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總好兒說「? ← x ← k? ← k → k? → ? → ?」這種結構是對稱的,但其實如果仔細研究的話,這個說法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因為送氣和帶音也都有強弱之分,而不同的發音方法首選的位置也是不一樣的,具體分析起來應該是這樣:

強送氣—弱送氣—簡單—弱帶音—強帶音

k? — / — k — / — k?

/ — x — / — ? — ?

對應傳統漢語音韻學的概念,簡單(不送氣也不帶音)就是全清,強送氣就是次清,弱帶音就是次濁,強帶音就是全濁,普通擦音之所以在次清和全清之間模稜兩可,就是因為它送氣不夠強,也正因此纔不稱它為「送氣擦音」而改稱「普通擦音」,而且「送氣擦音」的叫法也已經被強送氣的擦音先佔用了!

完全同部位的帶音塞音和帶音擦音很難長期穩定地保持對立,也就是因為它倆離著太近了,同理送氣擦音比起普通擦音來,聽著也更像送氣塞音;而像漢語普通話的簡單塞音、送氣塞音、普通擦音、通音(包含近音)這種結構,例如 t?、t??、?、?,則正好構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都離著不近也不遠,至於強帶音的塞音或擦音,在普通話中只有被拋棄的份兒;近音和帶音擦音也離著這麼近,因此有些部位上國際音標都懶得區分它倆,按我上面畫的結構圖來看,似乎應該把帶音擦音刨掉,這個結構纔是對稱的!

簡單,強、弱送氣,強、弱帶音,這五種發音狀態,最基礎的是弱帶音,任何語言都一定有弱帶音的音,「mama」「wawa」之類最天然的發音,聲母都是弱帶音的——其實連母音也是!以弱帶音為一個頂點,可以發展出線段、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腰梯形等不同的音系來,它們也是有優先順序的:

線段型一般是通音和簡單塞音;

三角形型一般是通音、簡單塞音、普通擦音,或通音、簡單塞音、帶音塞音——這種缺乏擦音的模式和上面的線段模式幾乎都只見於澳大利亞土著語言,另外我懷疑澳洲語言是習慣把所有輔音都發成弱帶音的,也就是始終跟母音保持一致,因為他們大多隻有一套塞音,很少有兩套對立,而這單獨的一套,卻是有些記成簡單,有些記成帶音,能不能其實是處於兩者之間的;

平行四邊形型一般是通音、簡單塞音、送氣塞音、普通擦音,或通音、簡單塞音、帶音塞音、普通擦音;

等腰梯形型就只能是通音、普通擦音、送氣塞音、帶音塞音組合了,簡單塞音有或沒有都行,不過如果沒有的話,等腰梯形則很容易變成長方形,送氣塞音、帶音塞音都往裡縮一格,由強變弱,注意通音中的近音如果可以發成帶音擦音的變體,那它跟帶音塞音往往就不是相同部位的了,除非近音、帶音擦音、帶音塞音之間都不對立……

我覺著我寫得思路挺亂的,也不求大家都能捋順了,多少看明白一點兒內容就行!刨掉 ? 剩下的 k、k?、k?、x、? 的結構,似乎可以拿我家人來對應一下:

k 李溯本(我是老大我怕誰)

k? 李源本(原名李鍇,「鍇」是次清字)

k? 李澤本(「澤」是全濁字)

k?? 王麒勛(別名王濟本,原名王琦,「琦」「麒」都是全濁字,普通話又讀了送氣塞音)

x 李仁芳(「芳」是擦音聲母)

? 宋仁茂(「茂」是鼻音聲母,跟近音一樣都是弱帶音的次濁)

其實我很想把送氣和帶音的兩個人換換位,因為李澤本和宋仁茂是O型血,別人都不是,還是得O型血纔跟我最親,即使都是一家人也不一樣,就得O型血纔有英雄情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