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州偏遠的白石村到黃巖寧溪鎮上,十八彎的山路,駕駛員車技再好也要開半個多小時,如果換朱冬娟一瘸一拐地走,一趟路少不了要走上3個小時——這位很少下山的村婦,在近一年半時間裏卻頻繁輾轉于山村與鎮上,爲的就是當初的一句承諾。

她要還一筆錢,還一筆兩年前丈夫開電動三輪車撞傷人後的賠償執行款。

記者採訪記錄。視頻/馬宇平

這個故事發展到後來迎來了暖心的結局——

因爲朱冬娟一家人的積極態度,原告徐桂花一家選擇了原諒,放棄了大半的賠償。

而朱冬娟也在最近,湊齊了最後一筆賠償款。

4月2日,錢江晚報記者去了白石村,瞭解到了這個故事的前前後後。

丈夫電動三輪車撞傷人

這家人擦乾眼淚答應還

朱冬娟還記得,2017年3月,外出打工多日未歸的老伴戴漢順突然回來了,兩眼通紅,一言不發。在朱冬娟的追問下,戴漢順才道出實情:原來在他開電動三輪車趕工的路上,不小心撞傷了路人徐桂花,對方傷得還不輕。

8月3日,66歲的徐桂花治癒,家人訴諸法律,要求戴漢順賠償醫藥費、護理費等各項費用總計4萬元,獲法院支持。

8月天熱得冒煙,但戴漢順一家的心卻涼到冰點。4萬元錢,在這家人看來,無疑是一串天文數字。當時他們連400元都沒能力立即掏齊,上哪裏湊這筆鉅款?

長籲短嘆,徹夜失眠,這對老夫妻開始掂量起家裏的老底。可是家裏條件實在不好,沒有積蓄,也沒有財產。

戴漢順今年68歲,朱冬娟小2歲,夫妻倆都患有嚴重的風溼病和痛風疾病,朱冬娟還有心臟病,要常年喫藥。

夫妻倆膝下有三個子女。大女兒在很多年前因爲一場車禍離世,二女兒嫁到了另外一個貧窮的山村,最小的兒子有兩個子女,平日靠開出租車攢點生活費,自己都不夠用,經常還需要老人幫襯一點,哪裏有能力支援這麼多錢?

想來想去,還是要靠自己。

戴漢順平日裏話很少,也拿不定主意,家裏大大小小的事情,主要是朱冬娟來操辦。經過幾天的思想鬥爭,朱冬娟擦乾眼角的淚水,拉着戴漢順找到了徐桂花家。

“欠款一定會還上,但是隻能慢慢還。”朱冬娟當面給了徐桂花一家承諾。

賠償金遲遲沒能到位

要嚴懲“老賴”的執行警官最終“倒戈”

在徐桂花一家看來,朱冬娟“信誓旦旦”地給出承諾後,就應該按時還款。但是兩個多月過去了,他們才收到2千左右的賠償,這樣的賠償進度實在太慢了。“莫非對方想賴賬?”徐桂花家人心裏犯起了嘀咕。

2017年11月,徐桂花家人向黃巖區人民法院申請立案執行,表態要堅決維權,與“老賴”鬥爭到底。然而接下去的幾個月,收效甚微,陸陸續續收上來的錢,都只有幾百一千。徐桂花一家更加覺得被告人是在惡意拖欠了。

這起案子最終交到了寧溪法庭執行警官付偉軍手裏,對於言而無信的“老賴”,付偉軍是絕不縱容的。他翻查了戴漢順家的情況,發現沒錢也沒房產,完全是一窮二白的狀態。“莫非他們已經預先財產轉移了?”付偉軍決定去戴漢順家裏一查究竟。

遙遠的路程,崎嶇的山路,尋覓了大半天后,付偉軍纔在大山深處找到了戴漢順的家。

“當時我以爲自己走錯地方了。”映入付偉軍眼簾的是幾間破舊不堪的老屋子,敲門後,朱冬娟將付偉軍迎了進來。

眼前的景象更讓付偉軍驚呆了,破爛的房子裏,除了一臺已經微微生鏽的小冰箱,以及三盞結着蛛網的電燈,就再也找不出更多的電器。沒有做圍欄的樓梯連着堆滿雜物的閣樓,踩上去吱嘎作響。

朱冬娟當時正在煮曬糉葉,邊上還有幾麻袋切好的箬竹杆,這些東西一斤能賣一兩塊錢,也是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聽付偉軍說明來意後,朱冬娟向付偉軍解釋,他們沒想賴錢,一直在努力籌錢償還。“可是我和我家老頭一身毛病,掙錢能力有限,還款進度有些慢,麻煩你向對方解釋一下,讓他們多給我們一點時間,我們一定會把錢全部還上。”

