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一則暖心事流傳網絡:黃巖嶼頭鄉白石村70歲老漢戴漢順騎車撞傷人,患病老夫妻忍淚湊錢賠償。他們每湊齊1000元錢,戴漢順的老伴朱冬娟就從山溝裏出來,到寧溪法庭還錢。寧溪法庭的執行員付偉軍在走訪後,最終“倒戈”,原告徐桂花和老伴章荷芳被戴漢順夫婦的誠懇打動,也決定放棄大半賠償。

  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項目組工作人員給戴漢順夫婦送上正能量獎金

  昨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項目組工作人員文娜趕到白石村,給雙方都頒發了《第283期特別獎》,獎勵各方1萬元的正能量獎金。

  最後一筆還款裏,還有一個暖心故事

  “沒想到,我能拿到榮譽證書,還有1萬元錢。”昨日上午,徐桂花夫婦接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榮譽證書時,感慨地說,“對方是真的不容易,我們每次收到錢有5塊、10塊的,可以想象得出來,這些錢是對方一點點攢下來的,所以這剩餘的2萬多元,我們也就不要了,不用對方還了。”

  徐桂花的老伴章荷芳回憶說,最後一筆5000元,朱冬娟是在今年的2月27日還的。可那天,對方只帶來了3800元,他當時一看,怕老婆子心裏不暢快,畢竟她受了傷,遭受了病痛,也願意給對方免掉大半的債務,可明明說好的5000元,現在又變成了3800元。“剛好那天我兜裏有1000多元,便把對方拉到一旁,塞給她1000元,讓她一起給老婆子。我家不富有,但也沒那麼窮,都已經免掉2萬多元了,也真不在乎這1200元。”

  “怎麼還有這樣的事情?我今天才知道。”採訪現場,徐桂花說,這都過去1個多月了,老伴從未跟她提及此事。

  “那你生不生氣?”記者問。

  “不生氣,對方每次碰到我,說起這事就哭,確實可憐,大家都不容易。”徐桂花說。

  隨後,在戴漢順家中,當朱冬娟提及還款當天的事情,她感動得掉眼淚。“對方真的是好人,當時他身上就1060元錢,自己拿了60元塞回褲兜,把1000元塞給了我,讓我交給他老伴。我一個親戚在旁邊,看到這個情況,也給我200元,最後才湊足了這5000元錢,交給了徐桂花。”

  千金一諾、守信還錢的品質感動了很多人

  朱冬娟告訴記者,1年半時間,他們總共還了1.4萬元,其中3000多元,是自己和老伴辛苦攢下來的,另外1萬多元是跟親戚朋友借的。“我賣糉葉和土雞蛋,老伴在外打工,一天能賺七八十元,但我們身體都不好,我自己又有心臟病,一年光喫藥就要花掉2萬多元,確實是攢不了多少錢。”

  雖然窮,但朱冬娟從沒想過不還。“欠債就要還,一下子還不了,那隻能跟對方說好慢慢還。這原本應該的事情,別人反倒給我們送錢了,我們覺得這錢不能拿,心裏不安。我們家種了些東西,你們拿走一些,我們才能接下這錢。”

  在朱冬娟的家中,記者看到地上堆了很多筍,她說這是她和老伴特地去山裏挖的,要給幫助他們的好人。

  “你們做到了很多人應該做但沒有做到的事情,你們千金一諾、守信還錢的事情被大山之外的很多人知曉,並感動了他們,我們送來這1萬元正能量獎金,向你們致敬。”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項目組工作人員文娜對戴漢順一家說。

  據瞭解,目前還有其他公益項目準備給雙方各捐贈2萬元的公益基金。台州第一人民醫院瞭解到戴漢順夫婦身體不好,也將免費爲兩位老人做體檢。

  一起執行和解案例也彰顯法律的溫度

  原本是一起立案執行追討執行款的案子,最後發展到暖心的結局。黃巖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陳軍說,“這是我們黃巖法院執行局執行和解案例中的典型案例,像他們這樣一方守信,一方寬容的例子,真的很少。”

  付偉軍告訴記者,在寧溪法庭,每年就有400多個老賴不還錢的案例,很多債務人能逃避就逃避,既不向法院報到,也不想辦法把錢還掉。“我當時到戴漢順家裏,看到他們家確實很窮,纔會做徐桂花的思想工作,請他們體諒戴漢順一家。但像戴漢順一家這樣將債務一分錢一分錢積極還款的,太少。”

  記者瞭解到,去年至今年3月份,該院共受理強制執行案件(含恢復)收案11804件,結案10257件,執行到位金額74733.5萬元,共罰款212人,司法拘留520人,以拒執罪判處罪犯10件11人。

  陳軍表示,在強制執行的案件中,有些債務人有能力償還而逃避債務,有些是確實沒有錢償還,執行不能的。對於執行不能的,法院也會做債權人的思想工作,讓債權人到債務人家中看看,瞭解債務人實際情況,儘量退一步,免掉一部分債務。當然也有些債權人就是不肯讓步,最後導致債務人也不積極還款,置之不理。“法律是有溫度的,我們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希望和諧執法,最後達到‘天下無執’。”陳軍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