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非上市人身險企逆勢盈利 舊年合計賺13億 財經 第1張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隨着非上市險企2018年報的陸續披露,遭遇開門不紅、權益市場下行等諸多負面因素影響的2018壽險業,整體經營情況正逐步揭開面紗。

近日,民生人壽、中意人壽、平安健康險三家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披露的2018年度業績顯示,雖然凈利各有漲跌,但三家壽險公司均保持較好的經營利潤,凈利均超億元,合計達13億元。

凈利漲跌各有所因

2018年,民生人壽、中意人壽、平安健康險三家公司保費收入分別為115.18億元、140.12億元和43.63億元,分別同比上升3.77%、48.99%和103.18%。同期,三家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5.15億元、6.41億元和1.44億元。其中,中意人壽凈利潤同比增長39.72%,平安健康險和民生人壽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7.58%和16.12%。

各公司凈利潤下跌原因各不相同,權益市場整體震蕩下行帶來交易性金融資產收益減少是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民生人壽合併利潤表顯示,該公司2018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負值4.34億元,而2017年同期實現了5.46億元的正收益,兩項差額對該公司2018年合併利潤表的影響達9.8億元。如果剔除該項影響,民生人壽2018年凈利潤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

平安健康險的凈利潤漲跌影響因素較多,其中較大的負向因素包括手續費傭金支出和所得稅費用支出的大幅上升。該公司2018年手續費及傭金支出達6.44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89%。相應地,該公司2018年所得稅費用為1.75億元,較2017年同期的2604萬元大增5.7倍,數額甚至超過當年該公司的凈利潤額。

另有一家披露年報的非上市人身險公司招商局仁和人壽成立於2017年7月,其2018年凈虧損4億元。但由於人身險公司本身有7~8年的盈利週期,初期仍處成本支出階段,因此其凈利情況並不體現行業總體趨勢。

總體來看,目前影響非上市險企凈利下降的主要是外部因素,這些因素有望隨着2019年資本市場環境好轉和相關政策改革而改善。例如,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迎來牛市,保險公司投資收益有望大幅增長,這將有助於改善保險公司盈利情況。

壽險內在價值驅動強勁

實際上,雖然壽險保費在舊年出現了7年來的首次同比負增長,但行業數據顯示,主營壽險業務的人身險公司預計2018年利潤總額1697.68億元,同比增長22.07%,凈利潤預計實現16%的同比增長。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的變更減少保險合同準備金提取是行業共性正向因素。同時,“量跌利增”從一定程度上顯示壽險行業內在價值驅動因素非常強勁。

從上市險企的披露數據看,平安壽險及健康險業務2018年凈利潤同比大增62.6%,太保壽險和新華保險2018年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8.9%和47.2%。

今年一季度,五大上市系壽險公司(內地人壽、平安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保費合計6628.8億元,同比增長8.44%。內地人壽18日晚發佈業績預告稱,一季度凈利潤預計增加約108.14億元到135.18億元,同比增約80%到100%。

此前,瑞再研究院發佈報告指出,預計內地在2030年代中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壽險直接保費目前雖然呈現下滑趨勢,但預估未來將達到11%的復合年均增長率。

作者:鄧雄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