遠古生物大量繁殖。科學家們就把各種三葉蟲作爲區分寒武系各個階的典型生物。

而碓邊自然村大豆山的這些岩層,正是形成於寒武紀時期的海底。這裏的岩層中,蘊藏了大量四五億年前的古海洋生物化石。

經過地球億萬年的滄海桑田運動,海里的岩層逐漸變成這裏的山巒。這些層層疊疊的灰巖記載了4億9千萬年前地球上的繁榮景象。

由江山雙塔街道提供

優越的地理環境,吸引了許多地質科學家在這些岩層上展開研究。

2003年,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地質專家彭善池帶領團隊,在碓邊自然村旁的大豆山上,確立了一條寒武系第九階的研究剖面——碓邊B剖面。

這段坡面全長不過幾十米,經過對岩石的大量採集和對比之後,他們在這條剖面的19.9米處,首次發現一種確立寒武紀第九階的典型三葉蟲——東方擬球接子三葉蟲,並在19.9米以上位置,找到了東方擬球接子三葉蟲的演變形態。

經過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投票認可,最終確定了“江山階”金釘子在地質學上的地位。

由江山雙塔街道提供

其實,早在1869年德國的李希霍芬,1911-1917年日本地質學者就先後來江山的豐足碓邊自然村進行地質調查。

1951年盛莘夫在“浙江之地質”一文中,對碓邊自然村地層做了較詳細的劃分,首次肯定了江山有寒武系的存在。此後,不斷有地質學家、地質學院前來調查研究,著有多篇文章,對江山的地層研究都提供了一定參考價值,也對江山的生物地層研究日趨深入。

1965年撫州地質專科學校(東華理工學院前身)在江山建立實習基地。之後經過30多年來地學類專業師生的共同努力,江山的地質構造特徵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1976年在江山碓邊自然村大頭山發現的寒武系剖面,已成爲我國東南去寒武—奧陶系界線標準剖面,被列爲國際古生代地層候選層型剖面;奧陶系的筆石在國際地質界知名度很高,被歐美各國視爲標準化石。

如果說江郎山爲中國丹霞景觀提供了一個世界罕見的絕妙礫岩孤峯景觀,那麼城北古生物界地質剖面區,則詮釋出地球歷史的滄海桑田。

她所展現的“海底世界”是大自然給予了江山的饋贈,她賦予其神奇的地質,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江山大地上,熠熠生輝。

除特殊註明外,其他圖片均由江山宣傳部提供

記者 祝旖波 通訊員 毛金泉 陸小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