爲了證明自己的還款“實力”,朱冬娟還給付偉軍看了手工製作的番薯粉豆麪,還有養的幾隻土雞下的一籮筐蛋,這些她都要拿去市場上賣了換錢來還債的。

付偉軍還瞭解到,夫妻倆都有風溼病和痛風等,每年看病喫藥就要花掉大量的錢,如今,爲了償還賠償款,夫妻倆藥都省着喫,桌上一盆鹹菜要喫好幾天。

“當時就覺得心酸,這對老夫妻真是太不容易了。”付偉軍決定,要爲老人做點什麼。

從山上回來後,付偉軍開始幫朱冬娟夫妻倆說起話來,更是主動開車將徐桂花家人載到朱冬娟家裏實地“考察”。“有些情況不是親眼所見,你無法相信。”

原告決定放棄大半賠償:

“他們身上有比錢珍貴的東西”

自從付偉軍去過朱冬娟家後,朱冬娟知道了對方家裏條件也不寬裕,車禍一事也給對方一家帶來很大的損失和痛苦。

朱冬娟還款的“緊迫感”就更強烈了。加上付偉軍給她普及了欠款不還會被追究的法律知識,以及看到付偉軍這麼爲她“跑前跑後”,她很是觸動,再三說“我們再難也會把錢還上。”

朱冬娟身體每況愈下,但她還是不肯讓自己多歇一會兒,一有空就去幫山裏承包了農田的老闆拔野草。

而走路搖搖擺擺的戴漢順也是大多時間在外頭奔波,靠着幫別人做點泥水活兒,一天賺個七八十塊錢的勞務費。平日裏夫妻倆幾乎不聯繫,只要沒什麼“捅破天的大事”,他們是不打電話的,因爲打電話要錢。

每湊齊1000元錢,他們就從山溝裏翻出來,來到寧溪法庭,將錢交給付偉軍,囑咐他儘快交給徐桂花。

這段路,如果運氣好能搭到順風車,就能省力很多,如果沒有,朱冬娟就要走上3個小時。

付偉軍告訴朱冬娟不用這樣花一天時間來回送,“你們可以多籌一些一起給,或者通知我我過來拿,這樣跑來跑去,你身體也喫不消啊!”

付偉軍的關心被朱冬娟解讀成了“怕麻煩”,倔強的她直接繞過付偉軍,直接將錢送到了徐桂花家。每次看到送來的一堆償款裏有不少五元十元的皺巴巴的錢,徐桂花家人都感慨不已。

去年下半年,徐桂花家人主動找到法院,表示願意放棄護理費等其他賠償款總計2萬餘元。當時朱冬娟已經陸續償還了9000元,徐桂花表示,朱冬娟只要再付5000元醫藥費,剩餘的部分都不要了。

法官私下提醒徐桂花和家人,如果放棄了,以後就不能反悔了,況且徐桂花自己家境也很不富裕,錢對他們來說也是急需品。但是徐桂花一家態度堅決:只需再賠5000元,放棄剩餘賠償,絕不反悔。

徐桂花告訴法官,家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被朱冬娟一家的誠懇所打動。“他們家條件這麼差,還一心想着還錢,一次次送錢上門,讓我們非常感動。比起那些有錢卻故意不還的老賴,他們值得我們尊敬。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比錢更珍貴的東西。

今年3月份,朱冬娟東拼西湊,終於湊齊了5000元錢,來到寧溪法庭還上最後一筆欠款。徐桂花和老伴也在那裏候着,雙方一見面,就抓住了對方的手,不知情的人還以爲是老朋友見面。

有人問朱冬娟,“怎麼看待誠信”。她聽不懂問題。一旁的人把問題掰開了、講得更通俗,她答道:“不能不還啊,人家是要在背後說我們的。欠錢可以,但一定要還。我們家窮,但不會賴賬。”

“辦案這麼多年,原告和被告最終親如一家,真的是第一次看到。”付偉軍背過身去,生怕被看到人高馬大的自己忍不住掉下的眼淚。

一個故事看到“誠信”和“寬容”

阿里正能量首次重獎原告和被告雙方

三輪車撞了人,四萬元賠償款壓身,貧窮沒有成爲他們賴賬的理由,一身是病的他們走上了漫漫還債路。“誠信”的含義他們沒法說得頭頭是道,但從朱冬娟一家的堅守中,看到了“言必信行必果”的傳統美德。

從義正言辭追討欠款到被對方的誠懇打動,主動放棄大部分賠款,即使家境並不富裕的他們也急需用錢。徐桂花一家,用寬容彰顯了善良大義,展現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高貴品質。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錢江晚報,用兩萬元正能量金致敬兩家人的誠信守諾和寬容大義。這也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第一次出重金獎勵原告和被告雙方。

一方勤勤懇懇還債,一方寬容大義理解。在這條路上,他們曾經有過碰撞,那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意外。但站在下一個路口,他們共同豎起向善的路標,讓故事的結局指向溫暖——握手言和、親如一家。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記者 陳棟 文/攝 通訊員 鄭茜 林靜 屠錦櫻、視頻來源:冰點週刊

值班編輯:董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