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對於現代人而言,祭拜先人同時亦是家庭聚會的日子。而舌尖上的清明節,就是喫貨們與春日的一場約會。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莫過於清明餅,江南地區的人叫它“清明粿”,清明餅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喫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是江南人用來祭祀祖先的一種食品,流傳至今。

  清明前後田裏都會有很多的清明草,也叫棉菜(又稱鼠麴草),中草藥書上稱“佛耳草”,每年這個時候江南地區的人們都會去拔很多回來曬乾打成粉。

  淅淅瀝瀝的幾場春雨,給田間地頭罩上了一層迷迷濛濛的綠意。此時,在蒼翠和淺藍交織的山坡、田地裏便可以看見一羣羣手挎提籃的人們採擷清明草的情形了。

  清明粿由一種俗稱清明草與糯米制作而成的。先將清明草與糯米磨成米漿,再把米漿裝入一個粗布袋,用一個大石頭壓在上面把米漿中的水分擠出來,然後把沒有水分的米漿揉一會兒,等到有了一定的黏力,把揉好的皮兒包上可口的餡兒,最後上鍋蒸即可。

  清明粿的餡兒,基本就是鹹甜兩種口味了。豬肉、竹筍、酸菜等是製作鹹餡清明粿的基本配置,新鮮的豬肉將肥肉熬成肉油,然後依次將竹筍、酸菜等倒入炒制,只需加入食鹽調味,一鍋鮮香的餡料便製作完成了。相比鹹餡的製作,甜餡就更爲簡單,只需將紅豆、芝麻等煮至軟爛加入白糖攪勻就可以了。

  清明稞不僅是美食還可以治病,清明稞中的清明草就具有祛風溼的功效。小小的清明粿不僅是美味的延續,更是愛的傳承,其製作方法也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