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扬州旅游,估计很多人第一念头就是瘦西湖,实际上,被称作“扬州第一名胜”之称的却是大明寺。

大明寺位于扬州市区西北郊,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而得名, 清代时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旧称“栖灵寺”,直到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才恢复原名。大明寺不仅是一座寺庙,还包括栖灵塔、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等,乃国内罕见的集江南园林、文物古迹和宗教建筑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第一眼见到的大明寺牌楼,庄严而典雅,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四柱三楹,下砌石础,仰如华盖。中门之上面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为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牌楼前面南而踞的一对石狮格外引人注目,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雕镌,原为是扬州重宁寺的遗物,60年代移至此处。

寺前东院墙上的石碑,金坛书法家蒋衡所书“淮东第一观”,此碑石立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西侧为王澍书“天下第五泉”大字,很担任导游的当地小姑娘聊天,我说天下名山寺占多,她立马反应出一句自古高僧爱斗茶,然后引出江苏名泉的说法以及大明寺第五泉的由来,江南女子,不容小觑。

大雄宝殿的西侧,即是有名的平山堂。平山堂是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

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谷林堂取自苏东彼“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这份情感的出处之一是因为欧阳修是苏东坡的老师。苏东坡参加京城会考时欧阳修为主考官,按照古代的说法,欧阳修也就是苏东坡的老师和伯乐。

堂前有一株垂丝海棠,阳历4月初的季节,正直花开好,搭配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楹联,拍照特别美。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是根据周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于1973年建成的。

唐朝和尚鉴真是扬州人,东渡日本前,曾为大明寺住持。为弘法佛法和中华优秀文化,从唐天宝元年(742年)开始,历时十余年,历尽艰险,六次东渡最终成功,他目盲心明,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促进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763年,鉴真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圆寂,被日本人民尊称为“天平之甍”、“文化之父”、“律宗之祖”,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鉴真是我国第一位到日本开创佛教律宗的大师,当时日本天皇、皇后、皇太子和其它高级官员都接受了鉴真的三师七证授戒法,对日本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高僧会经常带着信徒组团前来大明寺朝拜的重要原因。

这尊佛像后面的大殿里有鉴真和尚故事的演绎剧,时间够的话非常推荐去看一看,舞美和剧情都超棒。

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在寺前树立唐鉴真和尚遗址碑,它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模式,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共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七百平方米。碑亭内耸立着汉白玉须弥座横碑,正面为郭沫若所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为赵朴初撰书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碑文和颂辞,因而被誉为当代的“三绝碑”。

院中这个石灯笼是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与日本唐招提寺的石灯笼是一对,至今不灭。

正堂仿鉴真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金堂,纪念堂正中供奉着鉴真法师坐像,这尊坐像是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像,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坐像前有一只铜香炉,为日本天皇所赠。

游览时,听到旁边有人说,这个看上去很像日本啊。忍不住要和她讲:唐朝时国力昌盛,四方来朝,包括日本,派遣了很多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并将我们的先进文化带了回去,所以,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建筑、和服、茶道等实际上其根都在中国。

悲哀的是,今人却只知日本文化之表,忘了他们的根是在中华。

鉴真为日本建立了律宗,备受日本人尊崇,老鼠皇帝首席村妇在大明寺参观期间,就遇到一群来自日本的朝拜团,包括出家人和信徒在内,一行数十人,大明寺主持还亲自为日本大和尚讲解。

这是大明寺内的栖灵塔,最初是供奉佛骨之所在。众人皆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之说,浮屠也就是指的佛塔,7层为最高等级。现在所见的栖灵塔是90年代重修的,之所以是九层,取的是9乃最大的阳数之意。

登塔望远,会发现扬州这一带的天际线极美,小桥流水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极具江南风情。

扬州因为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在交通运输主要靠水运的古代,尽享地理位置带来的便利,繁华千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便是对她最好的描述。经济的发达催生了文化的繁荣,如今依然能看到很多历史的印记,除了园林、饮食,也包括人们对风雅的认知和追捧。

在大明寺遇到的这位汉服小哥哥,真是风流岂止一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