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葯那麼貴,是政策故意的,不然收不回來成本。專利保護期結束後,就需要大家一起參與讓價格回歸,大家就都可以買得起葯。仿製葯是必要的,甚至是原研廠必須協助提升品質的。


業內有句玩笑話「中國神葯,安全無效」,指的是相當一部分仿製葯和未知佔比的中成藥。

而很大一部分神葯是由於07年以前葯政混亂國家局不作為亂作為所致,大家一起來申報,改劑型,改規格,改給葯途徑,改鹽基,一通亂改,BCS三類也能給改成個分散片,鄭筱萸時代大概達到了中國新葯申報審批的巔峯,據說當年中國一年的新葯審批量能甩FDA九百六十三萬平方公里。

說仿製葯好其實它也有不好的地方,當年鄭筱萸們審批通過了大量的神葯,現在大多依然流通在市面上,哪怕鄭筱萸們被咔嚓了,但國家局給的文號也不能自己打臉說撤就撤呀。2015年,國家局出了新招,針對07年以前審批通過的基葯,發布一致性評價,除了規範生產整合市場外也有正大光明名正言順撤文號的意思,那些早不該存在於市場上的神奇品種也得死一波。

說仿製葯不好其實它也挺好,要不然但凡家境差點,估計很多人也活不到現在,畢竟哪有那麼多家庭用得起昂貴的原研葯,就算原研地產化也不便宜呀。其實大多仿製葯它只是沒達到與原研進口葯的療效一致性,這並不等同於它是無效葯。要知道國外貨不都是原研葯,大部分也是仿製葯啊!現在審評施行終生責任制,雖然依然存在公關審評專家的問題,但畢竟是少數。一致性評價的趨勢是好的,只要不論為一次性評價,相信終有一天,中國神葯,安全,又能有效。

仿製葯,絕對利大於弊!仿製葯出現的終極受益者是誰?還不是買不起昂貴原研葯的老百姓。

關於那一部分中成藥神葯,作為一個從中醫藥大學出來的孩子,其實大學期間在無數老神棍的薰陶下還挺迷信中藥的,實在不想說中藥的壞話,只是畢業後看到了太多。現在依然迷信中成藥,只是分不清市場上的中成藥了。好比鼻炎片加氫氯噻嗪,感冒靈顆粒加對乙醯氨基酚,神奇的是雲南白藥牙膏,你加個氨甲環酸是幾個意思。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樣由社會學,病理學,民生,市場經濟融為一體的話題,又極度富有辯證色彩,可以入院國際大專辯論賽了!


個人覺得利大於弊,尤其在一些腫瘤包括非常見病的用藥上,原研葯通常因為技術專利保護的原因獨佔市場價格虛高。仿製葯的出現能夠合法合理地降低價格,尤其在嚴格通過一致性評價之後上市的仿製葯可以很好地打破市場壟斷。


仿製葯和原研葯應處於某種平衡狀態,沒有仿製葯,原研葯沒有競爭,一家獨大,擁有絕對定價優勢,會給廣大患者和政府帶來極大的經濟壓力。但是仿製葯如果擠壓原研葯市場太厲害,又會造成藥廠在研發新藥方面的動力不足,長久看對廣大患者又是極為不利的,同時部分仿製葯質量堪憂,無法達到相應療效,不利於患者用藥安全。因此目前國際通用慣例:1.給予原研葯一定保護期,保證其盈利能力;2.保護期後,允許仿製,但是質量水平門檻設置可以相對高一些,與原研葯相當。


怎麼可能。利大於弊才對。你想想,如果本來就沒有知識產權保護,那大家都仿製葯。但是強制保護專利傷害到是患者,患者都死光了,還要葯企幹什麼。


財經郎眼有一期討論過。就是《我不是葯神》播出後。資本的本質就是逐利,醫藥研發在美國也是受資本控制的。仿製葯不管怎樣給窮人活下去的希望。


利肯定大於弊的,研發單位有一定的專利保護期後,大家仿製大眾化,人人能買得起。


仿製葯是與原研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劑型、給葯途徑和治療作用的藥品。我們常見的感冒藥等基本都是仿製葯,中國加入世界專利產權,對一些在保護期的藥物控制還是比較嚴格的(印度沒有,這就是為何印度仿製葯這麼出名了),所以在一些專利保護期裏,原葯生產商的一些研發臨牀成本和足夠大利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