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在这里,全部的人放风,两小时后再回来门口集合。

 

红砖砌出的贩卖部,一开始就宣告这里的与众不同,虽人来人往,却散发著一股静谧的氛围,没有喧哗,没有吵閙,有的只是坠入民初时空的错觉。

page1-1  


 

所有的建物和摊位皆是同一调调,时值正午过后,气温有点高,空气滞闷,坐在用餐区的人们,昏昏欲睡。

page2  

 

 

独立在大路上的凉亭是待会儿要上演戏码–「廖添丁」的地方,已经有许多人坐在长凳上等待。不远处的街道传来热閙的人声,还有引人注意的枪声,原来,说书人已将前戏搬上街,边说著故事,边与民众互动,随著剧情的发展,慢慢将舞台往刚刚的凉亭推去,真是别开生面,真实的3D版演出呢!因为两小没兴趣,我们没有跟进,随即晃进一家DIY软陶店。

page3  


 

在这里吹著冷气,陪两小做软陶,就耗掉了大半的时间;瑄泰做了个方形钥匙圈,萱翎做了心形项链。

page4  

 


大街上开著各式的传统技艺店,都别具特色,很值得安排一个整天的时间来这里看看古早的东西。〔有很多店都不让人拍照,大部份只能照到店外的门面,蛮可惜的。像陶笛,大如犬,小如指甲剪,造型千变万化;猫头鹰、海豚、琵琶…等,看得人眼花潦乱,因为还附现场教学,不是只买个装饰品回家摆著,差点失心疯就开落KEY阿。还有那外型典雅,颜色赏心悦目的茶具组,虽我不喝茶,却也深深为之著迷…。〕

page5  

 

 

等待软陶进烤箱的空档,我们晃进了展示馆,参观以「龙凤文化」为主题的常设展。也许是带著两个年龄刚好的孩子,导览员很主动地为我们亲切且详尽的解说;才知道【窗】,它还分「公」跟「母」!装置时左右边不能颠倒;一对窗依「公」和「母」所雕刻出来的图案就有不同;同样是「灯笼」意即「添丁」〔因『灯』的台语音同『丁』〕,却同时雕了「圆形」与「方形」象征「天圆地方」;天为公,地为母…。仅是一扇「窗」,解说员至少花了十分钟,两个老的听得津津有味,两个小的四处乱窜。碍于时间所剩不多,也只能走马看花…。

4a630d33b41a51278032831610_000   

 

看了这么多清装剧,你知道下面这件衣服原来叫「箭衣」吗?

又称箭袖衣, 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区,以游牧为主,冬季寒冷,为防手冻,常用兽皮护于腕部及手背,并能翻上、放下,久而久之便形成“马蹄”形状的袖口-一马蹄袖。箭衣是便于射箭的服装。而射箭时又常常骑马,为方便起见,清代蟒袍下摆四面开口。

81  

 

还是印象很糢糊吗?那就来张真人照吧!

p1195823761  

 

匆匆走完两层楼,不良爸先带两小去拿软陶成品,往集合地点赶去,独留不良妈一人,缓步在后,依依不舍,多想再留一会儿细细看慢慢玩。

 

回程的车上,开始下起大雨,远方海上的龟山岛被笼罩在一片云雾下,应了那句「龟山若崁头,大雨随时到」。(台语发音)老一辈的人总爱这么说:「龟山戴帽,我们宜兰就会下雨。」即是指龟山上头若有乌云罩顶,则兰阳平原就快要变天了。

DSC04909_调整大小  


 

车子走走停停,到台北再转捷运,回到家也晚了,本想等公车的,还是算了吧!大家都累了~。〔这张是好不容易桥出来的,总是会有一个人面无表情,成呆滞状。〕

DSC04913_调整大小  

 


 

备注:

 

1.      回到家以后,意犹未尽,在网路上找「雕花窗户」相关资料,才发现不太多,不知道这方面的书藉分属那类?所以,图书馆也查不到,只有这个网页有比较详尽的介绍,真想找个时间和不良爸单独再来看一次展. http://matawokou.blog.163.com/blog/static/63334937201142410535685/

2.      箭衣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1226078.htm

 


 

相关文章