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清明節最經典最著名的詩,應該就是杜牧的這首《清明》了,這首詩傳唱千年,為清明節賦予了一種惆悵的詩意。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的時候,本該家人團聚,祭奠先祖,而詩人卻漂泊在外,再遇上紛紛細雨,如此天氣,如此情境,怎不傷魂。

在詩歌裏,「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

雨紛紛,描繪了一個悽迷的意境,紛紛的雨也象徵著詩人無邊的惆悵。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內心惆悵怎麼辦呢?人在天涯,又不能飛身故里,祭奠先祖,於是隻好借酒消愁。

於是詩人看到一個牧童,就問哪裡有酒家,牧童指了一個杏花深處的村莊。

杏花村,並不是酒家的名字,而是指杏花深處的村莊。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來作酒店的名字。

這首詩沒有一個難字,沒有一個典故,讀起來通俗易懂,但又意蘊深刻。全詩用樸素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悽迷優美的意境,表達出了詩人傳統佳節在外漂泊的惆悵之情。

如果要問這首詩的現實意義,那就是這首詩為我們的傳統節日清明賦予了一種惆悵的詩意,表達出了中國人一種普遍的情感,如果你在清明的時候不能回家祭祖,一個人在外漂泊,我想這首詩最能表達你內心的情感了。

答者:謝小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