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靜夜思》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詩仙李白透過明月寄託出了自己的思鄉之情,但令人疑惑的是,關於李白的故鄉至今仍然是個謎。

幾年前,湖北安陸與四川江油的李白故鄉之爭記憶猶新,後來就連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也加入了這場李白故鄉之爭。隨着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甘肅天水、山東濟寧也紛紛加入了這場李白故鄉之爭當中。那麼在這麼多的城市裏,究竟哪個纔是詩仙李白真正的故鄉呢?

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甘肅天水在中國歷史上算得上是舉足輕重,相傳三皇之一的伏羲當年主要活動範圍就在天水。詩仙李白同樣是這塊土地孕育而來的,李白族叔李陽冰在其《草堂集序》當中就對李白的身世做了說明:“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九世孫。蟬聯珪組,世爲顯著”。作爲李白的族叔,對李白身世的說明,權威性、可信度都算得上比較高的。

此外李白在其作品《贈張相鎬二首》當中對自己的身世也做了說明:“本家隴西人,先爲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世傳腔桐勇,氣激金風壯。英烈遺厥孫,百代神猶王”。由此可見李白對於隴西成紀人的這個身份也還是比較認可的。

出生地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關於李白的出生地的說法其實有兩種,受到大多數人認可的觀點是西域說。李白《江西送友人之羅浮》詩云:“鄉關吵安西,流浪將何之”,對於身世的自憐自嘆,恰恰證明瞭李白出身於西域的說法。爲何祖籍在隴西的李白,會出生於千里之外的西域呢?

這不得不提到李白的先祖,據《新唐書·文苑列傳》記載:“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因爲其先祖犯罪而被流放到西域,這才使得李白不得以出生於“國外”。

童年、青少年成長地巴蜀綿州(今四川江油)。爲何四川江油敢於在李白故里之爭當中,提出“唯一一個李白故里”的口號,不僅僅是因爲李白青少年時期的成長之地在綿州,更重要的是關於李白出生地的另一種說法就是:李白出生於巴蜀。

據李陽冰的《草堂集序》記載:“中葉非罪,謫居條支,易姓與名。然自窮蟬至舜,五世爲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嘆焉。神龍之始,逃歸於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稱太白之精,得之矣”。根據李白族叔李陽冰的這種說法,李白先祖雖然因罪被流放到西域,但是到了神龍年間李白一家就已經遷往巴蜀,並在巴蜀生下了李白。

但是仔細推敲一下,不難發現,這一觀點有一個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李白的年紀。我們都知道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即長安元年),而神龍元年則是公元705年,按李陽冰的說法,李白又豈會在神龍年間出生於巴蜀呢?

不過雖然李白並非生於巴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的童年、青年都是在巴蜀長大的。一個人記事最少也要4、5歲之後,所以李白關於故鄉的記憶更多的是巴蜀綿州,而非千里之外的西域碎葉城。

成家之地荊楚安州(今湖北安陸),湖北安陸之所以敢於爭奪李白故里的稱號,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這裏是李白成家的地方。開元十二年,二十四歲的李白踏上了遠遊的征途。他先後去了成都、峨眉山、會稽、揚州、汝州,最後於開元十四年到底安州。在安州,李白先是結識了同樣是詩人的孟浩然,第二年裏迎娶了故宰相許圉師的孫女許氏,從此安家在安州壽山。在安州李白一共生活了將近十年,在長達十年的生活當中,安州不免被李白當中了第二故鄉。

與安州相同的還有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在任城李白迎來了他的另一位妻子。李白舉家離開安州之後,便來到了山東任城。到了任城幾年後,許氏因病去世,李白另娶了一名山東女子爲妻,並生下一子。之後李白便在山東生活了多年,因此山東也成了李白心目當中的另一個故鄉。

其實說來也算可憐,一生輾轉多地的李白,把很多地方當成自己的故鄉,但是在這麼多的地方當中,又真正找不到歸屬。對於李白而言,到底何處是故鄉呢?是祖籍地隴西成紀?還是出生地西域碎葉城?亦或者是少年成長之地巴蜀綿州?乃至於成家之地的荊楚安州、山東任城?故鄉何其多,何處是故鄉?歸去來兮,無處歸。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